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评价一下安史之乱后的那一堆唐皇?

发布时间:
2024-09-19 15:31
阅读量:
21

个人认为,把国家搞崩很容易,即使晋惠帝这种傻子都能做到。

把搞崩了的国家再搞好,那就难如登天了,没两把刷子是真做不到,即使真有两把刷子基本上也很难做到。

一个国家处于和平状态的时候,啥都不干就不会出错,你只需要吃喝玩乐就行了,把国家大事交给愿意干的人去干,别管他干的怎么样,最后别人骂的反正不是你。

就像汉昭帝和汉成帝一样,他俩都是甩手掌柜。霍光干得好,大家夸霍光,王凤干的差,大家骂王凤,皇帝啥都不干,他就啥错都没,顶多把他俩的私生活拉出来批判一番,什么汉昭帝后宫宫女都穿裤子啊,汉成帝宠信赵飞燕啊,把这拉出来说。

所以在太平时节,皇帝的责任是很轻松的,他要不想负责任,也不想担骂名,那很简单,谁想统治国家那就让谁去统治,自己躲在后宫就行了,这个世界上愿意帮皇帝排忧解难的人那多了去了。

但是一个皇帝想要把国家搞好,那就很不容易了,而要把一个崩了的国家搞好那就更不容易了。

借用《晋书》里的一句话来形容:天下之政既去,非命世之雄才,不能复取之矣!

然后再来看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这些皇帝,其实他们的水平也是参次不齐。

第一个肃宗,《旧唐书》评论肃宗道:比平王之迁洛,我则英雄;论元帝之渡江,彼诚么麽。

我个人很认同这个评价,比之周平王东迁,周朝沦为傀儡,那肃宗所作所为确实称得上英雄,毕竟安史之乱后唐朝并不是傀儡,全国大部分都在中央的掌控之下,这比东周强多了。

晋元帝南渡,丢掉了中原,僻处江南,而肃宗无论你怎么看他,他收复了长安洛阳,将叛军又压回了河北,元帝和他一比,那真不如肃宗。

然后是代宗,《新唐书》对代宗的评价是: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这个评价是很客观的,代宗之时,安史的余孽虽然被赶回了河北,但是仍旧存在,代宗本人也确实不是一位积极进取的皇帝,由于内外的各种因素制约,他本人也就是一位守成之主,代宗用人,其实说实话有点水平,但是不高,总觉得他用人就像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翻车。而且也确实翻车了,比如吐蕃入长安 要不是郭子仪,那代宗就是第二个周平王了。

李光弼,仆固怀恩,包括郭子仪在代宗朝过得并不好,明明有这么多好的大臣,不知道为什么代宗的局面看起来如此艰难,但是总算是把雷都给排了,说他是中材之主也不算辱没了他。

然后是德宗,《旧唐书》说德宗是:德宗在籓齿胄之年,曾为统帅;及出震承乾之日,颇负经纶。故从初罢郭令戎权,非次听杨炎谬计,遂欲混同华裔,束缚奸豪,南行襄汉之诛,北举恒阳之代。

出车云扰,命将星繁,罄国用不足以餽军,竭民力未闻于破贼。一旦德音扫地,愁叹连甍,果致五盗僭拟于天王,二朱凭陵于宗社,奉天之窘,可为涕零,罪已之言,补之何益。

所赖忠臣戮力,否运再昌。虽知非竟逐于杨炎,而受佞不忘于卢杞。用延赏之私怨,夺李晟之兵符;取延龄之奸谋。罢陆贽之相位,知人则哲,其若是乎!贞元之辰,吾道穷矣。

德宗这个人,性子急,不能容人之过,自己心思多,危难的时候还可以,知道用谁,一过了那个劲,他就又开始了。贞元之时,大臣们也是真的难受,摊上了这么个皇帝。

所以你看,他被围在奉天的时候,他手下的大臣们就像开了挂一样,三下五除二就把叛乱平息了,他一回朝,好了,又开始作了。

有时候虚心一点,多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不是坏事,别自作聪明,这就是我对德宗的看法,他要是把国事交给他手下的大臣例如陆贽,李晟,李抱真等,我觉得可能会更好。

然后是顺宗,《旧唐书》说他是:惜乎寝疾践祚,近习弄权;而能传政元良,克昌运祚,贤哉!

