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是不是未来的趋势?

发布时间:
2024-09-19 00:28
阅读量:
19

“知识付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付费得不到知识,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实践获得。

详细分析:

“学习”是一个“反人性”的行为,因为它要求高度关注、自律和调整自己原有的思维观念或者想法。而普遍的人性是相反的,就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特别是现在的多屏时代)、不自律(希望放松)和固守自己原有的观念。

所以,怎么样才能“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没有别的捷径,就是要在一定的场景下学习。这就是学校存在的意义。 人需要一定的环境(教室和同侪)、压力(考试或者考核),才能真正学习。

在企业里面也是,需要同事的配合和真正的项目实践,才能学习到真正有价值的能力。

现在流行离散化、碎片化的“知识付费”模式,它解决的是对知识稀缺的焦虑,和最上层的一些知识细节(即知道了一些结果,但是对其原因不深究,也很容易遗忘),所以从学习的角度上来说,是不成立的。

当然商业上,有价值,但是可持续性有限。

这里说的是学习实际技能,和教育还不是一回事。有的人特别是孩子出于兴趣,学习棋琴书画,这并不需要压力,也不需要一定的场景,说白了也对这个的产出没有严格的要求。

但是如果说,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级别,那么就需要场景才能实现。 具体到个人上来说,通过大范围的读书、听讲座、看视频,不失为一个拓展知识面的方法,但是要通过这些途径来提升具体的能力,很难,可以达到的凤毛麟角,当然也有人这样做到的,在人群中的比例非常低,但是的确成功的人也就是比例很低。

如果要提高自己在某个领域、赛道上的能力,没有别的捷径,就是两个词:压力和实践。

有实践才有知识,有压力才能进步。这是对普遍的人性的观察,可能不适应用于某一个具体的人。

这里可以举两个我看到的例子,可能比较偏颇。近期公司招聘了一群新员工,做了三周的入职培训,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几周以后,给他们做培训的同事们跟我反馈说,这些孩子貌似兴趣高,但是不求甚解,也不愿意真正花时间去打磨自己的代码,所以最后做出的产品并不符合预期(按照他们具备的能力而言),简单来说,投入程度不够。

我的建议就是,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因为没有压力。 反过来,如果入职培训引入的是末尾淘汰,甚至后30%淘汰的机制,新员工的行为就会大为不同。

不能说这个残酷,只能说人性如此,KPI决定行为。 举我自己的例子。当年我在美国入职的时候,我们是一家行业里面各方面算是领先的企业,也是入职培训,一个班30来号人,三个月的时间。开始就说明了,不合格就淘汰,甚至有过一个班只有几个人毕业的情况。

这三个月,真的是每个人每天都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即使如此,最后还是有将近一半的人被淘汰。班主任美国老哥跟我聊起来,说他唯一遗憾的是,有些人应该早点淘汰,因为他们在的话,会导致其他一些原先可以表现更好的人放松自己,最后也被拉下水。

不过这样的压力带来的好处,就是三个月以后,经过残酷培训的员工基本上就很快能够应付岗位的工作要求,独当一面。

实际上,实际工作可能要比培训中的要求低得多,但是前期的严格要求确保了后期的高质量输出。 我这里不是说教育。而是说具体针对某个技能的学习。教育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要求的产出不同。

发表这些观点以后,一位从事知识付费的朋友就这个话题问我,具体的出路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我个人观点,这种教育的出路是产教结合,知识付费之后,对接的是实际的工作和薪酬。

知识付费解决了知识的供给和一定的实践,实际的工作和薪酬的吸引力,构成了压力。这样才真正形成商业化的闭环。 具体来说,如果有人在某个平台上学完若干门课,通过考试,拿到若干个"学分",这个学分可以得到对应企业的认可,成为就职的入门砖,那么自然会打鸡血地学习,也愿意付出真正的费用,也会吸引高水平的老师进驻。

这,也许就是我眼中,知识付费的“下半场”吧。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欢迎大家集思广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