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24年高考没有任何热度甚至还不如618?

发布时间:
2024-06-25 16:22
阅读量:
53

因为很多观念是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的。

过了大航海时代,就别告诉年轻人,去做海盗,攫取香料和黄金最有前途。

过了淘金热时代,就别告诉年轻人,去当西部牛仔,买一把左轮枪去抢夺金矿最有前途。

就“知识改变命运”而言,

其实说到底就是七八十年代恢复高考受益的那一群人,带给一个时代的观念。

“读书考大学,最有前途”

而这种观念,往往被很多民众认为是不可置疑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是一代人的思想钢印。


但是,时代是会变的。

就现在的学历和挣钱的关系,真的不值

在现在走读书考试这条路的学子和在一个夕阳产业奋斗的工人何其相似。

如果你天资横溢,卷王之王,什么竞赛清华留学一路辉煌,自然会有常人羡慕的收益。

就像哪怕进了人人骂的机械行业,你要是当上什么三一重工执行总裁,中国机械学会副会长,那自然也体面。

但是,夕阳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受益不了大多数人。

对于典型的夕阳产业,机械是如此,

大部分人,哪怕已经是行业中层,什么资深几十年,都一身油泥,几千块钱,混个养家糊口没问题,但是和那些风口行业一比,怎么算怎么亏。

对于学习不错的学子也是如此,如果你做不到万人之上,万万人之上,

而仅仅是一个不错,

那么最后就业的时候,你拿着到手的几千块钱会怀疑人生,

我比那个学渣同桌高考多了一百多分甚至两百分,到底有什么用?

人家做点小生意到手的钱也不比我差啊。


很遗憾,我告诉你们,你们很多人还没出生那一年,

以1995年中国取消毕业包分配标志,你们已经错过风口了。



现在的学历为什么没多大用?

很多人简单的把现在大学生学历贬值解释为扩招了,人多了,不稀罕了。

但是如果认真研究,这个理论其实并不准确,

在八十年代,大学生入学率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之中那么低。我看过教育部自己的统计,那时候大学生毛入学率大致相当于现在的985211入学率。

然而,即使我们摒弃扩招因素,精英比精英,同样是同龄人中高考分数百分之前几的存在,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前途却远比现在一个985211耀眼。

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扩招能解释的。

那时候大学生的含金量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大学的前途如此光明?和市面上流行的那些说滥了的观点根本无关。

真正隐藏在背后原因,是社会制度和历史进程。


八十年代的高考对于命运的分野,有两个巨大的时代背景

第一个时代背景,就是由于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持续的动乱,在疯狂而剧烈的冲击中,不仅毁灭大量文物古迹,残害牵连无数人,经济崩溃边缘,而且十年的破坏将整个国家绝大部分领域人才几乎搞断层。

各行各业在恢复高考的时期,其实基本上处于建国时候那种百废待兴的状态。

就如同历史上大乱之后,太康之治,贞观之治,洪武之治,王朝初建则必有大治。

在当时各行各业在建设提速的同时,都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将目光放到了大学生身上。

社会资源对当时的大学生完全敞开。


在当时大学毕业,入职公务员能直接担当的职位,在体制内受重视程度,几乎是预定的理所当然的领导接班人,那时候的人观念上,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北京工作留北京,在政府担当职位,没几年遇到单位分房,后来彻底成了北京人,甚至几十年后资历上来,在北京有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这就是当年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

