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这句话究竟脑残在什么地方?

发布时间:
2024-08-13 02:31
阅读量:
23

晋惠帝是否有智力缺陷,在史学界有争议

如果晋惠帝司马衷真的有智力缺陷

注意这个前提,如果他真的是个弱智


那么,在我看来,

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很善良。

我没有讽刺,真的很善良。


还有另一个故事,在一场宫廷政变中,嵇绍为了保护晋惠帝,以身挡刀而死,血溅在了晋惠帝的衣服上

晋惠帝从此不再洗这件衣服,说:此嵇侍中血,不可去。

这故事又用来说明,哪怕是个智力残缺的弱智,也有天然的良心。

可反过来,能否说明,晋惠帝此人,虽然智力缺陷,但是非观和道德观并不低?


再进一步,难道一些基本的是非观与道德观,只有弱智拥有?

我们回过头看“何不食肉糜”

有人告诉晋惠帝,老百姓吃不饱饭。

晋惠帝说:吃不饱饭,为什么不喝肉粥呢?

这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在晋惠帝的三观中,一个统治者自己有肉吃,群众是不该吃不饱饭的。

晋惠帝是弱智,这是弱智的三观。


这个弱智的三观是什么?

与民同乐、共同富裕。

是孔孟奔走呼号的仁政、王道。

齐宣王说,仁政办不到啊,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好色。

孟子说,没问题啊,推己及人,你喜欢钱,也不要让群众没钱用;你喜欢漂亮女人,也不要让群众打光棍。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话齐宣王没听进去,后世也没有统治者听得进去。

不可能听进去的,这是阶级局限。


唯一一个从内心打破了阶级局限,真正认可孟子“与民同乐”的逻辑的,是个弱智。

孟子说,你有钱也不要让老百姓没钱,你喜欢姑娘也不要让老百姓打光棍。

晋惠帝说,我能吃肉,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吃上肉。

真正认可孟子的知音、符合他圣王标准的,只有弱智。


晋惠帝眼里,作为人,不管贫穷贵贱、身份高低,都有吃饱的权利、都不该饿死。

那你们吃不饱怎么办?

他在很努力地帮你们想办法。

想来想去:你们吃肉吧。

不然怎么办?他是个弱智啊,他很努力了。


面对虚弱的人们跪在满是鲜血和断臂的战场上,周围都是狼一般你死我活的眼神。

先天弱智的晋惠帝说:你们既然这么累、这么惨,为什么不坐下一块儿休息呢?

英明神武的秦皇汉武说:厮杀还不够激烈,流的血还不够多,还不足以填满我们的欲壑。

晋惠帝的良知已经高于几乎所有统治阶级了。


而拥有这个良知的原因,是因为他弱智。

而且是一个误国误民、会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的弱智

也就是说,在这个位置上,只有弱智,才有良知。

这真是个绝妙的幽默


“在这个位置上,只有弱智,才有良知。”

我都写得这么直白了

还有人说我这篇回答用春秋笔法来替统治阶级洗白、大儒辩经的……

真的,我佩服你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