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食用油是不是很稀罕?那他们是怎么吃得起油条的?

发布时间:
2024-06-25 16:23
阅读量:
55

我曾祖是炸油条的,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家乡县城里供应了半个城的需求。

他炸的油条极其酥脆,秘诀是低温油炸,也就是小火炸,那个年月小贩挎着竹篮子去油果子铺,批发一筐后,沿街叫卖“焦香油果子”,他炸的油条能在筐里站一天,显着精神,吃时咔咔响。

低温油炸油条吃油多,油条拎起来油往下流,油条每个孔里沁着油,穷人买不起肉,把油条剁碎掺上韭菜粉条,包饺子包包子,透着滋润。

他的油从那来的,就要说一下他朋友,卖卤肉的老叶,老叶小女儿是我奶奶,我小时候见过她,身高目测有一米七左右,这在解放前女人中,绝对的高海拔,比我爷爷高半头,她吃蛋白质应该比吃油条长大的爷爷多,曾祖就是相中她的身架,想着找个健壮的媳妇能帮着干活。

老叶家兄弟四个,掌控着这条街的卤肉生意,卤肉时间长,汤锅里会有荤油,这些油卖给炸油条的,并不拿这些油炸油条,而是和面,这样油条炸着面里的油就出来了,而且油果子铺炸丸子,卤肉油掺上纯绿豆面和香辛料,素绿豆丸子有一种荤油味道,这在当时享誉县城,花几个桐板买一包回去,全家人油油肠子。

油条等炸货,跟珍贵的蛋白质比起来,还是更容易得到的食品。


曾祖就靠这门手艺养家,他是穷人出身,家里弟兄多,家乡风俗长子留在家里继承大部分房屋田地,下面的儿子出去闯,或者是入赘,他是老三就出来学手艺,自己穷时,就得意这种油炸食品,到三十多岁,才开了这家油果子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