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游记》原著里狮驼岭尸堆800里,佛祖视而不见?

发布时间:
2024-08-24 10:01
阅读量:
27

解放前的西藏是佛教统治吧,农奴过的什么日子?

我2009年去承德避暑山庄旅游时,在藏传佛教的小布达拉宫,见到一个头盖骨做的碗,是庙藏法器。是将小姑娘养到12岁,全身埋在土里,然后活活把头盖骨锯下来做成的,叫做“嘎巴拉碗”。据导游说庙里以前很多这种法器,现在不多了,很珍贵。

你说有多邪恶?令人作呕。

西藏距离印度最近,藏传佛教是从印度直接传过去的。特点是和权贵、名星、气功大师们谈笑风声,却对农奴极为凶残。鞭笞是家常便饭,动不动就砍手、挖眼、剥皮。

大卫·麦克唐纳在他的《西藏写真》里写道:又有一种剜眼之凶刑,或用凹形之煨铁,置于眼内,或用滚油,或开水,倒于眼内,均足使其眼球失去视力,然后将其眼球用铁钩攫出……囚犯一入监狱,罕有能避死而生存者。即能生存,亦因种种摧残,而损失丧其本原。罪囚及嫌疑犯,常幽于潮湿、黑暗、污秽及有害于卫生之土牢中,永远不见天日。

埃德蒙·坎德勒在他的《拉萨真面目》说:西藏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控制着封建领主的是僧侣。因为西藏人虔信他们那种形式的佛教,强大的僧侣势力掌管一切。即使是佛陀本人,没有僧侣也无能为力。这个地方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喇嘛是太上皇,农民是他们的奴隶。


解放前的西藏是佛教胜地吧?佛光普照吧?哪里见得到一星半点众生平等?哪里见得到一丝一毫慈悲为怀?

我们中国人通常理解的佛教,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原后,儒释道合流,被我们中国文化同化的结果。所以,才有普渡众生、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才有不杀生、不犯嗔的自律,才有明心见性的顿悟。中原的佛教,特别是禅宗,完完全全是中国文化,受到印度佛教的一些哲学思想的启发,但核心教义已中国化了。

去藏传佛教的喇嘛庙里看看,各个所谓神袛张牙舞爪、穷凶极恶、面目狰狞,跟《西游记》里描述的狮驼国有什么区别?

古印度佛国的情况目前已很难考证,印度并没有中国那样严谨的历史文献,佛经的记录比玄幻小说还不靠谱。但从解放前西藏的情况观察,如来及其罗汉们影射现实中的僧侣阶层,狮驼国大妖们影射现实中的封建领主阶层,底层被残酷剥削压迫则用“吃人”来影射。

所谓佛国,是人吃人的社会。佛祖是食人阶层的一员,他既强迫农奴供奉什一税,又收取封建领主的捐赠。佛祖为封建领主的统治提供合法性,封建领主则为佛祖统治提供武力后盾和财富支持,二者是共生关系,一起剥削农奴。

加上印度教的婆罗门、刹帝利跟西藏僧侣、封建领主的区别仅在于名字不同而已。直至今日,印度在宗教掩护下的阶级压迫格局依然如故。可以推测古印度统治模式的一以贯之。

所以,不存在视而不见,而是佛国本应如此。

———————————————————————

补充

一、佛国与奴隶制的密切关系

很多网友提到藏传佛教的野蛮来源于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历史上苯教与印度佛教在西藏的确存在斗争与融合的过程。但并不能据此否定印度佛教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本质。

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都是毋庸置疑的佛国,信奉的是印度“南传佛教”(小乘佛教)。缅甸、泰国、柬埔寨三个国家佛教信徒的比例超过90%。老挝佛教徒比例65%但佛教被宪法定为国教。

缅甸从11世纪的蒲甘王朝起,就实行封建领主制和奴隶制并行的制度,国王将大片土地连同农民赐予寺庙,僧人本身就是大地主。特别是国王和领主们经常向寺庙捐赠奴隶,以表示虔诚。僧人同时也是大奴隶主。缅甸土地高度集中的情况在英国殖民时代反而得到强化,一直延续到1962年,亲社会主义阵营的总参谋长吴奈温政变夺权后,12次访问中国,实行了土地公有制,才改变了农民对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

