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欧洲战场东线有多恐怖?

发布时间:
2024-09-24 00:00
阅读量:
18

同学的长辈有解放后在苏联留过学的。据他所说,圣彼得堡(列林格勒)和莫斯科男女比例还看不出来,一出这两个大城市,不到50公里,就很难看见小伙子了。那时候小伙子稀罕哪!苏联人老跟他说,留下吧,留下吧,你看我们的姑娘多好啊!不过,那位长辈后来还是回国了,成了一名火箭专家。他当时就觉得苏联上上下下都有畏惧战争的情绪。还有就是享乐主义严重,甚至可以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活一天算一天。男女关系也比较混乱,但是宗教气氛又很浓厚。他当时就觉得有两个苏联,一个是报纸上,宣传中的英勇无畏,意气风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的苏联。一个是从内到外,从精神到肉体都被战争深深伤害的苏联。这也许是东线严酷的战争带来的后遗症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改变了苏联的底色。(就是底色,那位长辈就用的是底色这个词。)

还有,他说苏联五十年代婚姻很不稳定。很多都是形式婚姻,原因多样,有丈夫打仗受伤的,有丈夫归来后,发现“喜当爹”的。还有的回到家,未婚妻嫁人了,新郎不是我的。还有未婚男子坚决不结婚的,让单身汉结婚,是当时苏联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结婚和生育是当时苏联基础考核的头等大事,连东正教的牧师都有目标要完成,区委书记和牧师经常合作,反正区里登记,教堂结婚,两边的任务都完成了。

东正教可以算苏联的基层组织之一,东正教牧师做思想工作很给力,而且还能把斯大林也整合进东正教的圣人的体系。这让他大开眼界。在当时苏联东正教算是在体制内的,政府还给拨钱,跟当时在中国想象中的苏联对宗教的态度不太一样。

很多坚决不结婚的男子其实很可怜,被地雷炸伤了下面,不好说出口。还有的是彻底冷漠了,还有的是四处打游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零零总总,不一而足。但普遍都有一种对明天的不自信,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

其实当时找个姑娘结婚,不要太容易。他在工厂和部队实习的时候,经常有士兵和工人收到姑娘的信,里面都有照片,有时候还是半裸照片。他们互相之间还分享传看。

从战场上下来的苏联人抽烟喝酒很厉害,而且不储蓄,有了好东西立马就吃了,绝对不会存着。活下来的老兵,各有各的怪癖。不过,很多都有个习惯,不论在哪里,贴身都带着一块干透的黑面包,一盒火柴,一小壶酒。很多还把这三件套带进澡堂。而且苏军的真正的老兵都很安静,不爱说话,更不会扎堆聊天,休息的时候,都是稀稀拉拉的自己找个地方,打盹小睡。而且老兵都有个本事,有个靠的地方就能打个盹,

当时的苏军,越是火箭部队,老兵越多(特指1941年前入伍的),军容风纪也越好,越是步兵部队,军容风纪越差。至于步兵部队的老兵早于1941年前入伍的老兵,比大熊猫还罕见,他下部队实习,步兵里最老的士官长也不过是1942年入伍的。我问他有没有从头到尾,打满全场的老兵,他说只在宣传栏里见过,好像也不是真的打满全场,可以肯定开战的时候不在西方面军。

当时中国对男女关系问题处理极重,他认识的苏联人都极为不理解。结婚就行了,不结婚,生下孩子也行。处理重了影响生育。

上面说的都是普通的苏联人,苏联的高级技工,工程师,还有知识分子倒是有些意气风发的味道。但是苏联的军官,特别是高级军官,一提起战争,特别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极度认真,极度紧张。他见过一个作家发表了对世界革命的高度乐观的演讲,结果被下面的一个将军冲上来,给他一顿海扁胖揍。要不是周围人拉住了,那个将军能把作家活活打死。

