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道路上有哪些让你懂之恨晚的道理?

发布时间:
2024-08-10 21:47
阅读量:
30

二十多岁的时候,组织上让我到一个镇上当秘书。

我本来是另外一个镇的团委书记,突然通知我去当秘书,感到有点懵。

有过乡镇经历的人都知道,在镇上,秘书虽说只是个股级干部,但大都也是“高配”,很多相同股级干部的地位不好和秘书比,就是一些副乡镇长遇到秘书也要让个子。

大多数秘书的配备也是很慎重的,不仅要求能写文章,而且要求能协调上下左右。

我当时根本达不到这些要求,文章写得很少,向报社投稿只中过一次,还只有几行字。协调更是不懂,才23岁,加上从小娇生惯养,对人情世故只是似懂非懂。

县委组织部通知我去当秘书,估计是那时上面刚刚开始重视文凭,力度大,正好我的档案袋里有一张函授的汉语言大专文凭被他们看到了。

初到H镇,大家心里其实都把我当着一个小孩,我自己也是摸索着做事。

好在镇上的要求也不高,书记镇长都已经50多岁,头发花白,老态初现。我感到他们对文字几乎没什么要求,一般的会议我写好了稿子,不需要再推敲修改,直接打印就行了。

事情往往出在意料之外。

一年冬训,镇长做总结,我写好了稿子让打字员拿过去打印。

过了一会儿,镇长来了,手里拿着我写的稿子说,书记动员你写了四十页纸,我总结,你就写这几张纸啊?

我有点尴尬,也有点模糊,但还是连忙把稿子接过来说,我重写,我重写吧。

他丢下稿子走了,我还在迷糊之中。正常都是动员讲话多一些,最后的总结短一些,我哪里搞错了呢?

找了一个知情的问了才知道,原来这镇长一直和书记有矛盾,处处较劲,就是开大会自己讲的稿子都不能比书记的短。

我只好苦笑着,又帮他全面展开,写了四十多张纸。

那次冬训结束,镇长专门喊我去喝酒,酒桌上直夸赞我年轻有为,稿子写得好。

不知是酒力还是什么,我感到自己的脸更红了……

书记和镇长二老的矛盾,让我的协调增加了很多难度。

书记布置的事不能告诉镇长。

镇长说的事不能告诉书记。

相互在我面前说的话,不能再传。

好在我本来就是个中立派,严守中立,不偏不倚。

不过,有时我也只能被他们逼着帮他们想办法。

党委会研究决定为改变机关作风,杜绝上班迟到,在一楼大厅公开亮牌。把所有人的名字都做成小牌子挂在大厅的公示栏上,每人轮流值班,迟到的,把牌子翻过来,将名字曝光给大家看。

整顿以后,连续几周确实没有人再敢迟到。

一天早上,我正在看报,书记红着脸走了进来对我说,你说他像不像话,我早上买烧饼还遇到他的,他把我的牌子翻了,说我迟到。

我说,没多大的事,我马上去再翻过来就是了。

书记说,你不要翻,今天我就要当面问问他,到底是咋回事?

说着,气呼呼地去了办公室。

过了一会儿,镇长来了,微笑着和我打了个招呼也进了书记办公室。

时间不长,里面就吵了起来。

书记说,早上我去买烧饼,你也在买烧饼,你说是不是?

镇长说,是的。

书记说,那你为什么要翻我的牌子,说我迟到?

镇长说,我点到的时候,你没在办公室,没看到你,你不是迟到是什么?

书记说,你刚刚还承认买烧饼的时候都看到了,怎么现在又说没看到?

镇长说,那是买烧饼,不是上班,买烧饼能算上班吗?

……

我在一边听得发笑,赶紧过去一边劝镇长离开,一边说,你们都是领导,今后上班点到的事就不要亲自了,怎么做就给点权我,让我来安排吧。

两位可能也是借坡下驴,说,好,后面就由你去安排吧,省得啰嗦。

后来我专门明确了几个人轮流值班,并在时间上稍微放了点,基本上十分钟以内不算迟到。

大家都对我的做法比较满意。

这事让我有了两点体会:

一是处事有时要模糊,不能就事论事,非要搞个明明白白。如果我加入了书记和镇长的纷争就不可能全身而退。

二是做事还是要人性化,不能一刀切。只要无碍大局,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在镇上写稿子没比较,也不知道水平高低。

到了县里就高下立见了。

参加过几次县委办组织的会议活动,我才真正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

那几次会议,都是先集中后分组。

分组主要是相互交流。七、八个镇的秘书一起围绕一个主题汇报加探讨。

参加过几次,我基本上说话很少,不是不想说,而是没话说。

特别是有几个秘书每次都说得非常好,既生动有趣,又能说明很多道理。

有一个秘书介绍他们去走访一个养猪大户。

问:您养这么多的猪是响应国家勤劳致富的号召吗?

答:不是。是喜欢吃猪肉,另外是想卖点钱给儿子找媳妇。

问:这么多的猪您也吃不了啊。

答:你们不知道,我长到十几岁只吃过两次猪肉,还都是在别人家吃的,一次是跟妈妈去吃的,碗里每人一块,妈妈没舍得吃,给我吃了。一次是别人家小孩偷偷给我吃的,只有一点点。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多养几头猪,自己吃个够。

问:您现在日子好过了,是不是感谢政府的政策好啊?

答:感谢,是要感谢,主要还是感谢我自己和我儿子,我那儿子一点都不懒,没有他帮忙,我也养不了这么多的猪啊!

……

还有一个秘书介绍他们去走访一个养鸡大户的情况。

问:您家养了上万只鸡,当初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村干部动员您养的?

答:不是。开始我家只养了三千只,后来我隔壁邻居养了五千只。

凭什么他能多养,我不能多养?我养一万只,就是要超过他家。

问:养这么多鸡,一定很辛苦吧?

答:辛苦也要撑着,他家敢养一万,我就养两万!

……

后来,我慢慢懂了,我没话说,或者说出来也是干巴巴的,主要是我大都是蹲机关,到基层只是走马观花,没有真正深入实际,写的只是自己想的,不是群众想的,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那一段时间,还遇到过一些事情,我也是慢慢才懂的。

一是那个打字员要补助的事。

那个打字员年纪比我大得多,家中生了一儿一女,他在镇上打字,老婆在家种田。

我开始很看不惯他动不动就让我为他批几块、十几块的补助,有时只加了不到半小时的班,他也想要补助,还说原来的秘书都给的。

后来,我慢慢想通了,我可以有觉悟,也可以不看重那点小钱,对他来说,就不一样了。

他只是个一般工人,不能追求什么政治前途,况且还要养家糊口,很现实,是理所当然的。

后来很多时候,我不要他开口,每个月都加他几个补助,他果然工作态度就变得好多了。

说明私利很多时候都是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

二是一次分鱼的事。

那一年临近春节,机关大院里一个大塘里取了不少鱼,大家都分了十斤。

吃晚饭时,我的一位老乡副书记说,鲫鱼也不错啊,我看那边好像还有一些鲫鱼没分。

看他那样子,我知道他还想多要点鱼,就悄悄安排人又给他送了五六斤。

此事很小,但也说明了一个很实在的道理,就是有些领导有时想的也不一定全是高尚的事。

在H镇五年,让我见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至今我还会常常想起那里的人和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