泰国一直采用农奴制,被称为“萨迪纳”制,又称“食田制”,是一种土地与身份挂钩的奴隶制度。直到1908年,泰国在西方思想影响下,才禁止了蓄养奴婢。今天,泰国已被列入中等收入国家,然而其贫富分化情况与印度差不多,1%的富人占有60%以上的国民财富。

柬埔寨在历史上长期实行封建农奴制,186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后,封建领主转化为大地主,土地同样高度集中。直到20世纪,随着红色运动高涨,进行了土地公有制改革,到1993年又实行了土地私有化改革。

老挝同样实封建农奴制,土地由国王分封给领主,农奴依附于领主。并且,寺庙拥有大量国王赐予的免税土地,还拥有大量奴隶,奴隶供养着不劳而获的僧侣。

以上四个佛国的情况,与解放前的西藏有本质区别吗?与印度有本质区别吗?即便血腥程度低于藏传佛教,极少数人垄断生产资料,广大人民成为附庸和奴隶,难道是真正的“众生平等”吗?

对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与封建领主沆瀣一气,靠剥削民脂民膏维持优越的生活,难道不是伪装“慈悲”的印度佛教一贯作风吗?

二、佛教与印度教关系密切

佛教本是印度底层人民对抗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精神武器,然而它为了在印度生存,其教义不断向婆罗门教靠拢。逐步印度教化。

比如,它背弃了自己的无神论教义,开始塑造雕像,把释迦牟尼神化。它引入咒语,最后成为密教。它引入印度教的轮回转世,导致以启发智慧、自由心灵为核心的教义沦为与印度教一样的封建迷信。

沦为山寨版印度教的印度佛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至唐代玄奘去印度取经时,佛教在印度的死亡已进入倒计时。玄奘与其说去取经,不如说是去抢救印度佛教典籍。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描述犍陀罗的佛教,说许多佛塔“荒芜圮坏”了,又说“伽蓝千有余,亦皆摧残荒废,芜蔓萧条”,天祠不少,“异道甚多”。

至十二世纪,伊斯兰教烧毁佛教最后的据点“超戒寺”,佛教在印度终结。

三、中国的禅宗才是真佛学。

中国自古就有以民为本的传统,《尚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上天是通过人民来传达自己的意志,也就是统治者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意思。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敏锐地发现可以借用佛教语言更好地解释中儒家的民本主义精神和无神论。因此儒释道合流,产生了禅宗。

禅宗自耕自食,是劳动者而非剥削者。

它传承华夏的无神论思想,“佛”是开悟和智慧的意思,佛祖也只是首先开悟的普通人,如来则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的一种状态。

它传承华夏的民本思想。建立中国特色的“大乘”佛学体系。它将“小乘”佛教无视人民苦难的行为鄙视为“担板汉”,意思是用一块板子遮住眼睛装作作看不见,这是假修行。

大乘佛学的修行是“普渡众生”,而不是只顾自己。“菩萨”,意思是“菩提萨捶”,“菩提”指“觉悟”,“萨捶”指“有情”。意思是一个人觉悟后,仍然对世人充满感情,所以设法帮助世人。

大乘佛学认为“佛法不离世间觉”。在庙里当和尚不一定能成佛,脑袋揣裤腰带上闹革命反而可能更加容易成佛。庙里的塑像不是真菩萨,写红本本的反而可能是真菩萨。

正如人经历红尘后,才可能明白看破红尘。玄奘去西天取经的真正收获,并不是那套经书,而是他取经的过程。见到了所谓“佛国”,才能看破佛国,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佛法。取回来的经书只是引子,回来后自己写的经书,才是普渡众生的明灯。

——————————————————————

p.s 西藏密宗研究文章链接zhuanlan.zhihu.com/p/24

加读者群,微信联系zss_091,闪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