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一个人心理成不成熟?
观察他是如何聊天的。
沟通心理学里有一个聊天技术:顶点撤离。
双方聊天中,在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最热烈的顶峰时刻,一方主动选择突然停止聊天。
这时候,心理不成熟的人往往已经开始抓心挠肝了。
他们心中暗想: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对方是不是讨厌自己,是不是要和自己绝交了,是不是瞧不起自己,是不是。。。
你看,对方只用了一个小技能,不成熟的人就把大招和闪现全都交了。
此时,高自尊的人,会激发出一种“对比羞耻”:觉得明明对方各方面都比自己差、居然还敢冷落我,不理我。
我一定要证明给对方看我是有价值的。在高自尊的人看来,如果自己有价值,你就要贴着我。
而低自尊的人,会倍感受冷落和不尊重,甚至潜意识里会有一种出离的愤怒感。
他们的潜意识在这个时刻发生了“情绪闪回”,激活了自己童年里被养育者冷落的那段痛苦经历。
这种心理上的攻击性往往又指向了内部,导致自己严重内耗。
看,就因为对方没理他们,就让对方直接钓成翘嘴了。
这种状态,心理学上叫做:“退行”。
“退行”指的是在遭遇到挫折、感到不知所措时,“意识”的功能忽然被冻结了,而此时潜意识完全控制了自己,导致会表现出回到自己低幼年龄时的反应。
拒绝采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成年人成熟的行为模式,而是“退行”到儿童时期的状态,以逃避现实并进行否定防御。
心理不成熟的人,因为严重的“自我客体化”(self-objectification),导致自己过度在意他人的反馈,他们总是想着:“我看上去怎么样”。
而成熟的人则更多的从自我(self)的角度关注自己,他们会想:“我自己感觉自己怎么样”。
对方不理你,你就感到难过、低价值、甚至愤怒,这相当于把自己当成了对方情绪的奴隶,让对方可以随意控制自己。
不接受对方的控制,就不会对方的行为产生“应激效应”。
心理成熟的人会使用不同手段应对不同的情况,而不是因为对方的无视行为,潜意识自动进入应激状态。
就像自体心理学里讲的那样:
“真实自体”是我正在真实的活着,我是我的感觉,不是你的感觉。
2024-03-16,更新。
这篇回答完全是为爱发电普及心理学知识,由于它没被判定为垂直领域,所以一毛钱收益也没有。
看到评论区里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打的回复也被知乎吞了。
要知道聊天技术本身是没有错的。
打个比方,难道你学会了散打,就要上街去见一个打一个吗?学会了用菜刀,就要拿着大杀四方嘛?
那会带银镯子吃窝窝头的。
菜刀,既能切菜也能砍肉。
技术也一样,它在好人手里,是对他人的增益,
而在不怀好意的人手里,是害人的毒药。
好与坏,是要看人的使用。
就像在这篇里分享的“顶峰撤离”,有一些可能在聊天中被人恶意使用这样的聊天技术折磨过的人,往往会看到这篇回答会感到非常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的感受,说实话,我也非常理解。
因为我也在曾经现实里遇到过多次对我使用这样恶意的对待,直到若干年之后,我开始系统性的学习心理学,才了解到对方是用这样的手段去刺激你。
大伙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一辈子都不了解它原理呢?
那我只有一次一次陷入这种心理困扰的份儿。
知道别人是怎么链接自己的,以及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链接不同的人,这就是我想让大家都了解一点心理学初衷。
要把干巴巴的知识,变成大家喜闻乐见的有用有趣的内容,就难免有些情绪的渲染——尽管已经收着劲儿写了,有些“超我”过强的人,看了还是有些不适应。
他们往往觉得,世界就应该、应然是一片祥和,人与人之间必须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对不起,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直到人类灭绝之前,永远有不怀好意的人去伤害你。
而且,他们的手段远比这种要凶狠、毒辣的多。
假如我们不去了解相应的知识,在以后的漫长人生里,永远会被不怀好意的人用同样的方式耍来耍去。
2024-03-18,更新。
评论区有一些回复被知乎删掉了,贴到这里。
@薜荔
回复:此处的高自尊,不是指的“高级的、高水平的自尊”。而是与“低自尊”相对应的,把正常自尊心放大为不合理水平的“高自尊”。
此处说的内容,无论是“低自尊”还是“高自尊”,都是一种不合理的自尊,就好像,吃饭这件事,少吃会感到饿,吃的过多,也会把自己撑的难受,无止尽的吃,甚至胀死。
这样的人,我们在生活中也会见到,他们往往有这样一种表现,就是过度的“自我证明”心态。他们会不受意识控制的那些追求否定、伤害他们的人的认可。
@馨普
回复:成年人在人际交往中,必然会使用一些技巧性的沟通。只是这些技巧,要么是内摄到潜意识层面,属于被动技能直接发出;要么是意识层面的,属于主动技能,要按下按钮才发出。
类似“顶点撤离”,并不是单纯的激发对方的负面反应。它的用法非常广泛,我们可以要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来使用。
比如对你喜欢的人用,停留十几分钟,对方的期待感拉满,此时再回复。增加情绪波动,给对方提供爽点。这种用法,类似电影中的悬疑,游戏里的过山车。
比如对你讨厌的、不尊重你的人用,一直都不回复,这是故意恶心人。
要是对同一个人天天这样重复使用,那说明多少是过度自恋。
甚至我们还可以跳出这个视角,用这个方法去观察别人的沟通行为。
拓展阅读:
没看过瘾的,接着看这篇,怎么消除对自身本可具备“攻击性”的恐惧。
老实人为什么会被拿捏的死死的?你怎么理解“中国的父母在等孩子感谢,中国的孩子在等父母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