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为什么会脱粉 EXO?
比眼屎都小的事业心,越来越散漫的氛围,几乎没有的外貌管理,敷衍的营业态度… 语言尖刀,不喜请勿下翻 别说什么养老团都这样,隔壁sj现在还在热血番打拼呢,不是拉踩,只是让一些人认清现实 只有在solo无人在意的情况下才会来wb,发布一条:终于找到了wb密码,中国的exo-l,以后会分享更多有趣的事 然后过了宣传期变没影了。 更有甚者直接演都不演,上来就发专辑宣传,什么都不用干就有人给美美舔上热搜:xx solo,xx回归,xx…
如果HarmonyOS NEXT想要真正铺开,那么当前阶段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哪吒做了5年,爆发了! 鸿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 永远记住一件事,中国人要用中国人自己的系统,这事是铁板钉钉的,只会成不会败,因为没得选。 所以只是时间的问题,目前看,已经很快了! 在2020年的时候,80%人都是唱衰的,唱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三星做过,失败了。微软做过失败了。黑莓做过,失败了。 但是中国人做中国人自己的系统,那一定成。 因为航母成了,登月成了,6代机成了,芯片成了,电动智能车成了,2025年deepsee…

SpaceX 取消 Crew-10 发射任务,美国滞留太空宇航员归家再延期,具体情况如何?
地火霍曼转移轨道是260天。 从去年6月9日开始算,今天是他们滞留空间站的第278天,若再坚持50天,就能打破世界记录了(目前女性宇航员单次太空任务的时间记录是科赫在2020年创下的328天)。 这种记录有什么用?假设马斯克未来真的要进行火星计划,那么必须获得关于长期的零重力(和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数据。按他所说的,移民100万人,那就必须研究对普通人的影响。
如何看待SpaceX starlink 星链的未来?
彻底完蛋了。 转折点不是停乌克兰星链,而是波兰外交部长质问的时候,马斯克回复:“闭嘴,你这小角色”。恐怕未来几年不会有新的国家考虑让星链落地了。 虽然马斯克强调不会停乌克兰的星链,但乌军肯定要逐步淘汰星链。马斯克不需要给俄军提供情报,只要偷偷给俄军一个破解程序能让他们黑进网络查看终端坐标,乌军就没戏唱了。ONEWEB再怎么不好用,起码没有这些风险。 通讯网不同于别的东西,客户决定一切,没客户你技术再先进…
为什么最后感觉马斯克对spacex和星舰越来越不上心了,大家觉得什么原因呢?
你乎(甚至不止你乎,包括并不限于B站,微博,甚至外网平台)很多人玩个鉴证都能玩到魔怔的程度,那马斯克玩的是什么?马斯克玩的是真真正正的政治,而且是政治中心的中心的政治,那可不是什么美好的有平台规则限制的友好交流场所,而是真真正正的大染缸。 如果拿一个不太恰当例子来说明,沉迷于网络鉴证的成瘾性大概介于烟酒到飞叶子之间,但让你真正在最核心的地方玩弄政治游戏的时候,其成瘾性绝对大于海洛因甚至冰毒,马老板…
只有我一个人后悔升级鸿蒙next吗?
还别说,昨天晚上,我的Mate X5都退回鸿蒙4.2了。 原因很简单,我有一些日常软件是老外的,而且需要梯子,但是鸿蒙NEXT暂时没有梯子。 回退到4.2后,只用了半小时,我又更新回鸿蒙NEXT了。。。。 为啥? 真是由奢入俭难啊,老系统真的臃肿,说不上卡顿,就是用着不如next顺畅,也不知道是心理因素,还是咋的,就是用着不舒服。 好吧,我还是用鸿蒙NEXT吧,还有个苹果iPad凑合用吧。 ======================= 梯子,老外软件都已…

