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发现《黑神话:悟空》误将钢筋扫描至游戏中,如何评价游戏场景实景扫描这样的做法?是怎么办到的?

发布时间:
2024-09-04 14:10
阅读量:
36

谢邀,我是参与过《黑神话:悟空》扫描工作的结构数字工程师嘉恒。

关于这个问题我用简单的几句话概况一下,就是四个字"照片建模"。不过在聊这套技术之前,我必须强调,黑神话的成功是所有人的心血杰作,不应该归功于某项技术,更不应该断章取义。这个项目的扫描团队不止我们一组,所以我对我们组的情况展开说说。

通用的照片建模流程可以归纳为5个步骤。

1前期——首先对建模的目标进行多角度的照片采集

照片序列


2中期A——然后用特征重组算法反求出每张照片的关键特征点。

点云矩阵


3中期B——此时照片序列的坐标就会跟目标坐标完成匹配

坐标对齐

4中后期——由于特征点坐标本身与目标结构坐标一一对应。把特征点矩阵mesh化后就是模型了

MESH网格



5完成——由于照片矩阵坐标与目标结构坐标一一对应,我们可以轻松的把贴图直接点对点烘培进去

纹理烘培


简单了解这个技术之后,我们再来展开讲一讲钢筋bug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下面我把照片建模的产物都统一并称为扫描资产。直接说结论,这不是扫描建模的bug。大多数情况下,上述问题是扫描资产的制作者学艺未经犯了低级错误而引发的品控问题。

直接说结论:照片建模95%的品控问题都需要在前期拍照阶段解决。前期采集的照片序列出现任何瑕疵都会直接开启后期模型及贴图修复的地狱式难度。

让我们继续沿用上面的柱子继续展开讲讲。

这跟柱子看似已经完成,但其贴图纹理光影并不均匀,一般情况这样的资产是不能直接用的。

光影亮度-色温存在偏差


因此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光影均匀化处理,就像这样。

光影均匀化过滤


于是就会出现一个对于一般人来说非常反常识的现象:

解决纹理贴图光影的均匀化关键之处在于采集照片的密集化。

通过对拍摄对象反复进行多层光影的采集,我们实际上可以得到2套以上的光影贴图。利用叠加了多层光影的点云,我们可以几乎不通过后期修贴图的方式直出优质的扫描资产。

钢筋bug这类问题的产生,跟光影不均匀问题产生的底层逻辑是相似的,资产制作者没有深刻意识到前期的照片序列采集质量对这套技术来说有多重要。

照片建模的资产制作者往往会用拍照耗时短,模型产出快等技巧渲染自身的技术优势,但是照片建模这套技术的精髓,在于问题解决的前置,在于你能用前期拍照解决多少后期问题。

让我们继续展开讲讲,以这个护栏为案例

由于现实中的场景往往跟我们最终期望得到的结果存在差异,比如我希望这个护栏是独立分开的,但是现实不可能对它进行拆解。


这就需要我们前期拍照阶段更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合适的扫描框架,调节拍照密度。


看,就是这么简单,一个护栏就自动裂开成为我们想要的形状。

网格拆分

顺便烘培一下贴图,完美。

UDIM多象限纹理


回到钢筋bug上面。假设这个资产的制作者从一开始就有考虑在别处采集合适的结构,用于填补钢筋区域,这个bug在拍照完成的瞬间就会原地消失。这是一个工程学的逻辑问题。

毕竟对于照片建模来说,前期工作的质量决定这套技术的上限。

千手观音白膜直出

千手观音纹理及材质通道



结构缺失,结构遮挡,光影不均匀等各种疑难杂症,妄想通过堆堆人力硬修弥补,这样异想天开的幼稚会让我们付出数十倍的代价。大足石刻当中有两处超难的场景扫描,我们3个人花了8天时间就搞定。


我们能如此高效完成任务,得益于我们手里有根金箍棒。而当孙悟空掏出金箍棒的时候,唐僧没急,猪八戒没急,沙和尚没急,所以大家也不用急。当然我们也遇到过一根金箍棒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所以我还有一根。

顺带说几句题外话,今年是我进入这个行业的第11年。整个职业生涯难度最大的任务前三位里,黑悟空项目当属状元榜眼,直到现在我回忆其现场依然心有余悸。而且作业难度遥遥领先位列第三的宋代古墓。现在古墓这个项目也解禁了,传送门我也一并附上。

mp.weixin.qq.com/s?

经过洗礼后,至少达到目前的质量,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上限。

正如西游这个故事,如果你碰上一堆又一堆敌人,一个又一个揪心的困难。也许是你走在正确的路上,毕竟关关难过关关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写在最后的一些感触和一些遗憾,良思许久,决定冒着被喷的风险,跟大家说几句大实话。

1-这套技术根本不需要任何激光设备,这破玩意就是拖油瓶。所有激光设备都必须像吊盐水一样吊着供电器,而且异常贴近扫描物品,不论是人贴着文物爬上去还是设备贴着爬上去都会是极大的风险,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挂到文物蹭下雕塑哪怕是几克,都会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很难想象2024了依然有那么多的声音嘎吹激光,真闯祸了就成千古罪人,谁爱当谁去罢。

2-腾讯曾经距离全面体验我们这套技术仅一步之遥。

3-欢迎广东工业大学的每一位新学子,有机会在母校偶遇的话,我们再细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