
如果在明末萨尔浒/松锦/潼关/江阴/南京/磨盘山额外投入五千精锐,请问抗清形势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说这5000精锐是明朝家丁骑兵、清朝巴牙喇、大顺三堵墙骑兵那种水平的话,倒是可以构想一下结果。 萨尔浒如果有5000家丁,几乎是介于李成梁8000和哱拜2000之间。杜松如果有他哥杜桐那种家丁5000,不会打不下萨尔浒大寨和界凡城,那时候的后金旗丁和松锦之战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红巴牙喇也是有马就行那种,白巴牙喇才是精骑。估计努尔哈赤会阵脚大乱,一次性歼灭5000家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大概率萨尔浒就赢了,因为哪怕这500…
明末可歌可泣、气壮山河、可拍成电影的抗清事迹实在太多了,国内俗不可耐的电影界为什么愣是看不到这块富矿?
因为真实拍摄明末历史会导致当下绝大多数宏大叙事的破产,从而让大众转向为历史虚无主义; 1.首先破产的是“人民史观”: 全民一致抗清,各阶层自发组织反清义军,没太大用,投降的二流明军和农民军就能把反清义军当两脚羊一样追着杀,李成栋在投降清朝之前和投降清朝之后都是战绩平平,唯独作为清军可以薄纱反清义军,横行江南擒杀两皇帝;想要战胜一支有组织度有训练度的暴力团体,必须依靠另一支有组织度有训练度的暴力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