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的内部为啥没有起义的?

发布时间:
2024-09-30 02:35
阅读量:
24

当年4000万人口的法国全国总动员了800万大军,打了三年一战,才在1917年爆发大规模兵变。被称为“帝国主义最薄弱环节”的俄国,1.8亿的人口全国总动员了1500万大军,打了三年一战,才在1917年爆发了推翻沙皇的二月革命。

如今4000万人口的乌克兰,才动员了100万大军,才打了一年半的战争,就要爆发起义了?这现实嘛?


俄乌冲突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日常有人在看了乌克兰的情况后觉得乌克兰太惨了,已经撑不住了。其实和一战二战的主要参战国相比,乌克兰面临的困难只是和风细雨。

现在的很多国人对于战争的残酷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我在网上就见过不少不了解战争残酷的人。我在这里通过乌克兰的情况纠正几个大众对战争的误解,科普一下全民战争究竟有多残酷。

现在很多的中国人根本就不理解人民战争、全国总动员的残酷。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和平时期太久了,另一方面是我国官方宣传和教育中,很少强调战争的残酷。

乌克兰征兵标准是16岁到60岁。我个人也觉得征召未成年人上战场不妥。但你们忘了小学语文课的王二小的故事了吗?王二小牺牲时还不到16岁呢!在全国总动员的人民战争中,未成年人上战场一点也不新鲜。我国抗日时还组建童子军。一批十几岁的孩子扛着枪和日本鬼子战斗。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很多人天真地认为自己在全国总动员中有选择权。上战场的人应该是自愿的,而不是拉壮丁。可打仗又不是童话故事。大多数人是怕死的,不愿意上战场的。但在国家机器面前,个人又是渺小的。全国总动员说直白点就是全国抓壮丁。所有成年男性都有为国作战的义务。当兵力不足时,女人和未成年人也要上战场。你要是敢不去,国家可以直接把你抓走。你如果敢逃跑,督战队的子弹可不长眼。二战时苏联还把所有苏军的家属控制起来。如果有苏联军人敢畏战、逃跑、投降,那他的家人就会受牵连。

一战时期,4000多万人口的法国动员了约800万大军,4000多万人口的英国动员约570万大军,6000多万人口的德国更是动员了约1000多万大军。二战时期由于空军轰炸的发展、工厂被大量破坏、保证军工生产和后勤工作的难度增加,后勤人员增加、前线军人数量减少了。4000多万人口的英国动员了约400万大军,8000万人口的德国动员了约600万大军,8000万人口的日本动员了约700万大军,1.4亿人口的美国动员了约1000万大军,1.9亿人口的苏联动员了约1300万大军。而乌克兰至今都没有完全地实施全国总动员。现在4000万人口的乌克兰才动员了100万大军。乌克兰面临的战争压力和一战二战时期相比只能算是和风细雨。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很多人还幻想全国总动员中,自己只要参军了就能得到丰厚的奖励。自己牺牲后,国家会发超多的抚恤金,保证自己妻儿的生活。拜托,别幻想了,行吗?在全国总动员中,大多数人只是上战场的炮灰。在全国总动员中,军事投入占政府收入的一大半(平时不超过10%)。很多国家还会借钱打仗。国家为了保证军工和后勤,已经竭尽全力了,根本不可能给所有参战的人发奖励。别说参战的人了,国家可能连牺牲的人的抚恤金都没钱发。比如一战法国阵亡了约137万,德国阵亡约170万,俄国阵亡了约170万。而一个士兵牺牲后的抚恤金特别多,得有普通人好几十年的收入。请问哪个国家有那么多钱,发得起几十万、几百万牺牲烈士的抚恤金?抚恤金在和平年代才能做到足额发放。再战争时期,抚恤金少发或者不发都是普遍的。一战二战期间都存在烈士遗孀收不到抚恤金,生活也得不到保证,最后被迫卖身的情况。英国在二战后因为没钱奖励参战将士,只能选择大规模授勋给将士们精神奖励。而且就算是勋章,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在全国总动员中,只有少数人能通过卓越的军功获得丰厚的奖励。大多数人只是为国奉献。普通的战士哪怕牺牲了,政府也很难发给他们的家属足够的抚恤金。一将功成万骨枯。功成只是少数的,大多数人只是万骨枯罢了。

在战争中,军人的大规模死亡并不奇怪。很多战争还会打成尸山血海。比如一战时期的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绞肉机。二战时期东线战场上,苏联和德国的师经常被成建制地歼灭。这也不妨碍双方继续死拼。莫斯科保卫战中还流传“第一天做小兵,第二天天做班长,第三天做排长,第四天做连长,第五天做营长,第六天做团长,第七天就牺牲了”的笑话。我国抗击日本的淞沪会战打得也特别惨烈。罗店因此被成为“血肉磨坊”。

还有人幻想战争是军人之间的事情。军人会保护老百姓不受伤害的。可实际情况是在战争中,平民死亡无法避免。在全国总动员的总体战争中,平民的大规模死亡都是很正常的。平民死于敌人的炮火之下是正常的。

