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芳茂山公园凉亭遭雷击坍塌,致 6 人遇难 10 人受伤,具体情况如何?雷电为何能击塌建筑?

发布时间:
2024-08-15 08:21
阅读量:
26

据说这就是出事的凉亭,其实早在我第一次看到这种凉亭的施工图纸时,就在奇怪,为什么这样的亭子不会塌呢?看来不是不会塌,只是时候未到。


看到这个凉亭的样式,似乎有点头重脚轻。但是其实这个样式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施工材料上面。从坍塌现场的照片看到,整个亭子塌了,但是这个顶却是几乎完整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顶其实是水泥浇注的。想不到吧,木构建筑的屋顶,居然是水泥浇注的。一个软木(公园亭子以松木居多)做的亭子,屋顶却用水泥浇筑再盖上琉璃瓦,不知道是那个人才想出来的做法,而且还被各个施工单位大量沿用效仿,不出事真的很奇怪。

如上图,这是另外一位知友贴的亭子剖面图。在屋脊和青瓦下面是5CM厚的混凝土砂浆,而屋架确是用的杉木。

如果这是一个全木构建筑,只有瓦片采用的琉璃瓦,而没有水泥浇筑的屋顶,这个亭子大概率就不会塌。而如果屋顶使用水泥浇筑,那么其余的木料就必须是用菠萝格等硬木,同时梁柱都要更加粗大。可惜硬木的价格是非常高的,太多的项目,为了压缩预算,都会保持原来的外形,但是把硬木砍成软木,但是水泥砂浆这种低成本的东西却不会砍。所以,严重头重脚轻的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建筑,在公共园林里面非常多。

以后出去玩,看到屋顶豪华厚重,而柱子纤细的亭子,最好还是远离,因为这种亭子屋顶肯定是水泥浇筑的,而木质如何,可能很多人并不会辨认,所以看到这种亭子还是敬而远之得好。


统一聊一下评论中的一些问题

1.有评论说,用硬木和软木应该没有关系,这一点如果严格来说确实没有关系。负责任的设计方和施工方必须会根据不同的材料,设计计算梁柱的承载能力。从而规定材料种类等级规格。但是现实是,做得好的古建基本上都是寺庙,民宅,和部分古建文化浓郁的标志性建筑。但是无一例外,这些地方的建筑,设计施工的时候都会用硬木,因为这些地方的预算足够,可以用得起更好的材料,同时一但坍塌,受伤的可是甲方自己。但是一些公园,公共场所的古建,特别是亭子,因为造价相对低很多,施工设计人员也没有那么专业,所以往往是直接用现成的硬木图纸套软木,只为降成本改材料不重新设计,也没有能力重新设计计算用材规格。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2有评论说,苫背用水泥砂浆是常规做法。确实是常规做法,但是这种常规在实操中就是会带来隐患。苫背层以前是灰泥加纤维一层一层拍的,可塑性很强,平均厚度也就3CM左右而且是该厚的地方厚,该薄的地方薄。用混凝土砂浆,操作是简单了,但是厚度和分量都增加了,所以相应的对设计和用材的要求也更高了。说到底灰背的作用就是防漏和塑型,在21世纪用混凝土砂浆代替传统灰背就是倒退,因为它除了浇筑更方便外一无是处。而且,虽然没有仔细考证,但是根据我见到过的工程案例,这种用水泥砂浆代替传统灰背的做法,是在菠萝格等硬木大量用于寺庙建筑之后兴起的。因为这些建筑是按照营造法式设计用材的。但是古代建筑用的都是国内本地软木而不是硬木,所以现在用硬木替代了软木,而材积不变,导致了承载力有很大富裕,所以才能用水泥砂浆替代传统灰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