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宝玉没有叫过“爹”“娘”,《红楼梦》家人间的称呼混乱,都有隐喻吗?还是证明作者不可能有贵族经历?
说反了。孩子不叫爹娘叫老爷太太,才是孝道森严、贵族礼数。 这是孩子随着家里奴婢称呼父母,一般人家谁有这么大讲究啊? 也就他们贵族爱搞这些场面事儿场面情,处处彰显我们家礼数大着呢,和平民小家子可不一样。 史书上总写太后病了,要皇帝皇后、妃子公主去侍疾端药。 和红楼里贾府小主子们叫父母为老爷太太,是一个逻辑。 子女为父母行奴婢之称、执奴婢之役,别管你多大身份,在父母面前都把自己放得格外低下。 这才显得孝道…
《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做了哪些虐死单身狗的事情?
大雪天,黛玉的潇湘馆,宝钗姐妹、岫烟都来拜访。 宝玉后至,屋里已经没有多余的椅子。 宝玉一面同众人说笑,一面很自然的选择了黛玉常坐的搭着灰鼠椅搭的那张椅子。 主人的专座,一般人是不碰的。 宝玉此举,显然是拿自己当屋子的男主人看待。 紫鹃倒坐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一见他来,都笑说:"又来了一个!可没了你的坐处了。" 宝玉笑道:“好一副‘冬闺集艳图’!可惜我迟来了一步。横竖这屋子比各屋子暖,这椅子上坐着并不…
《红楼梦》王夫人为什么认定绣春囊是王熙凤的?
当一个xx香囊掉到未婚小姐和丧夫寡妇的院子里,她的源头就必须就只有两个,否则贾府的脸就丢完了。 A:某已婚婆子丢的(比如周瑞家的不当心) B:某已婚贵妇丢的(比如王熙凤不当心) 当然了有情商的人都会想到,在栽赃贵妇还是栽赃婆子中,那肯定是栽赃婆子更不容易得罪人。 问题在于王夫人没情商.... 正确做法:找一个婆子背锅,面上打几板子私下给几两银子,然后让王熙凤私下查探(参考平儿丢了镯子) 脑抽操作:找贵妇王熙凤…
《红楼梦》里贾母自谦「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什么样的家庭才算上等人家?
在丑国学社会学的时候,老教授讲社会阶层时候,问:比尔盖茨是什么阶层?然后很认真的说(有的人还以为教授在玩笑),他也是中间阶层。不是上层。 问为什么?他论证了半天,我记住的是,上层的人只很偶然的在地方不起来的新闻出现,平时和中间阶层的人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学校,消费,娱乐,住所等等。 而比尔盖属于刚发家的,他的生活还没脱离中间阶层,我们经常能看见他的各种生活和活动。 其实东西方是一样的,上层和中层的区…

《红楼梦》贾母已经收养林黛玉了,袭人为什么说她不是贾府的人?
因为王夫人已经提前给了她姨娘的待遇,花袭人她以为自己在贾家的姨娘位置稳了,所以她飘了! 和读者对花袭人一贯稳重沉稳的印象不同,真实的花袭人非常容易飘,非常容易自我感觉良好。 比如贾宝玉去她家的时候,花袭人拿下通灵宝玉,给她的表姐妹们传着看。 她是怎么做的呢? 一面又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了下来,然后她怎么和表姐妹说话呢? 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
《红楼梦》中贾政与王夫人的长子贾珠为何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高情商回答:读书太辛苦累坏了身体 低情商回答:引用自原文 1.李纨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她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好的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 2.兴儿道:“这就是俗语说的‘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了。这平儿是她自幼的丫头,陪了过来,一共四个,嫁人的嫁人,死的死了,只剩了这个心腹。…
为什么八七版《红楼梦》要贬钗?
