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物种入侵到国外的例子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4-08-17 10:39
阅读量:
29

盘点4种生物,3种在美国,1种在欧洲,它们搞的欧美“天翻地覆”。

1.大闸蟹

2021年,中国吃掉了72亿只大闸蟹,江浙一带食用量巨大,价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但令人惊讶的是,大闸蟹居然在欧洲泛滥成灾,当地人看到大闸蟹非但不吃,还把它们当垃圾处理,真让我们感到心疼……

大闸蟹首次出现在英国、德国的时间段,大概是20世纪初期,当时全球贸易繁荣昌盛,大闸蟹趁机搭上“顺风船”,一路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英德。

大闸蟹环境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杂食性,不仅吃小鱼小虾,甚至还吃腐食及各种水底植物。

大闸蟹繁衍能力也是一绝,雌蟹产卵数量高达20~60万枚,再加上欧洲缺失大闸蟹的天敌,导致大闸蟹先是在英德泛滥,后来逐渐扩散到比利时等国。

大闸蟹破坏当地水质环境,导致其他水生动植物数量锐减,并且还堂而皇之的集体过马路,继续扩大“版图”。

都蹦跶到跟前了,为什么欧洲人还不吃?这可是大闸蟹,随便蒸一蒸,就能吃到鲜嫩肥美的蟹肉,再吃一口蟹黄,别提有多开心。

你还别说,欧洲人看到大闸蟹,第一反应是“可怕”,狰狞的模样加上毛茸茸的蟹钳,让他们感到害怕。

另一方面是欧洲工业化虽然早,但对河流的污染特别大,欧洲人认为野外大闸蟹体内有大量重金属和有毒物质,除非老寿星嫌命长,不然还真没几个欧洲人去吃。

2.葛根

就算大家没吃过葛根,但也听说过,反正这玩意就是“好东西”,结果在美国却被认为是“恶魔”。

1876年,日本受邀前往美国费城参加博览会,为了装饰展品,日本人特意将中国葛根的绿色藤蔓给加了进去。

在展会现场,大量美国人被葛根的绿意深深吸引住了,于是将葛根作为“观赏性植物”引进美国。

刚开始美国人还在欣赏葛根的繁枝茂叶,没过多久,一些农场主发现牛特别喜欢吃葛根。

此外,当时美国很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他们发现葛根不仅耐寒,还能在干旱环境下固土防沙,于是官方出资大力补贴农户,鼓励他们大量种植葛根,不管是为了充当饲料也好,防风固沙也罢,反正种就完了。

种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葛根这种植物太霸道了!

葛根生长速度快,它们开始向四周蔓延,遇到植物就开始覆盖,导致其他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阳光和养分而死亡,疯长的葛根遇到房屋就爬上去,如果不及时清理,葛根很快就能把房屋给“吞噬”掉。

美国对于泛滥的葛根十分头疼,每年斥巨资也没用,就算喷洒农药都不管用,这要是放在国内,我们早就吃光了。

美国人不喜欢吃葛根,主要还是因为那股特殊味道,他们习惯了芝士肉香味,闻到葛根味道就提不起任何食欲。

3.亚洲鲤鱼

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疯长,甚至堵塞了河道。

人工清理麻烦,投毒又不合理,所以美国引进了亚洲鲤鱼来当清洁工。

刚开始,美国人发现投放亚洲鲤鱼的河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清澈,看着它们大快朵颐的吃着水藻,美国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结果还没高兴多久,接下来的一幕就让美国人连连叫苦,因为亚洲鲤鱼太“凶残”了。

亚洲鲤鱼环境适应性强,繁衍能力强再加上没啥天敌,导致它们的数量迅速攀升,挤压美国本土鱼类,夸张的时候,一条河流里面90%都是亚洲鲤鱼,其他鱼类面前只能苟延残喘的活着。

如果仅是如此,美国控制几条河流就够了,但在1993年发生了特大洪水,让亚洲鲤鱼犹如脱缰的野马,不断逃到其他河流中,再加上美国飓风、龙卷风频发,导致亚洲鲤鱼在美国大面积泛滥成灾。

美国人开始头疼了,投毒虽然能消灭亚洲鲤鱼,但对河道水质及其他水生动植物同样有破坏性,所以直到现在也没办法,最多举办点比赛,让参赛者多捕猎点鲤鱼。

4.中华大刀螳螂

19世纪末,美国引进了一批苗木,由于海关查得不严,没有注意到苗木中的中华大刀螳螂卵鞘。

中华大刀螳螂进入美国后,凭借超强战斗技巧,很快成为了当地顶级掠食者,虽然美国本土也有短鞘螳,但体型只有5公分,在中华大刀螳螂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中华大刀螳螂在美国不仅捕猎昆虫,就连蜂鸟都吃,还有小型蜥蜴和其他脊椎动物,并且繁衍能力强,很快在美国引起了一场生态危机。

因为在生态链中,蜂鸟作为植物授粉的桥梁,现在被中华大刀螳螂给拦截了,导致当地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遭受重创,有种夸张的说法,中华大刀螳螂出现的地方,百花绝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