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知识跟高中没有关系,那为什么还要上高中呢?为什么不能初中毕业直接上大学?
这个太适合用“古诗文”举例子了。
谨以此文献给10月1号在长途车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您。
包睡着的,您一定自备纸巾擦口水。
正文开始。
就读中文系的同学会发现,大量的诗文其实是中学时代学过、背过的,甚至有的是小学时代就学过、背过的。
这玩意儿有必要上了大学再学一遍吗?
就比如元稹有一首诗(仅为示例):
西斋小松(其一)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先把这首诗给中小学同学:
这首诗乍一看,写的挺大白话的:
松树比我矮,清风各种吹。
树枝上的雪,折射白月辉。
姿态很好看,时间匆匆飞。
要是修房子,砍你立马废。
当然了,我翻译的不好,也谈不上准确。我在网上搜到了一个更细致的翻译供您参考(侵删):
我的翻译和网页截屏的翻译有所出入,尤其是最后一句意思大有不同。您赞同哪个都行,或者都不赞同也行,因为这不重要。
这诗是元稹15岁那年写的,半大小子,写成这样也就可以了。能有什么很深的内涵?!
这玩意儿就算不带翻译,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生朋友应该也能看懂,有必要让大学生朋友研究吗?
我得说:有。
现在把这首诗交给大学中文系同学
我们来看一下上面的白话翻译是不是人话(我指我自己翻译的,没有指截屏那个翻译,切勿引来纠纷):
“松树比我矮(松树短于我)”,看上去这么翻译好像没啥问题,本来就是“西斋小松”嘛,小松比15岁的元稹矮也能理解。
“清风各种吹(清风亦已多)”,这句单独看是人话,经常刮风嘛。可是结合前面那句“松树短于我”,这句翻译就不是人话了。试问:松树比我矮,和清风各种吹有一毛钱关系吗?合着是风把松树吹矮啦?就算真的是风太多影响了松树的向上生长,甚至把松树吹成了胡杨那样趴着长,咱们是不是也不能用“清风”这么雅致的意象啊?至少得是吗喽在黄风岭上遇到的三昧神风吧:
再往下看我前面给中小学朋友翻译的,衬托的前两句“松树矮于我”和“清风各种吹”更不像人话了:
“树枝上的雪,折射着月辉(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这个景色描摹很美好:松树针叶上的雪,映射着月亮的余晖,被风一吹,仿佛粼粼波光,而这个波光,其实是月光。元稹找到了波光和雪光之间的共性,以波光写雪光,多么巧妙的构思。
这么美的意境,难道就是为了反衬元稹因为个子比松树高,所以能看到松树脑袋上的积雪和反射的光?我相信195的小哥哥喜欢自己155的女朋友,绝对不因为自己能看清她头上反射阳光的头皮屑……这有什么可骄傲的呢?
这时候,有朋友会说了:你这是过度解读!元稹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松树比我矮,所以我能看到树顶。清风不停的吹过,让落满了积雪的松树顶上粼粼月光仿佛波光。
如果您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我过度解读了。那我们沿着这样的“合理”解读往下看: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这两句,第一句写松树的姿态,小模样儿挺好的,后一句写岁月蹉跎。
如果算上前面看到的松树积雪,夜风摇摆,月光粼粼,而进一步感慨这棵小松树幽姿绰约,到这里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感情深入是有道理的。可是岁月蹉跎、光阴虚度是怎么联想起来的呢?
“讵感岁蹉跎”的意思是:岂能感受到岁月的蹉跎。
这么美好的景观,这么稚嫩但是坚强的小松树,怎么就让人联想到虚度光阴、忘记岁月蹉跎的呢?看个树而已,咱们不至于的吧?
这时候,有朋友会说了:这不是元稹在写树,而是在警醒自己:不能因为这么闲适的生活,美好的景观,就蹉跎了岁月!该读书还得读书,该科举还得科举。
这么一说就成立了!原来是元稹劝自己不能玩物丧志、虚度年华!
这时候我们再结合最后两句: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如果有一天要修大屋,到时候要凭借你的时候,你却腐朽不堪大用可怎么办?
这时候我们发现,人与松合一,都是为了“构厦”而努力。
整体重新理解下来就是:
松树比我矮,我能看到清风时时吹拂着树梢。树枝上的积雪,在风中摇摆,反射的月光仿佛粼粼波光。幽姿绰约的松树在这块闲适的地方生活着,还能想到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吗?等到有朝一日要修建大厦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成材,那可怎么办?
多好的一篇自我励志的诗歌啊!
然后,这首诗就转到了说硕士研究生手里。
诗还是那首诗:
西斋小松(其一)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硕士读到第三个字就懵了逼:
“短”,有各种意思:比我短、说我坏话、揭人短处、阻止我做某事、骂某人短命………
松树短于我,到底是指松树比我矮?还是松树说我坏话?或者松树活的没我时间长?亦或是松树阻止我做什么?