而此时的各行各业都是一片蓝海,竞争不充分的状态。

进入工厂,作为大学生,可能就是一家工厂里面学历最高的人,虽然技术人事上面,今天的眼光看来,有许多不足,但是当时能做事的人也没多少,很容易攀爬到副厂长之类的高位。

进入企业,大学生的身份也会引起高度关注,很快就有领导考察,基层锻炼合格就去领导岗位。

而且当时形成的社会风气,形成一种非常良好的循环,对大学生这个身份的崇拜。

即使是根本不缺人,或者不受政策影响的领域,也会被社会影响。

而白岩松无疑就是受益于此,在社会普遍将大学生看做天之骄子的时代,在体制内的提拔也特别快,其实央视内部他更有能力的前辈多得是,机会就是给了他这个大学生。



第二点,其实考上大学的收益巨大与否,也要有个比较才能衡量,而当时社会如果不是因为农村的贫穷,如果不是农民孩子考不上就前途一片黑,也不会显得大学生身份那么珍贵。

第二个时代背景就是户籍制度与农业剪刀差从 1953 年开始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到 1985 年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而这个说好听点是工业化的大局观,说不好听的就是农民的悲剧。

路遥最知名的作品是他的《平凡的世界》,但这三部曲在文学界评价并不高,真正轰动文坛,奠定了他在文坛地位的作品,还是中篇小说《人生》。

讲述了一个叫高加林的青年,在户籍制度的背景下几次大起大落的人生,最终悲剧收场的故事。

对于那时候的农村孩子,家里一般没有什么背景,没有父亲在工厂可以接班,他的人生基本意味着永无出头之路,当时户籍制度土地绑定人口是极为惊人的现象,比起英格兰的羊吃人圈地其残酷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村孩子根本无法离开农村,农村出生的成绩不好上不了大学,基本意味着,在国家政策的强制性下,一辈子与扁担锄头粪桶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

而且由于剪刀差的原因,待在农村的贫穷和凄凉是现在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这种背景下,上大学的离开农村,扎根城市并且直接上游的机会就成为非常非常珍贵的资源,

农村出生的大学生身份,比他身边那些绑定在农村,家徒四壁的人尊贵得多。


种种因素下,80年代的大学生,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弄潮儿,天之骄子。

至今大学生有个非常耀眼的称呼,国家干部身份,

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

大学生归人事局管理这点至今没有废除,

至今他们是名义上国家专门培养的后备干部,算是老一辈大学生留下的光环。


知识改变命运,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流行这句话的。

在八十年代的观念里面,考不考得上大学,

是真真正正穿皮鞋和穿草鞋的区别。

同一个村里面的两个孩子,

一个考上大学,坐办公室,每天高楼大厦窗明几净,西装革履,咖啡西餐。

后来,他要么成为地方小有权势的官员,要么企业大佬,最次也混到副厂长级别,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已经积攒下殷实的家底。

另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泥巴灰尘打滚,回到家里,玉米稀粥刚刚够温饱。

后来,他当了农民工,至今还在为讨薪奔波,家里孩子学费在催,老人病了药费是沉重的压力。

而可能发生的一幕,

就只是两人的读书成绩不同,拉开了如此恐怖的差距。


就因为这样一幕幕无数次出现,在那个时代“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代人恪守不渝的信条。

得到的人,自然已经走上人生巅峰。

而且因为自己的经历,也重视教育,把大量资源投在自己女儿身上。

未得到的人,把这种重视加诸于自己后代身上,自己儿子不好好学习回来就一顿抽,大骂道不好好学习以后和我一样翻泥巴。

就此,造成了比学习,比成绩,在中国近乎畸形的重视程度。

从小学甚至胎教开始,孩子的起步线就是一场死亡竞赛,奥数钢琴兴趣班,小学名校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衡水毛坦厂这一类的高考工厂,还有现在越来越成形的考研大军,把卷推到极致。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是非常现实的一群人。

尊重知识这种观念,在现实无比的中国人眼里,没有那么纯粹,它建立在现实物质基础和功利上,中国人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财富和地位。

封建时代的文教“惟有读书高”如此。

几十年前的高考“知识改变命运”也是如此。

先看看宋朝汪珠写的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虽然我知道里面有很多名句,但是我还是很受不了里面那个高傲自大的读书人形象。

