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月薪两万却不敢在商场买衣服,甚至开始逛批发市场,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9-22 22:14
阅读量:
26

这就是化债期的“优衣库化”嘛。


广东的胖友可能见过那种“按斤买衣服”:

地上铺个塑料布;

往上倒一堆衣服,堆成小山;

一斤15/20块,不让挑,抓一把上称。

经常有老哥在昏暗路灯下看上一款印花T,结果到家打开袋子,娘的是女装。

这种都是尾单库存。与其再花钱去找渠道出运费,不如当废品,还能收一部分面辅料钱。


产能严重过剩的3C领域也类似。

这是我还没扔的耳机。除了那几个牌子货,左上角那堆蓝牙耳机里有五六个都是厂商的代工样品。

品质不差,出口能卖个四五十美刀,成本也就五十来块。由于卷死,你买四五十个厂家也愿意寄。

日化品的价格更恐怖。你去义乌逛逛,带点韩式设计、淘宝里最起码9.9的牙刷,那边按毛算。

不过人家一般以k(千)起卖,普通人买不动。


咱做了这么多年世界工厂,商品的BOM(物料)价真的很透明。

像服装,工厂成本加个10%,这基本就是厂佬的批发价;

拿到货后加30%到100%,开淘宝的;

加300%到700%,小店和品牌门店。

但凡混过供应链的,走进门店就浑身蚂蚁爬:娘希匹这个料这个款你加个logo就给我翻5倍,你怎么不去抢?


以前这么搞,是因为还在负债增长期。

说白了,有赚钱的预期和负债的勇气,于是向往品牌、售后服务、社会形象等等。

也就是各种广告词里很喜欢说的“生活方式”。

注意:我不是说这些就是错的。

有些品牌确实意味着更好的质量,装修更贵的门店就是能带来更舒适的购物体验,有些设计确实经典审美吊打。

社会形象也不全是冤枉钱,先敬罗衣后敬人,陀飞轮在某些场合就是一张名片。

但是:负债增长期里,很多人真心相信自己适合这种消费,愿意支付这种溢价,并且在几年升职加薪后能完全贴合这种生活方式。

面子先跟上,里子迟早能跟上来,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当然,现在看来,时代泼了一盆凉水。


日本依然是个奢侈品大国,去年LVMH的销售额日本占了9%。

但优衣库在泡沫破灭后二十年里营业额增长了150多倍。

因为“新穷人”诞生了。

说他们新,因为他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穷:没到领低保的程度,有相对体面的工作,看上去就是中产;

说他们穷,因为以房产为核心的投资渠道崩溃,多数人的收入预期再难上升,大批贷款买房者还进入了漫长的化债期。

这批人是不穷的,但相比起他们在泡沫破灭的阶层跃升预期,他们梦碎了,要接受固化的现实,于是体感上变“穷”了。


纠结几年后,他们就会转入平价消费。

认同性价比,在基于功能和情绪的基础上愿意支付一部分溢价,但不多。

如果商品本身就没什么情绪和功能属性,那就转入百元店模式,谁便宜咱买谁。

服装会尤其明显,因为服装的品牌属性(或者理解成装逼属性)是最弱的。

男的,手上搞个表再开个好点的车,你拖鞋裤衩没人低看你;

女的,脖子上来个链子手上拎个好点的包,你跟姐妹说你全身拼多多,姐妹只觉得你持家有道(而且身材真好穿啥都百搭呀星星眼)。

换言之:就算是最热衷装逼的群体,服装的装逼价值也在血崩。

所以你会发现各类奢侈品都搞轻奢,他们冲击的其实不是奢侈品大本营,而是服装等原本具有一点装逼概念的商品:

装逼买我这一件就够了,其他品类你就尾货拼多多百元店走起吧。


总之,好事呀(喝茶远目)。

化债期下,中产和青壮年的预期萎缩是肯定的,固化低欲望化。

这种环境对整体增长不利,但有望熬出点硬产品硬品牌。

优衣库当年就是抢先一步搞大卖场和直管供应链,国内这帮吃店租吃流量的如果也能被倒逼一把,或许能诞生点能活的更久的新东西。


PS:买批发货还不如直接打工厂电话以合作名义买点样品,你市面买的90%以上不是批发。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