当时的苏联军人对美国是真怕啊!用一个老兵的话说,我们吃着美国的肉罐头打败了德国人,我们吃谁的吃什么去打败美国人。赫鲁晓夫都说没有美国的午餐肉罐头,红军就只能吃加了锯末的黑面包了。抗美援朝胜利后,苏联人(从干部到普通人)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有很大的变化。用他的说法是:“从小跟班变成四梁八柱了。”

当时,他认识的苏联人,无论是劝慰别人,还是互相鼓励,都会说一句“现在是开始生活的时候了。”

有知友留言:说我只知道罐头,不知道苏联军队早就提防美军了。

实际中的苏联太大了,太复杂了。知友说的可能是一线的精锐部队,近卫军,拿150%-200%的军饷的近卫军。二线部队,三线部队可没有近卫军的装备,也没有近卫军的待遇,更没有近卫军的心气劲儿。

我提到的那位长辈,当年的经历颇为传奇,在苏联呆了小八年,从学校到工厂,到研究所,再到一线精锐,二线部队,三线的架子师,动员师都实习过。按他的说法,实际上就他看到的就起码有三个苏联模式在同时运行,农村的俄罗斯村社苏联,城市的大重工业苏联,和全苏联运行的军事(包括军工)苏联。

苏联二战时期对外宣传的战果有注水,但苏军自己内部的统计战果是非常细致,准确,和科学的。为嘛?要发奖金啊!真的发奖金,好像击毁一辆老虎是奖励1000卢布,40年代的卢布,老值钱了。

宣传中的苏联和实际的苏联有时候差距大到你怀疑人生。不过没事乱编政治神话是从沙俄就有的老毛病,不奇怪。

有人说这位长辈比苏联人还了解苏联,还真是,他家祖上的手艺“跑崴子”,(用东北的货去换俄国人的海参)他的俄语相当于母语,对于老毛子,他有读空气的能力,反正留学苏联,别的中国同学没感觉,他就能觉出不对劲。他家老爷子跟他说的“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他为了能在苏联学到能实操的技术,那更是挖空心思,主动结交,绝不把自己框起来。那时候,苏联人对钱不是很感冒,但如果你能烟、酒开路,肉类跟上,都能给你行个方便。

他们家可以说是倾尽家产地支持他,通过列车员给他捎带东西,但基本上10个腌猪头上车,能到他手上就一个。他再在莫斯科当地黑市,用猪头换香烟和酒,送给教授和教官。他们当时上课,有的课程课堂笔记不能带走,他可以在教官的办公室复习自己的课堂笔记,回去后再默写下来。

五十年代的苏联的莫斯科黑市,是相当地发达。但当地人跟他说,比起四十年代,小多了,也低调的多了。奇怪的是,当时莫斯科黑市香烟(卷烟)是绝对的最硬的硬通货。猪肉比伏特加还硬。不过,在苏联人特别是俄罗斯人的观念中,鱼肉不算真正的肉。牛肉是最高级的,羊肉次之,猪肉也可以。腌卤猪头送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部长,是拿得出手的礼物。

当时苏联在老百姓的吃穿用度方面,甚至有点放纵自由的味道,可以说是不敢管,也没法管。你能搞到东西算你本事。对于那些想搞生活物质管制的人,很招人恨,上上下下都讨厌。

他对五十年代的苏联怎么描述呢,外面的宣传看起来像革命人,私下里,关起门来,日子人是多数。多数人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活,对支援外国革命的热情有限,对改善自己的生活兴致很高,生活气息浓厚,对报纸上的宣传比较冷感。五十年代,苏联的底色其实是日子人。跟宣传上的世界革命中心堡垒有很大的反差和落差,让不少中国留学生有点小失望。

本来他就是被按总参技术军官的路子来培养的,可惜回国以后。不过这位长辈嗅觉很灵,回国后,翻译资料可以,坚决不当苏联教官的贴身翻译。(他小时候在东北长大,觉得当翻译官没好下场。)为此没少挨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