但其实想想他的自傲是有道理的,

他们是封建时代最尊贵的一群人,出生江南或者北方的世家大族,受着远高于平均水平的诗书教育的润泽,流淌着封建贵族的骨血,那种老派的,骄傲的俯瞰众生的气质。

最重要的,他们从事这个行业,是一个入门门槛对家世(古代读书非常消耗资源)天赋(写文章万里挑一水准)要求颇高,淘汰率也颇高,但是收益近乎无限大的行业,那就是科举做官。

那些中举人的,依靠免税的优惠政策滚滚财源,那些中进士点翰林的,那就是直接进了国务院准备接班,而或者到省委去当领导,最差也是市委书记起步,混得最差的读书人,哪怕中个啥用没有的秀才,见官免跪,在乡里也横着走,不是一般人敢轻易招惹的。

那个年代,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完全没有问题,事实如此。

正是这种前途不可限量,造就了宋朝以后对于读书人近乎疯狂的崇拜,

所谓东华门唱名方为好男儿。



但是这种高贵,是需要现实的基础的。

凭什么?凭的是财富和地位。

因为科举这条路是如此闪耀,是正儿八经的国家高官选拔。

而随着清末,科举的消失,这种高贵也失去现实物质基础,随之瓦解。

在民国时代,

如果还只靠着一个秀才举人身份,就觉得高人一等,那就是笑话了。

如果还有一个老者拿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不停教导你,劝你去研究八股文,这最有前途,那更是天大的笑话。


我们要看到,社会已经改变,八十年代这种读书好就高人一等的思维,

和清末科举制度取消之后的读书人一样,已经变成孔乙己的长衫。



现实的物质基础已经在消解。

反过来审视这些问题。

其实随着户籍制度松绑,剪刀差政策的取消,农村人进入城里,或者其他领域打工开始越来越普遍,从只能守在几亩薄田,接受定价的温饱线,到直奔上小康,农产品价格接受市场定价,大量农民受益,每月几千块,现在甚至上万的打工收入,让那些根本成绩不好的孩子,完全不至于前途一片黑暗,甚至不少精明能干做生意完全不逊色于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而大学生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上面上升渠道开始越来越狭窄。

随着1995年开始取消大学生包分配,其实代表的就是窗口期已经关闭,各行各业人才已经饱和,不再像改革开放初期,给予大学生最优惠待遇,吸引人才进入这个行业,

而如今的大学生,那种起步就领导岗或者领导岗预备的好事已经消失了。

没有经济基础,真的足以支撑“天之骄子”这四个字吗?

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家世的积累,父母的人脉,更是现在的大学生不可能凭借一个学历去超越的。


而社会风气,很多时候是迟滞于社会经济结构改变的,比如将读书好=前途不可限量。

对于读书考试这条路,这个风口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年,抓住了就真的改变了命运。


本身中国的扩招加现实的大学生选拔机制关闭,

在1995年之后不到几年时间就一定会暴雷的,

读书无用论在世纪初就该席卷中国。

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订单滚滚来,经济猛涨,加薪升职,让世纪初的大学生乃至普通民众极大的受益,耀眼的经济发展掩盖了背后的巨大矛盾。

于是很多人对此的觉察晚到了现在,

当然,直到今天,还有不少陈旧的家长会拿几十年前的例子说事,

而为什么自己家孩子找不到工作,他们想不明白也不愿意想,只能觉得他无能。

对此只能无奈,



其实我看了这么多年对高考评论,

社会怎么看待高考?冷眼和迷茫是逐渐加大的。

对于美好明天,高考的誓师大会,从一开始的羡慕加油,到现在,都是嘲讽兼自嘲

在很多学子为自己明天无限美好畅想的时候,

他们想问的其实是一句话:“你那600分能保证你年薪60万吗?”

奔向明天的学子,在失去希望后,那种疯狂的劲头,在很多社会人看来只是丑态百出。


“读书考大学,最有前途”这句话其实已经过时。

他们的态度很冷漠,龙门已经消失了,值不得为这个600分要死要活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