相反,87版已经是抬高了宝钗了。 原著作者骂宝钗很难听的。 出场说她美,却说的是“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作者的意思就是这是丫鬟婆子夸的,不是我曹公夸的。 看个金锁,让宝钗上演一出活的西厢记,当面解衣服,丫鬟莺儿满嘴一对儿思男女之事。后文贾母掰谎记直言见了男人便想终身大事。 住梨香院,东北角,又给戏子住,迁出去还是东北上,搬到大观园,蘅芜苑东北角。刘姥姥大观园拉屎,东北角。宝玉找红衣女孩,东北角,找到一个…
《红楼梦》中哪些细节映射着贾府正在衰败?
贾政在外当官,竟然不停地要家里补贴银子,这还不够奇怪吗?自古哪有京官外放以后,反而还从家往外掏银子的?更别说贾政是皇妃之父勋贵之家了。 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有哪个干部是当官当到没有进项只有出项的?贾政就算不敢捞银子,也不至于往外送银子吧?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贾政的上下左右全都在难为他给他穿小鞋,他得不停地使银子开路。
假如某天发现癸酉版石头记确实是《红楼梦》的底稿,现在这些吐槽嘲笑的人会怎么样?
此书一定是底本。原作的后28回就是癸酉本,来历肯定不可能是战场上获得的,个人感觉是盗墓所得,或者就是当年特殊时期抄家所得,但是不能说出来。 只要写过小说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文笔容易,框架难。更不要提续写一本书。续写一本书,并且还能符合前文的难度堪比写十本新书。 举一个例子,贾宝玉和薛宝钗在一起。你需要去思考林黛玉去了哪里?并且要思考如何让贾府其他人都同意和薛宝钗在一起。在这两个问题的前面,还要去符合前…
《红楼梦》里贾家姑娘为什么不出去游玩,和别的贵女们交际?
真当别的贵女都是傻子。谁敢和你贾家交际。 除了史湘云这个傻大姐,其他家族甚至史家都对贾家躲得远远的。 你家大观园公开男女混居 林黛玉当众喂酒,事后居然不处理,当没发生 还有绣春囊事件 在贵女们眼里,贾家的姑娘就是一群窑姐,你找他们游玩交际,那是自甘堕落、自取其辱。
《红楼梦》里贾母真的喜欢林黛玉吗?
我在儿时根据高续本以为贾母没有那么疼黛玉过。 等到稍大一点,有了一点点经历,就发现把贾母对黛玉的爱轻描淡写有多么离谱,甚至我以为连宝玉都不见得能说必然在贾母心中占据了比黛玉更高的位置。 在书里,那是她在亲戚面前要在嘴里埋汰的可恶玉儿之一,吃顿螃蟹都得时刻惦记着。 于情理,那是自己的小外孙女,还是女儿远嫁、早逝,留下的无依无靠只剩自己的外孙女,在自己膝下从小长到大,有什么理由不疼她? 我还是孩子时,看…

为何《红楼梦》失败翻拍,黛玉总是首当其冲?
陈晓旭限定了一个标准 林黛玉找那种三庭五眼传统大美女是不行的。 台湾曾经拍了一版红楼梦,林黛玉是张玉嬿演的,而且是巅峰期张玉嬿 不漂亮么?我觉得真要论长相,陈晓旭是绝对比不上张玉嬿的。 可你看她的时候,不太会想到林黛玉。她的颜值的确极高,气质却和当时一众琼瑶女郎没有太大差异,也缺少病弱西子的风流态度。 所以近年来拍的一些红楼题材的剧,林黛玉一定要找那种极具辨识度的女演员。比如眼距要宽一些,眼型要有特…

《红楼梦》里秦可卿为什么不反抗贾珍?
和贾珍发生过“ 云雨”的女性不少,比如尤氏(妻)、尤二姐、尤三姐、儿媳秦可卿等,基本上均是大家闺秀,且和其有着某种“亲人”关系,真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至于为什么秦可卿不奋起反抗公公贾珍,我们不妨从贾珍与尤氏姐妹的关系说开去。书中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贾敬(贾珍父)“殡天”的消息传来,一方面贾珍贾蓉父子向皇帝告假从“皇丧”中赶回; 另一方面贾敬死因不明,妻子尤氏又须前往…
《红楼梦》里的丫鬟都不愿意出去的原因是什么?
