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的朱小龙侮辱全红婵,他的逻辑是什么?
他不是看不起奥运冠军,也不单是针对全红婵,而是歧视贫穷。
哪怕全红婵早就是奥运冠军,早就不穷了,但是三年来,她身上塑料般的贫穷感依然没有被根除。
全红婵的翻身,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时——她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被教练挖掘
地利——她出生在广东湛江
人和——她的确有天赋。
其中任何一环错了,她都不可能是奥运冠军,甚至于,哪怕挖掘她的教练不是跳水的,而是其他项目,她的天赋都很可能被埋没,进厂是大概率,因为她没有试错成本。
相对的,她的对手兼伙伴陈芋汐则完全是另一种模式。
她出生在体育世家,最初其实不是练跳水的,而是练体操的,没练出来才转行跳水,发现的确有天赋,于是就定下来了。
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她跳水依然没有天赋,她有有可能再次转行吗?可能性非常大,退一万步,就算她没有任何体育天赋,任何项目都练不出来,以她的家世,最差最差也能将她培养成一个本科生,毕业塞进体制,或者让她当个普通教练都没有任何问题,最起码是一辈子衣食无忧。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体育从业者,其实也早已门阀化了,最典型的乒乓球国家队,没有一个穷人,这种大众化非常强的项目都是如此,其他项目更不用说,恐怕只有举重这种对身体伤害异常大的项目,才会启用穷人。
所以全红婵其实是一众冠军中的异类,哪怕是谢瑜,其实也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穷,什么家徒四壁不至于,那是他爷爷在乡村住习惯了,他家应该是普通家庭,工薪阶层,但是他的家族在当地肯定是有些人脉的,才能把他引到射箭这条路上。
说回来,这记者其实打心眼里看不起这种依赖某一机遇鲤鱼跃龙门的穷人 ,虽然这个穷人远比他有钱,他还是觉得全红婵只是运气好而已。
其实会跳水就够了,普通人跨越阶级最好的方式专精。
这记者没有做到专精,所以他只是一个普通记者,没有跨越阶级,除了歧视之外,他还嫉妒,他想不通一个除了跳水什么都不会的女娃娃,凭什么混的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