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西红柿和男朋友吵了一架,到底是谁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4-09-18 22:51
阅读量:
10

好可怕。好可怕。好可怕。

我第一次在看问题描述的时候有毛骨悚然的惊悚感——

“在舍友不想吃的时候,舍友就会说不吃了,不吃了,此时我往往就觉得这个零食特别好吃,也特别想让她们尝尝,错过了就没有了。”

一旦室友说不吃,我就会觉得这个零食特别好吃,特别想让她们吃。

一旦室友说不吃,我就会觉得这个零食特别好吃。

我的老天。

你还没发现吗?

这个时候你不是觉得零食特别好吃,而是觉得强迫她们特别好玩。

为了强迫她们顺从,这个零食就变得特别好吃了。

这简直都能让我幻视到病娇文里的变态了······

·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不领情呢?

我都是为了你好啊,这么好的东西错过了就没有了。

你怎么要一直拒绝我呢?你太让我伤心了。

你不吃,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有多好吃啊。你吃了就知道我是好心了。

你越反抗,我就越想让你听话。」

·

我的天。

再结合上下文里作者那种喃喃自语的状态,那种“我没什么问题啊,我真的只是想要对别人好”的表达,幻想一下当时的场面:

在摇晃的大巴车上,男生皱着眉扭过头说不要,我不要吃,然而女生像是没听到一样,自顾自地掰下来一块西红柿,一边喋喋不休地说:

“这真的很好吃,我专门给你带的,你吃一块,哪怕你抿一下,咬一小口也是回应我了,乖,就一口······”

鲜红的汁水顺着女生的手掌缓缓爬向小臂,她的手又往前伸了伸,西红柿碎块几乎怼到了男生的嘴边,他压抑着声音小声埋怨道——你别强迫我行不行!女生像是受惊了一样愣住片刻,最后低下头委屈地说我错了,我不应该这样······

然而两个月后的某个平静的夜晚,男生洗漱完关了灯,准备上床睡觉,黑暗中一道女声突然响起,语气中带着哀怨——“你为什么不吃我给你的西红柿?”

我真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不过说真的,也要感谢题主写了这么多,让我真实地看到了:

第一,习惯于用善意强迫他人臣服于自己的人,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强迫别人,反而还会觉得自己很委屈。

第二,这类人的脑回路是完全散点式的。因此表达也是散乱的,关键词式的,情景式的,难以构成逻辑。

这两个点对于我后续进行创作会很有启发。

这里重点说说第二点。

·

在过往的观察里我总结出过一个结论——

许多人是缺乏逻辑的,他们的大脑中往往只有单点的「关键词」,以及任何和这个关键词可以贴上边的其他关键词。但是无法形成完整的逻辑。

就比如题主描述内容里的第一段:

先讲一下男朋友平时,没有屯东西的习惯,什么时候想吃什么了,就什么时候去买,差不多就是买一次的量,不会买多,即使看到经常吃的零食,如果吃饱饭,没胃口,不想吃,也不会买。反观我平时也很喜欢吃零食,看到了就会买下来,屯着,虽然每次都会很快吃完...

这段话放在开头其实很莫名其妙——这和「我想给男友吃西红柿,但是他不吃,我很伤心」有什么关系?

因为触发了关键词——零食。

在题主的大脑里,这两件事之间的潜在联系应该是:

「我是爱囤零食的人,但又喜欢囤了之后快点吃完——所以之后我买了很多西红柿,但又想快点把它们都吃完——但是因为我很喜欢把东西分给别人吃(第二段表达的意思),所以我必须分一块给男友吃——而他不吃,我很难过。」

这样一说是不是就通顺了。

但是因为这类人的大脑里只能蹦出来和关键词相关的「情况」,无法找出背后的「原因」,因此无法梳理出来「关系链」,也就是逻辑。

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内容就会非常混乱。

包括在这段表达中,男友会买多少量的零食、什么时候不会买,“我”囤了零食之后会很快还是很慢吃完,都是没用的信息。但是因为是相关情况,所以全都不假思索地写出来了。

可以看得出来写的时候是完全没过脑子的。

和这个情况类似的还有后面很多细节:

  • 反复描写自己怎样劝室友吃东西,被拒绝,再劝。
  • 反复说自己为什么想让她们吃(觉得好吃、不方便放在桌子上)
  • 详细描述自己带了几个西红柿,西红柿的大小,西红柿的分配
  • 详细说明西红柿是否好掰
  • 具体说明自己在什么车上,为什么要坐车等。

这些都是没有用的细节。

只是因为想到了,所以不管有用没用就都写出来了。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式的脑回路。

如果换成有逻辑的表达,应该是:

我和男友一起乘坐返校的大巴车,出发前我买了许多西红柿,一路上问男友要不要吃,他说不要,于是基本都被我一个人吃光了。但是最后剩下了一个大的,我一方面觉得西红柿快坏了想一口气吃完,不想带回学校(我平时就喜欢把囤的零食一口气吃完),另一方面想让他也尝尝,所以掰了一块想给他,但是他反复拒绝。
我的本意是,哪怕他只是尝一小口也算是回应我了,但是他说我强迫他,我们因此而吵了一架。最后是以我道歉不应该这样而告终。
可是我平时在宿舍里也喜欢分发食物给舍友,大家拒绝时我也会多劝几次,因为我真的觉得很好吃,很想让周围人也尝尝,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所以想到男友说我强迫他,我总觉得不太开心。
于是两个月后的某天,我再次向他提起这件事,并表示我对此有点失落。但他并没有任何表示。请问这件事是我做错了吗?

⬆️说事件——有必要的部分加入背景原因说明——只说和这件事有必要关联的内容。

这样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

而这种逻辑混乱、只能说关键词的情况,大多会出现在以下情况中:

  • 长期疲惫、压力;
  • 受教育水平不高;
  • 长期做非创造性工作,真正动脑的机会很少;
  • 长阅读量非常低(长阅读包括书、4000字以上的文章);
  • 很少进行完整表达、深度讨论。

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

  • 偏执,以自我为中心;
  • 沟通不畅,难以被理解;
  • 无法换位思考,难以理解他人;
  • 思维断裂,很容易卡壳,不知道说什么;
  • 无法进行长阅读。

题主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因为不存在逻辑,所以不存在错误,所以必定正确,所以“我只是想分享我觉得好的东西,怎么别人都无法理解我呢?”

她无法明白,自己本质上是想要让别人臣服,以此获得被认同、被接纳的感觉。

接受了我的食物=接受了我。

和这个情况类似的最常见的就是传统东亚妈妈——一定要让孩子吃他们不爱吃的东西,一定要让孩子吃她觉得好的东西。

因为这意味着「我」是正确的,「我的好」被认可了,我是「有价值的」。

至于这件事对于孩子到底是不是好的,是不是想要的,并不重要。

因为只有「我」是重要的。

·

而回归到问题上,个人建议男友快跑。

因为今天题主能强迫男友吃一口西红柿,未来肯定会强迫他吃一口不爱吃的鱼,吃一口不想吃的西瓜,吃一口已经吃不下了的炒面。

只要他不吃,她就会不停的、不停的、不停的说下去。

“你为什么不吃我给你的西红柿?”

“你这样,我好失落啊。”

“你吃一口,哪怕只是一小口。”

“我只是想给你吃一口,我有错吗?”

她会一直说下去。直到自己被「回应」了为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