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觉得逆天的电脑硬件?

发布时间:
2024-09-04 15:34
阅读量:
31

一、华擎P4 combo主板

华擎P4 combo可以选择安装socket 478接口或者LGA 775接口的两种不同的处理器。

自古华擎出妖板就是这么来的。

二、斯特林散热器。

2008年微星出了一款与斯特林发动机相同原理的北桥散热器。

这款散热器可以利用芯片产生的废热推动风扇旋转,不需要外接电源。


但是因为震动大等缺点,并没有进入量产阶段,只有原型机。

三、华硕X79宙斯主板

2012年台北电脑展,华硕展出一款X79主板,取名宙斯。

这款X79主板上面板载了两个普普通通的GK104核心,也就是两张GTX680显卡。

因为两个GK104核心满载功耗500W,所以主板底下有两组8+6供电,专门给核显供电。

这应该是史上最强X79了,肯定有人好奇为什么华硕要做出来这么个反人类的东西。

据华硕的工程师说,他们当时想把雷电接口引入X79主板,然而雷电接口是DP+PCIE的缝合怪,所以必须要支持视频输出才能做出雷电接口。

由于X79没有核显,于是华硕就打算在主板上面集成一个显卡,来替代核显输出视频。

华硕认为,对于选择X79平台的用户来说,只搭载一个GPU或者GPU的级别不够,反而画蛇添足,所以他们决定放弃PCIE扩展槽,空出来空间,直接搭载两个旗舰级GPU,组成SLI,让选用这张主板的玩家拥有双雷电接口的同时,还能拥有两张顶级显卡。

本来华硕想板载两个HD7970的,后来决定用两个GTX680。

不过这张主板并没有实际装机和量产,估计是因为板载显卡功耗太高,没办法正常使用的缘故,仅在台北电脑展上出现一次。

四、金士顿HyperX Predator 1TB

2013年金士顿出了一款U盘,最大容量1TB,售价一万三。

当年王思聪桌子上有一块这个U盘,所以也叫思聪U盘。

2013年时还是MLC时代,不像现在一个颗粒就能达到1T容量,当时主流的U盘大小都是8G和16G左右。

金士顿却能掏出一块1T容量,具有U盘体积的真U盘,简直外星科技。

而且这个U盘并不是只有容量的样子货,他的性能也很不错,顺序读写能有300M/s,放在现在也是不错的水平。

为了在U盘的体积里塞下1T容量,金士顿采用了软硬结合的方式,主板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的是主控和电源,左右两边为存储颗粒。

主控用的是群联PS2251,当年的高端U盘方案,最大支持8个通道。

然后金士顿用了八颗单个容量128G的MLC颗粒,一块副板放四个,正面两个,背面两个。

最后通过夹汉堡的方式放在盒子里,如此将U盘的容量硬生生堆到1TB。

五、GTX590显卡

电脑爱好者当中流传着一个梗,把显卡称为“战术核显卡”。

这个梗源自于一档军事节目,里面的主持人轻信了沙雕网友写的百度百科,并且他还一脸严肃的念了出来,其中最出名的一句就是:“GTX690战术核显卡,一发即可摧毁一个航母战斗群。”

虽然GTX690名气更大,但是第一个被冠以战术核显卡之名的其实是他的前辈,GTX590。

GTX590是英伟达发布于2011年的旗舰级显卡。

十几年前的显卡市场,随着AMD的强势崛起,A、N两家的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这就导致了两家厂商不计代价的提升性能。

但是因为半导体技术短时间内无法大幅进步,所以两家攀比的主要手段就是无脑堆料,做双芯显卡,GTX590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设计出来的。

GTX590最逆天的地方是它的内部搭载了两颗GF110核心,既GTX580的同款核心。

它的显存也是GTX580的两倍,可以说就是把两张GTX580做在了同一张PCB上,然后组SLI。

不过出于功耗的考虑,显卡的核心还是进行了一点降频处理,正常单个GF110核心可以跑280W,而GTX590的满载功耗只有375瓦。

战术核显卡这个梗的由来正是因为GTX500系列的费米架构。

费米是一位物理学家,他最知名的成就是建立了人类第一座可控核反应堆,所以被誉为原子能之父。

恰好英伟达使用费米架构的显卡,功耗巨大,发热严重。

GTX590早期刚发售的时候,甚至出过烧毁门事件,一些媒体在测试显卡的时候,主机着火冒烟,显卡当场烧毁,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之后英伟达官方说是媒体测试显卡的时候给的功耗太高,这才导致的显卡烧坏,后续英伟达对显卡驱动进行了降压锁频处理。

因为显卡会爆炸,又因为架构被命名为费米,所以GTX590被玩家们戏称为战术核显卡,并习惯性的称NV家的顶级显卡为核弹。

时至今日,英伟达的顶级旗舰卡依旧不负核弹之名,仍保持着烧毁的传统,比如有媒体测试3090时出现黑屏烧毁的案例,以及4090显卡的供电接口烧毁等等。

然后英伟达还是驱动降压锁频的老一套。

由此可见人类的历史只是不断地重复,人类能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