如何看待中国宣布开建中国版星链,卫星数将达1.3万颗,仅次于SpaceX?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国际卫星协会有个规定,你报发射多少卫星都可以,但一共只有6万多个位置,目前SpaceX报了4万多个,剩下的基本是中国和欧盟分了,现在说的1.3万颗是中国报的数量。 报完之后有14年的时间发射,前七年为准备期,只要实现发射卫星就可以。后七年为实施时间,要按照规划每年发射多少,申报的时候就要有规划。14年后如果没发完,给你留的星轨就作废。 目前中国发射低轨卫星是纯烧钱,SpaceX的单颗卫星成本是100多万美元,咱们大概是10…
鸿蒙Next真的完全剔除AOSP了吗?
你们还真别不信,我也亲自问了华为工作的大学同学,也是做技术,刚好就是整所谓鸿蒙OS,他自己说的情况是如下: 鸿蒙OS本质上就是把安卓系统UI部分屏蔽掉大部分,内置JS引擎,驱动WebUI(以我的认知,华为是没有能力自己做一套GUI)这种玩法在以前黑莓、火狐玩过,以前的手机CPU/GPU没有现在这么强大,驱动Web UI费劲,导致他们的项目失败。所以鸿蒙本质上就是用安卓系统承载Web UI来驱动上层所谓鸿蒙app,和安卓类似(安卓自己开…
能否从技术层面客观,不带有情绪输出的评价鸿蒙HarmonyOS NEXT?
把另外一个地方的回答贴过来,但我也不保证我是对的,毕竟这里面很多是闭源的。 尽量用公开信息尝试理解清楚华为鸿蒙到底实现了什么。注:部分内容是我的推测。 首先,我几乎没有看到有回答清楚的区分了“鸿蒙操作系统”是什么。这个锅,华为宣发要背好。参考Android的结构,所谓的鸿蒙也可以大致分为三层结构:鸿蒙微内核(对应Linux内核),OpenHarmony(对应AOSP),HarmonyOS(对应各家公司Android发行版,比如MIUI)。而这…
马斯克的SpaceX星舰是否已经领先了我国一大截?
2020年的时候,有个答主回答说,长征九号在PPT上就落后星舰了,很多人不信。 如何看待「长征九号即便是造出来了也面临着落后,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应该沿着SpaceX路线发展」的观点? 现在,四年多过去了,时间证明了这位答主的观点是正确的。 然而,这个答主的账号却没了。 很多时候,真话、实话,往往不好听。 如果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谎言了。
Setup.msi 和 Setup.exe 有什么不同?
.msi不是个程序,这就好像.zip不是个程序一样 你之所以能打开.msi,是因为你打开他,就会跳出来个程序叫windows installer,这是微软自带的解压.msi的软件,它自动帮你执行解压.msi的过程(也就是把.msi中的资源文件作为程序安装到你电脑上),看起来好像是运行.msi一样。 .exe安装文件它自己就是个程序,只不过这个程序内部也包含资源文件,能自己把自己解压出来,或者调用windows installer。

HarmonyOS NEXT 正式发布,鸿蒙生态设备和应用数量双重飞跃,对伙伴和开发者有何积极意义?
华为HarmonyOS NEXT 系统 VS 苹果 iSO 系统: 相差十万八千里? 作为一名对国产科技始终不感冒的 IT 工程师,在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华为HarmonyOS NEXT发布会时,一如既往地表现出非常不屑一顾。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身边总会有一些看好华为的朋友,就比如我周末跟朋友聚餐时,聊着聊着,话题就被朋友带进了华为HarmonyOS NEXT。 他说他曾经使用过各种型号,和各种版本的苹果 iSO 和安卓,见证…

如何理解鸿蒙 NEXT 可使整机性能提升 30%?
这题我来。 因为我现在用的就是HarmonyOS NEXT,虽然是Beta版本,但完全不影响日常使用体验,主流APP应用基本都有,且操控非常流畅丝滑,宛如黄油,手感绝佳,建议对原生鸿蒙系统比较感兴趣的话,等正式版本推送后可以第一时间升级。 在今晚的发布会上,华为宣布HarmonyOS NEXT可以实现整机性能提升30%、鸿蒙内核整体性能提升10.7%、续航提升56分钟、运行内存节省1.5GB。 看到这一组数据,我想肯定会有小伙伴觉得很牛X,但也会有…
你觉得鸿蒙NEXT生态成熟大概要用几年?
我说一件事。 Windowsphone大家还有印象吗? 当年市占率1%~2%左右吧,绝对的小众。 我当年去面试一家游戏公司,他们之前给苹果和安卓做游戏,红海,竞争激烈,日流水别说几十万,就几百几千,公司都要倒闭了。 然后老板说反正做都做了,运营这么惨,移植到WinPhone上去吧,不嫌肉少。 结果奇迹发生了,他们的那款抄袭神庙逃亡的渣渣游戏,上线WinPhone单月流水破500万,游戏社区讨论热烈,直接救了整个公司。 于是他们老板就all …

