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国外的评价如何?

发布时间:
2024-08-26 02:48
阅读量:
32

我这两天无聊,在健身的时候顺便扫了几个排名靠前的Youtuber对于这个游戏的试玩和评价(熟悉我的都知道我也不是一个游戏博主,所以关于游戏本身的体验我就不多谈了)。

至少就我看到的情境,大部分海外玩家基本都是趋于正面评价的,这也是由于圈子的特点(更在意游戏的体验感和新奇感),对于中国第一部3A游戏,都充斥了好奇,也倾向于了解游戏故事的背景,更乐意去尝试。

对于游戏的评价也倾向于“Detail is really insane”,“Tremendous”,

下面我挑了一些我比较欣赏的游戏Youtuber的截屏稍微佐证一下LOL:

当然,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言过其实”,倾向于最精彩的部分都集中于Chapter1,后面的故事线缺乏“连贯性”和“探索性”,主要都是Boss战,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玩家很不友好。

作为一个非游戏博主,我对于游戏本身的一些海外观感到此为止,说的不对也不用和我争。

现在我就谈谈非游戏的部分:暨,黑悟空背后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首先X上开始流传,美国参议员将起草法案将黑悟空列为美国国家安全威胁的存在,如下截图;

首先说明呀,这是一个FAKE News,我在X看到了原出处,作者自己承认在“钓鱼”,但这个假新闻很好的展现了一个事实,暨当中国在某些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由于中国本身的“体量”,“影响力”和“吸睛度”,外界都不可避免将中国与美国联系起来进行审视,其中可能有“理性的”部分,也可能有“非理性”的部分。

这个事件本身引申开的内在逻辑给我们展现了;中国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暨由于市场足够大,用户足够多,沉淀足够久,很多事情都将由“量变引发质变”,因此很多美国(这里应该加一个日本)能做的,中国也能做,而且慢慢的开始全领域的渗透和竞争

但黑悟空本身给西方地缘视角带来的逻辑,我认为还不局限于以上这些。由于黑悟空的成功,他实际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中国自己(游戏周边的价值回馈,文化影响力的输出),其实也包含了美国和日本。

我的朋友圈里已经有国内的朋友托人去香港买PS5了,听说国内的组装机已经卖光了。能玩这个游戏本身就需要电脑(包含游戏机)的升级,这可能又带动了美国游戏显卡(或芯片)的销量,甚至美国Steam平台本身也因此获得了很多来源于“华人”和“国内”的收益。这叫什么?这就叫三赢!

这其实展现了中美竞争的“复杂性”,中国由于市场足够的大,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跨国公司都很难“完全忽略”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在对华“强竞争”的同时,维护双方的贸易利益,我认为不仅仅符合中国的利益,实际上也符合美国自己的利益。

当然,有赢家,也有输家,这里看起来最大的输家应该是台湾绿蛙。显而易见的,当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可忽视的同时,绿蛙自己的叙事逻辑就收到了逻辑上的“自洽限制”,特别是当很多台湾游戏热爱着沉浸于相关游戏叙事的时候,这展现了两岸文化同源的根本性。

在另外一面,对于台湾也非常隐患的展现了,如果台湾希望在这个高成本,长投入(3A)d的商业渠道(不仅仅在游戏方面)和大陆一样参与全球竞争的时候,他其实面临很多的同质竞争者(例如日,韩),他最大的商业逻辑其实本身就是依靠强大且文化同源的大陆市场,只有依赖于大陆市场,类似的一些全球化竞争,他才有了足够的商业逻辑的依托,否则就会越来越边缘化,毕竟台湾只有一个“台积电”。

我听说台湾PS5已经下架黑五游戏了(我看了一些资料,也有说是授权的程序问题,而不是行政命令,因为你很难解释很多人还能玩STEAM),但至少展现了一个隐患的“对抗性”的未来,也希望台湾的网友看到我的文章后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样对大陆的态度,是真正“符合自己利益”的。

最后,我很多年前和我的朋友们就谈过一个观点,当中国经济的体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他实际上就会表现的越来越“全球化”,甚至很大程度上是“西化”,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走回头路的,黑悟空的成功,其实也给了中国一个思考,如何对待市场,对待全球化的现实市场逻辑,对于解决今天的很多问题,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