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总觉得辛弃疾用典的词写的很一般,而不用典的写的很好?

发布时间:
2024-08-20 22:57
阅读量:
36

因为有些典他用得实在太好了,也太隐晦了。

比如《书江西造口壁》里的:山深闻鹧鸪。

上课时老师只会拿着教材说这是因为鹧鸪的叫声听起来是“行不得也哥哥”,哀怨凄苦,用来寄托他的愁绪。

反正也讲不出别的什么,就给你用鹧鸪的声音来说辛弃疾的内心。

我读书这么多年,从来还没有看到一个人把“鹧鸪”讲好,这首词他们也就理解得非常浅了。

我经常给朋友在说,辛弃疾用典是学的屈原,他的词,是蕴含着屈原那种“踽踽独行”的意境的。他的所有的用典,也是在类似屈原的手法,说自己的失望和难过。

这首《菩萨蛮》写自己北望,而写鹧鸪怀南。才是愁的根源。

讲《菩萨蛮》一定要把鹧鸪讲清楚。

鹧鸪这种鸟,在唐宋就已经被文人们认识得很多了。

说它像母野鸡,飞的时候永远向南而不相北。

“鸟像雌雉,名鹧鸪,其志怀南,不向北徂”。

这是唐宋时期人们对鹧鸪鸟的总结。

柔媚,怀南,终生不向北。

这是典型的屈原手笔,用来讽寓君主和朝廷的。

整个国家像一个鹧鸪鸟一样,往南边的深处躲,他能不悲愁吗?

我说只有理解了鹧鸪,才能理解这首菩萨蛮。因为这首词写的是他一个人北望,而一整个时代怀南。

他在那一刻感受到的是屈原举世独醒,举世独行。

我们来仔细分解这首词,先说上阕: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129年(弄错了,经提醒去查询,应该是1176年,在此标注,错误保留),辛弃疾在江西做提点刑狱。这一年金兵攻入江西,百姓受害,整个地方仓惶不堪。

辛弃疾在满目疮痍的情况下,登上了郁孤台。将江水和国家受难的泪水写在了一起。

以水有多深,泪就有多深为这首词开篇。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登台北望。

郁孤台本来就有人虽卑微,心系魏阙的历史背景。和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相通。

辛弃疾站在这样的台上,也是心系家国。

登台北望,看到的是无数江山。

北望看到江山,这本身应该属于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登台远望,江山入眼。

正常情况当豪情壮志。

可是辛弃疾壮不了,因为江山沦陷,这样的江山属于金人之手,被强敌践踏。所以江山越美,内心才越悲恸。

从而顶针引出下阕: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大多材料翻译为青山遮不住江水,江水还是会东流。

其实这个“遮不住”,当应理解为“护不了”或者“住不了”。

这么好的江山我们保护不了,从前属于我们的大宋,一去不复返。

看江山,然后叹江山。

北望萧索,基调在这里呢。

不是说青山遮江水,是人没本事,护不住大好河山,旧日盛景滚滚东去。

时势如此,如果大家都有心齐力挽回,也许还有希望。

但官家的心不在此啊。

就在辛弃疾痛心北望的过程中,在他看着北方的群山壮景时。在向南的深山里,传来声声坚定地鹧鸪叫。

这鹧鸪叫几乎让辛弃疾肝肠寸断。

他从鹧鸪中猛然醒悟过来,那些目下居住在江山中的官家朝廷,他们是没有北望之心的,他们只有怀南之志。

也许是一只鹧鸪,也许是一群鹧鸪,在那里叽叽喳喳,从深山里急急忙忙,边飞边叫,向南而去,绝不回头,绝不回头。

一切都是日暮穷途的征兆,怎么能不愁呢。

辛弃疾用江山北望说自己,用鹧鸪南飞说朝廷。

用了屈原的手法,用了无形的典故知识。只把那些说不出口的踽踽独行付诸笔端。

愁绝如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