忘记是在哪里看的一篇回答了, 答主是个女生,在社会上混了两年,标准牛马,在不错的城市拿其实还不错的工资, 但毕竟没根基没人脉工作人累心累,终于因为种种原因辞职再找, 然后找到现在的工作: 给某网红少奶奶当助理。 少奶奶不是她一个助理,她的主要工作就是陪着少奶奶吃喝玩乐, 记录日常生活,当然要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拿包提行李取快递买奶茶, 但答主原话是类似于:在前公司也是跑东跑西听训陪笑,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红楼里的焦大是个怎样的人?
是害贾家衰败的人。 要不是他,贾家至少还能荣华富贵个两三代人。 不至于五世都没撑住。 不信我们上原文: “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 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
看《红楼梦》时有哪些细节你一开始没有看懂,后来恍然大悟?
宝玉当初跟着贾政一帮人逛大观园的时候,有一段非常冗长的,对大观园里各建筑以及院落的描写,词句堆叠堪比废话汉赋。 但当真回头看,会发现这里面确实写了几位大观园里重要人物的宅院大小。 这是黛玉的住宅。 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这是宝钗的住宅 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这是李纨的住宅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
《红楼梦》贾府饮食精致,为什么夏金桂喜欢啃油炸焦骨头?
贾府的饮食精致吗?我不觉得。 以茄鲞为例,我严重怀疑贾府这道私房菜就是专为拿穷亲戚取乐才做的。茄子本来容易吸油,用鸡油泡个够,再加上高嘌呤的香菇,油腻劲比螃蟹馅的饺子只大不小。费劲巴拉折腾个够,味道还不如蒜炒茄子好,图什么呀! 另外,饺子必定趁热乎吃,就这贾母尚嫌油腻。茄鲞油那么大却是凉拌菜,而且还没放蒜,这得多重的口味才能下咽?多好的肠胃才能不窜稀? 夏金桂爱吃炸鸡骨头确实有点不走寻常路,可我她…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大名可能叫什么?
“宝玉”是小名,大名是王字旁的“璋珂”二字,有一次跟林黛玉吵架,林黛玉就故意气他,说自己是个草木人儿,配不上他的金玉良缘。贾宝玉一听,气疯了,骂到“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遂力逼着老祖宗,把名字改成了贾樟柯,表达了自己对木石姻缘的坚定信念。
为什么我读《红楼梦》会有一丝莫名的恐惧?
恐惧就对了。你有没有去北京旅游过? 跟着旅游团的导游去过故宫,去过恭王府,去过很多清朝那种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参观过? 当然,旅游团都是白天,一大堆人热热闹闹去的。 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如果孤身一人,如果是晚上去,你对那种宅子会产生什么感觉? 我去过。 我在2006年的时候,住在北京同学家,在工作日,在阴雨天,游客人很少的时候,去过那种地方玩。给我的感受就是“恐怖阴森”。 那种宅子很大,很清静,由于都是木头…
《红楼梦》里你发现的细节有哪些?
⭕️ 薛蟠做生意去了,回家带了一大堆的土特产,薛宝钗特意挑了姑苏的特产双倍给林黛玉。 林黛玉看了之后想起家乡哭了半天,贾宝玉安慰了老半天,好不容易好了,薛宝钗来了一句:物离乡贵。 精准戳林黛玉的肺管子。 因为物离乡贵的下一句是人离乡贱。 薛大姑娘不是八面玲珑吗,先是送土特产勾起人家的伤心回忆,接着来这么一句内涵谁呢。 每读一次都心疼黛玉。 ⭕️ 探春创办的诗社,因为迎春和惜春不擅长作诗,所以第一期诗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