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在人造的蜂箱中筑巢?蜂箱的形状和蜜蜂圆形的窝一点不一样啊?

发布时间:
2024-09-25 00:41
阅读量:
8

蜜蜂确实不会心甘情愿在人造的蜂窝里筑巢,至少不会随着人的意志去建造整齐划一的蜂巢。

自然状态下,蜜蜂会寻找天然树洞、岩缝这样的一定“空间”安家筑巢。如果空间内部任由蜜蜂自己筑巢,就像传统法饲养土蜂(中华蜜蜂)那样在蜂桶里,蜜蜂会用蜂蜡将内部空间“充满”,就像下图这样。

蜜蜂自己建造的蜂巢,虽然也是一片一片有规律可循,彼此之间相隔约一厘米的缝隙成为“蜂路”,每片巢脾却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错综缠结的,可以简单称为“杂而有序”。

自然蜂巢内部

土法桶养蜜蜂内部一览


蜜蜂自建造的蜂巢其实是弯弯曲曲的,只是中间仍然保留了“蜂路”

空桶式蜂箱造价简单,取材简便,可以生产蜂蜜,且符合蜜蜂自然状态下的筑巢环境,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1.开箱困难,蜂巢彼此之间与桶壁粘连,想要取蜜必须“毁巢式取蜜”,蜂巢利用率很低。

2.蜂巢无法固定,强度低,即使想要通过离心方式将蜂蜜甩出,也无法做到。

3.每片蜂巢大小不一、厚度各异,弯弯曲曲的,难以规模化取蜜。

虽然世界上的养蜂业公元前就已经出现,东西方都有各自的养蜂活动,但始终只是利用原始木桶、木箱、草编巢,甚至烧制陶瓷来制作蜂箱,只是始终突破不了“原始木桶”这一局限性思路,前文提到的3个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长期严重制约着各国的养蜂业发展。

以色列地区古代养蜂遗址

我国北方传统的房檐下木桶养土蜂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中蜂宣称“一年只取一次蜜”最主要的原因,因为要毁巢取蜜,蜂群遭受的损失很严重,蜂群一年内根本取不了第二次蜜!

直到约1853年,一个美国人改良出新式蜂箱,和同时代的摇蜜机、巢础等新发明一起,彻底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使得养蜂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这个人就是朗斯特罗什,他所发明的蜂箱称为“朗氏蜂箱”,因为广泛流行于全世界,被称为“标准蜂箱”,因为内部可同时容纳10张带框蜂巢,也被称为“朗式十框箱”。

朗斯特罗什原本是一名牧师,业余喜欢饲养蜜蜂,他用10年的时间认真观察自然蜂巢,发现蜜蜂在建造蜂巢时,存在一个规矩:蜜蜂会在蜂箱内部留下约一厘米宽度的通道,用于通行和信息传递。

若蜂巢内部有一个宽度超过约1.5厘米的缝隙,蜜蜂会在这个缝隙内再造一张巢;若缝隙少于0.5厘米,蜜蜂则会用蜂蜡或蜂胶将这个缝隙彻底封死。只有当这个缝隙刚好约一厘米的宽度,蜜蜂将会进行保留,作为生活通道。其实这个宽度就是蜜蜂趴在蜂巢上,彼此背靠着背的宽度。

明白了这个道理,朗氏提出来“蜂路”这一概念,在他新设计的蜂箱中,机箱内部由木框进行固定,木框与蜂箱之间保留一厘米的距离,作为蜜蜂的通道。蜂巢四周由于有木框固定,既提高了强度又利于随时将蜂巢连木框一起提出,蜂巢成为“活动”的,开箱检查非常方便。

朗斯特罗什和他发明的蜂箱

朗氏蜂箱最初的设计图

朗氏这一设计非常成功,并于同年申请了专利。他积极创立了养蜂报刊,推广使用新式蜂箱,大大提高了蜂蜜的产量,极大降低了养蜂的难度。同时,朗氏还积极从意大利引进了意大利蜂这一温驯、高产的优良蜂种,为世界的现代化养蜂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被美国人称为“美国养蜂之父”。

约同一时期,奥地利人赫鲁什卡通过离心作用发明了摇蜜机,通过摇蜜机,养蜂人可以将储满蜂蜜的蜂巢放入摇蜜机中,通过离心力将蜂巢中的蜂蜜甩出,蜡质蜂巢仍能保持原状,可再次放入蜂巢中用于储蜜,大大提高了蜂巢的利用效率,与朗氏蜂箱合作取蜜简直是完美伴侣,二者极大提高了养蜂的单产和效益。