有的时候是出于军事考虑杀害平民。比如为了让敌国瘫痪,轰炸敌国的基础设施。由于这些基础设施很多在平民区。所以平民很容易被炸。还比如为了扫清游击队,破坏游击队的土壤。抗战时期的日本扫荡、三光政策就是为了打击游击队。比如为了瓦解敌国的经济和战斗意志,直接杀伤平民(一来,可以减少敌国人口,破坏敌国生产力。二来,可能让敌国人民因害怕战争而反战)。

有的时候是为了泄愤、掠夺而杀害平民。一战结束后,法军在德国当街射杀德国人。日本占领南京后发动南京大屠杀。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有时也会传来杀害平民的新闻。这些行为从军事角度考虑,没有意义。但即使军队高层禁止这些行为,也很难完全制止。因为士兵可以在屠杀中抢夺财富、奸淫妇女、发泄兽欲。一般来说,国家越穷,军队烧杀劫掠、强奸妇女的情况越严重。

而且战争中平民的死亡不只是被敌军直接击杀。在战争中,基础设施会被破坏。包括医院和交通线。医院被破坏意味着病人难以得到及时的医治。而且战争本身就抽走了大量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去救治受伤军人。交通线被破坏意味着农村的粮食难以运往城市。而且农业再战争中也会被大肆破坏。而且在战争中,所有国家优先保证的都是军队的供给。借用《1942》的一句话“饿死了老百姓,地还是中国的。当兵的饿死了,地就不是中国的了”。所以,在战争中,平民因为买不起粮食饿死,因为得不到医治病死都是存在的。一战时期的德国之所以在对俄作战大胜、盟军还没有进入本土的情况下就选择投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人受不了战争的高压了。很多德国人当时已经吃不饱饭了。

而且搞破坏的可不止敌国军队。比如长沙大火。很多人因此痛骂光头。但其实摧毁本国城市在古今中外都能找到经典案例。本着宁愿毁掉、也不能让敌人得到的原则,本国军队摧毁即将沦陷的城市是很普遍的。但比如亚历山大一世撤退前烧了莫斯科,让拿破仑只得到一座空城。而二战时,斯大林更是把俄国毁城的传统发扬光大了。

在战争中,水攻也是一种战斗方式。通过决堤淹没敌军、阻挡敌军都是存在的。水攻也有缺陷,就是比较费老百姓。比如抗战时期,国军决堤花园口,我知道很多人因此痛骂光头。但水攻在中国是有深厚历史的。比如智伯决堤水淹晋阳,秦军决堤水淹大梁,关羽决堤水淹七军和襄樊。决堤水攻后,大水只淹军队,不淹老百姓?只淹城池,不淹老百姓的房屋和农田?这可能吗?

在战争中,平民在逃亡途中死亡也是普遍的。

平民在躲避战争逃亡的途中死掉也是很普遍的。一是因为逃亡途中,很难得到充分的给养。二是因为平民要去的地方未必会接纳难民。如果逃去本国的其他地区,那这些地区也处于战争状态,未必有能力救济。如果逃亡外国,那就得看其他国家愿不愿意掏自己老百姓的钱接纳难民了。

这张图是在土耳其被淹死的叙利亚男孩。他死在了躲避叙利亚内战、逃亡欧洲的途中。

就算抛开死亡,战争也会对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破坏。在战争中,《劳动法》只是一纸空文。不参加战争的人也要从事生产,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量的人会因为战争得PTSD,严重一点地会因为战争变成精神病患者。在战争中,大量的家庭会被破坏。一是因为人们在战争中死去亲人是很普遍的。而且很多男人在外出作战中按耐不住寂寞,忘了在家中等待的爱人,去和其他女人搞在一起。很多男人外出作战的人妻也按耐不住寂寞。而且女人在战争中的生活本来就困难。尤其是男人战死或生死不明的女人。通过出卖身体活下去也是很多女人被逼无奈的选择。经典电影《魂断蓝桥》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描绘的就是这些可怜的女人。

而乌克兰平民的遭遇和一种二战主要参战国相比,其实还算不错的了。据联合国统计,死于俄乌冲突的乌克兰平民有四万人。而当年日本光是南京大屠杀就杀了三十万人。俄军虽然有罪恶,但也没有当年的纳粹德国和日本那么丧心病狂。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纷纷伸出援手,提供大量军事和非军事援助。这减轻了乌克兰平民的生产生活压力。乌克兰人不用为了军事生产那么拼命,还能得到其他国家援助的生活物资。欧洲还接纳乌克兰的妇女和儿童避难,还保证那些难民的生活。超过1000万乌克兰难民成功逃离乌克兰,基本没有出现在乌克兰逃亡途中死去的情况。乌克兰难民超过90%是妇女和儿童。男人留在乌克兰战斗。乌克兰的粮食还能出口,这说明乌克兰人民饥饿问题基本不存在。联合国和土耳其护送乌克兰商船,防止俄罗斯在黑海封锁乌克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轰炸并不彻底。这使得乌克兰由于生活困难而死的平民较少。俄乌冲突中,有二战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举动就是赫尔松决堤了。可以这么说,乌克兰平民的遭遇和一战二战主要参战国相比,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这张照片拍摄于俄乌冲突期间的敖德萨。

综上所述,乌克兰的情况在全国总动员的人民战争中,并不算惨。乌克兰面临的困难也没有达到让国家和军队崩溃的程度。全民战争的残酷远超常人的想象。我们不能用和平年代的思想来分析战争的情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