如何看待Spacex第五次试飞成功?
SpaceX的发射控制室有我们气派吗?所以还是我们赢! 说点题外话:我对国家非常失望,失望的不是我们的差距,有差距追就行了。失望的是看到官方对差距的视而不见、更愤慨于官方对少部分已经正视差距的清醒舆论的打压。 在进步面前,我们选择了捂住眼睛和嘴巴。
SpaceX是不是相当于已经有了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
星舰在不考虑回收的前提下,他的载荷可以同时装下一枚东风41完整体,一枚民兵3完整体,一枚白杨完整体 是完整体 且星舰是可以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运载工具,比洲际导弹的第一宇宙速度快了一个量级 在不考虑回收的前提下,150吨载荷的星舰,可以轻松装下几十枚核弹头,以第二宇宙速度在太空里闲逛
如何看待科沃斯 X8 的滚筒活水洗地技术,是否直接把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技术推到 next level?
● 清洁能力显著提升: ● 高对地压强与高转速:科沃斯 X8 的滚筒式洗地结构能产生高达 4000Pa 的对地压强,并且滚筒转速可达每分钟 200 转。这种高对地压强和高转速的结合,使得它对于顽固污渍的去除能力非常出色,相比传统双圆盘拖布和履带式拖布的扫地机器人,清洁效果有了质的飞跃,能够有效清洁地面上的油污、酱渍等难以处理的污渍,真正实现了深度清洁。 ● 活水循环清洁:该技术采用活水循环系统,在工作时,滚筒侧面的…

如何看待SpaceX星舰第五次试飞成功?
有三个点想说一下: 这次发射画面吊打前四次之和,强烈建议找找高清的看,实在不行翻墙去YouTube。超重助推器再入的气动加热过程被清晰记录了下来,我很担心猛禽发动机重复再入会被干碎。筷子夹火箭真绝了,这下真给他遥遥领先了。真的要给每日航天员团队点个赞,他们拍到了一些相当不错的画面并且直播了出来,放图! 这次得益于直接返回发射场有长枪短炮各种拍摄设备怼,气动加热过程被很清晰地记录下来了。让我有觉得点奇怪的…

如何评价 SpaceX 星舰第 5 次试飞,筷子塔成功捕获?这在航天史上有何意义?
加点新东西吧,刚开始不知道超重助推器是依靠什么支撑,以为是超重助推器上面展翼,刚得到消息是是靠短短的20cm的突出部看图 看直播太刺激了,特别是最后到最后1公里,开始点火降速,到歪斜落入发射架,再到速度为0,机械臂夹住。画面太震撼了,恭喜spaceX团队,恭喜马斯克,希望下一发快点到来等不及了。 这次的二级也是看点,太空直播比前几次都清晰,细节可以看的更清楚,十分建议大家看看,真的是分毫毕现,爽到了,这还是…

如何评价 SpaceX 星舰第 5 次试飞,筷子塔成功捕获?
如何评价 SpaceX 星舰第 5 次试飞,筷子塔成功捕获?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暴论似的解释: 那就是航天技术本身并没有多难,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只要有合适的需求,可以玩出100种新花样。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理论上没什么障碍了,只是因为需求太小导致工程上的尝试太少,搞得好像很难一样。 意思就是说,上太空这件事,只要你别太炸裂(比如不用导流槽导致水泥渣子把火箭崩熄火这种操作),冗余是很大的。 君不见,连波音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