为了让蜜蜂能在巢框内筑造出平整的蜂巢,人们又创造性的设计出了巢础这一实用蜂具。巢础就是将蜂蜡压制成带有六边形凹凸纹路的蜡版,嵌在木质蜂框中,成为蜜蜂筑巢的基础,故称为巢础。有了巢础作为“地基”,蜜蜂会主动顺着蜡板上的凹凸纹路,将巢房基加高,成为蜂房。此举不仅能提高蜜蜂的筑巢效率,还能让蜜蜂筑出的蜂巢平直、整齐。

巢础,是由蜂蜡压制而成的六边形凹凸蜡版,蜜蜂以此为底础,建造巢房


巢础局部特写

但单纯地使用蜂蜡筑出的蜂巢,虽然四周有木框固定,能够很好地储存蜂蜜,但这样的蜂巢放入摇蜜机中,仍然难以承受摇蜜机的离心力,造成蜂巢破裂。要解决这一问题,木质蜂巢中还需再嵌入拉紧的铁丝,以增加蜂巢强度,再将蜡质巢础板焊接到铁丝上。

带有铁丝的标准蜂框架


用加热器将铁丝焊入蜡质巢础中,提高整体强度


内有铁丝加固,外有木框承载的巢础框,剩下的工作就是让蜜蜂来完成“加高”工作,成为标准巢框。

将带有巢础的木框整体放入蜂群中,只需约一昼夜时间,蜜蜂就会用自身分泌的蜂蜡,顺着巢础上的凹凸纹路,筑造出整齐的蜂房。

将新的带巢础的蜂框插入蜂箱中,红框标识那张


经过一昼夜,蜂群就已经将巢础加高


凸起稍微加高的蜂巢


老蜂巢(上)和新蜂巢(下)的直观对比。新蜂巢几乎完全由工蜂分泌的蜂蜡筑成,老蜂巢在培育过一代代幼虫后颜色加深,这是由于幼虫褪下的茧衣会黏附在蜂房壁上,且繁殖过蜜蜂幼虫时间(繁殖代数)越多,颜色就越深,最后成为黑色的旧蜂巢

一只正在分泌蜡鳞的工蜂。 蜂蜡是由青年工蜂(约8-18日龄)通过腹部蜡腺分泌而来,经过蜜蜂咀嚼作用筑造巢房,具体细节让人惊叹。

这样一张张尺寸统一、整齐平整、强度合适的蜂巢,无论是培育幼虫还是储存蜂蜜,都会为人类的开箱、取蜜、日常管理提供极大的方便。

此外,往蜂箱里添加蜂巢一定要及时。如果蜂群中蜜蜂数量发展太快,却没有跟得上养蜂人添加蜂巢的步伐,蜜蜂一样会在蜂箱中的空间内按自己的想法造蜂巢,就像这样:

蜂箱里这样的“违章建筑”称为赘脾,偶尔某个蜂箱被遗忘超过15天,就会发生这样的事。乱造的巢中还会充满蜂蜜或幼虫,收拾这样的残局,非常麻烦,这个蜂巢我花了一个小时时间才收拾完全。


还有这样:



常见的蜂箱,分为两层,二层专门用于取密,下层专门用于蜂王产卵,中间有隔网板阻隔,蜂王无法到上层产卵,保证了现代化蜂箱在取蜜时没有幼虫干扰,不会混入幼虫体液,确保了蜂蜜的卫生程度


储满蜂蜜并封盖的巢脾


现在流行的蜂箱分为两层,上层主要用来存储蜂蜜


下层专门用于蜂王产卵,培育幼虫,优秀的蜂王可以将整片巢皮全部产满卵。这是蛹脾,12天以后,会有成百上千的小蜜蜂从巢房钻出,成为干活的劳动力


将巢房的封盖隔去


放入摇蜜机中


通过离心力,蜂蜜会一丝丝地甩出,甩出蜂蜜的蜂巢依然完整,还可以重新放回蜂巢中,让蜜蜂继续存储蜂蜜


将蜂蜜倒出时,还需要用细细的滤网将蜂蜜过滤,滤去蜂蜜中的一些蜡渣、淹死的蜜蜂等杂质,干净而卫生

经过滤网简单物理过滤的蜂蜜,灯光下也应是澄清的状态,不应混有异物。有些造假者故意将一些蜜蜂残肢、蜂蜡混入“蜜”中以彰显真实,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

因此,自然状态下,蜜蜂要的仅仅就是一个“洞穴”的家,无论这个洞穴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准备的。

而人类能做的,就是尽量在符合蜜蜂生活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内部配套结构,设计并制造出了方便日常检查、取蜜的蜂箱。

延伸阅读:

拿走蜂王会对蜂群造成什么影响?给蜜蜂喂白糖水来造假蜂蜜,这种说法是真实存在的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