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是宪宗,《旧唐书》说宪宗是:贞元失驭,群盗箕踞。章武赫斯,削平啸聚。我有宰衡,耀德观兵。元和之政,闻于颂声。

我对宪宗的看法就是: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有宪宗是唐朝的幸运,他在唐朝所有皇帝里,只在太宗之下,如果玄宗没有安史之乱也能压他一头,除了这俩人,别的都不如宪宗。

德宗削藩失败就开始摆烂,在这之后,唐朝中央权威大丧,天下不臣的藩镇又何止河北的安史余孽。

宪宗继位后削平群小,使全国藩镇都服从中央,在安史之乱后,他是唯一一个做成这件事的皇帝,他之前没有人做到,他之后也没有。把一个已经崩了的国家重新统一,这一点何其之难。

他之前也就只有光武帝成功了,虽然他不如光武帝。

但是也比晋元帝,宋高宗,甚至是唐肃宗强多了,说他是命世雄才其实也不为过。

然后是穆宗,敬宗《新唐书》:穆、敬昏童失德,以其立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而敬宗卒及其身,是岂有讨贼之志哉!

昏童失德,无讨贼之志,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是文宗,《新唐书》:文宗恭俭儒雅,出于天惟,尝读太宗《政要》,慨然恭之。及即位,锐意于治,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唐制,天子以只日视朝,乃命辍朝、放朝皆用双日。凡除吏必召见访问,亲察其能否。故太和之初,政事脩饬,号为清明。然其仁而少断,承父兄之弊,宦官挠权,制之不得其术,故其终困以此。甘露之事,祸及忠良,不胜冤愤,饮恨而已。由是言之,其能杀弘志,亦足伸其志也。”

是个好人,但是不是个好皇帝,智慧,手段,性格,能力都不足以在哪个非常时期担当大任,他当个太平天子还行,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人,他实在是没能力在非常时期把控住局面。

然后是武宗,武宗和文宗比,他就是那个非常之人。武宗的处境其实比文宗差的多,所以《旧唐书》是这么评价武宗的:开成中,王室浸卑,政由阍寺。及缀衣将变,储位遽移。昭肃以孤立维城,副兹当璧。而能雄谋勇断,振已去之威权;运策励精,拔非常之俊杰。属天骄失国,潞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独纳大臣之计。戎车既驾,乱略底宁,纪律再张,声名复振,足以章武出师之迹,继元和戡乱之功。

开成是唐文宗的年号,文宗能力手段不行,性格又软弱,以至于当时王室衰微,政权由宦官执掌,等到文宗驾崩,武宗继位后比文宗的局势还差,武宗是孤立围城。

然而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武宗就是那个非常之人。

他的能力,手段非常高明,性格又刚毅不屈,宦官根本制不住他。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在这种孤立无援的困境下,武宗的竟然能够反败为胜,压制住宦官,重新夺回权力,提拔李德裕这位不世之才,武宗一朝,也算对得起元和天子的威名了。

然后是宣宗,《旧唐书》: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自宝历巳来,中人擅权,事多假借,京师豪右,大扰穷民。洎大中临驭,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詟气。由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风,十余年间,颂声载路。

……

当大中时,四海承平,百职修举,中外无粃政,府库有余赀,年谷屡登,封疆无扰。

如果说宪宗朝是众星云集,那武宗就是和李德裕的二人转,到了宣宗就是独角戏。

无论如何,宣宗朝是晚唐为数不多风平浪静的时期,这是唐人最后的安宁时刻,也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所以唐朝的遗老总是对宣宗多了一些莫名的情感。

宣宗之后就是乱世的开始了。

然后唐懿宗和唐僖宗,《新唐书》: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悉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盖亦天人之会欤!

昏庸相继,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我觉得唐懿宗是庸主,唐僖宗是昏童。

然后唐昭宗,《新唐书》: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巳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自唐之亡也,其遗毒余酷,更五代五十余年,至于天下分裂,大坏极乱而后止。迹其祸乱,其渐积岂一朝一夕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昭宗,我的评价是:天下之政既去,非命世之雄才,不能复取之矣。

昭宗虽然努力,但是很明显,他不是命世雄才。

最后是哀帝《旧唐书》:哀帝之时,政由凶族。虽揖让之令,有类于山阳;而凌逼之权,过逾于侯景。人道浸薄,阴骘难征,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勋华受命,揖让告终。逆取顺守,仁道已穷。暴则短祚,义则延洪。虞宾之祸,非止一宗。

对他只有同情,别的没什么好说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