不懂。
不懂就接着往下看。
“清风亦已多”。
“亦已多”和“短于我”显然不是一个对仗关系,那么这两句的意思是挨着的,且不是递进关系。即:
“松树短于我”,AA,“清风亦已多”
这里我们需要解决AA到底是什么连接语?
紧接着:“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这两句明显也不是对仗的。那同样存在一个
“况乃枝上雪”,BB,“动摇微月波”
我们同样需要解决BB是个什么关联词。
这里有个生活中不常见的词:“况乃”
是“况且乃是”的意思吗?
一旦有了“况且”的意思,这就是个递进色彩的词汇了,那么“清风亦已多”和“动摇微月波”就是递进关系。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况乃”?
于是我们找到元稹的另一首诗《和乐天秋题曲江》:
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
……
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
……
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这首诗是810年立秋之后元稹写的。很明显 是为了和诗他的好基友白居易。
810年的元稹,混的不好,被贬到江陵去了
所以我们知道,写这首诗的时候,肯定不是两个好基友抵足相拥,而是天各一方。
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很明确,这是一个无风无雨也无晴的枯燥的夜,在梦里,元稹还在诵读白居易的诗篇。这cp多好嗑。
下一句就是:
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这里出现了“况乃”。
如果把“况乃”理解为有“况且”的意思,那么这几句连起来理解就是:
今晚无风无雨,你的诗在我梦里在我心里。更何况江枫渔火的傍晚,我和你一起写秋兴诗。
“更何况”三个字我加黑了。
您发现了没,太矛盾了。
明明今晚无风无雨,一个没有诗情的夜,又何来江枫夕照的画意?
而且曲江在长安城东南隅,元稹想跟白居易在曲江边赋诗,只能宛如梦里才有这个可能了,毕竟他此时已经被贬谪到江陵去了。
所以,“况乃”并不因为有个“况”,他就是“况且”的意思。
实际上,“况乃”是“宛如”、“仿佛”的意思。我们代入一下,其他字词不改:
今晚无风无雨,你的诗在我梦里在我心里。宛如江枫渔火的傍晚,我和你一起写秋兴诗。
“宛如”两个字我加黑了。
上面翻译和更上面那个一模一样,只是把“更何况”改成了“宛如”。
于是,诗意一下子就通顺了:尽管今夜无风无雨,本不是一个让人有诗情的夜。但是你的诗出现在我梦里,就宛如我和你一起对着江枫渔火、饮酒和诗。
既然元稹笔下的“况乃”是“宛如、仿佛”的意思,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意思代入到《西斋小松》诗里: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意思就是:
宛如树枝上的落雪,摇动的时候,折射着粼粼月光,这月光如水般波动。
我们再看一下前四句:
“松树短于我”,AA,“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BB,“动摇微月波”。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里的BB是that的用法,无明确意义,只是引领了后面那个“动摇微月波”的定语从句(借一下英语语法)。
于是,硕士同学就明白了,第二句的“清风”就是用来吹动第三句的“枝上雪”,从而达成第四句的“动摇月波”的效果。
但是这里有个坑:有什么值得“宛如”的呢?毕竟清风能感受到,枝雪能看到,月光也能见到,为什要用“宛如”呢?
我们暂时搁置这个“宛如”的问题。
能把“微月波”观察的这么仔细,那么这棵小松树是真的小,不然大晚上的看不了这么仔细。那么“短”,应该就是在说松树比元稹矮一些。
如此隽永的景观,还难得有夜晚的静谧与清风微抚,会引发元稹怎样的感情波动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既然是西斋小松,那么“闲地”就是西斋的小院儿,“幽姿”则是小松树。这一句是对前面隽永景致的一个小总结。后面应该是要准备抒情了。
面对如此秀丽的小院树雪,元稹的情感居然是“讵感岁蹉跎”。可我们没看出来有什么蹉跎岁月的东西啊?
“讵感”,这个词我们现在也不常用了。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有一句: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里的“讵”,就是“岂能”的意思。
因此,“讵感岁蹉跎”,就是岂能感受到岁月的蹉跎,时光的虚度。
这是典型的拔吊无情啊。
前面还风雪枝月的各种说人家小松美好姿态,把玩舒坦了,现在来一句岁月蹉跎,玩物丧志。元稹这作风很“死侍”啊——真贱!
这还不算贱,还有最后两句更贱: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等到大屋修好了,要把你(松树)拿去当柱子,我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这里也有个我们现在不常用的词:“厦构”。虽然诗里写的是“厦终构”,但“终”属于时间状语随便安置,这一次他置办到中间去了。
元稹的《上令狐相公诗启》有一句:
…或希构厦之余,一赐观览”
厦构,就是治理国家大事。
厦终构,就是治理国家大事已近尾声。
我们就明白了,元稹的情感突变,是因为担心自己一直在这个闲适的地方看小松树幽姿,不好好学习,将来国家需要自己了,啥也不会可咋办?!
于是,硕士得到了和大学生一样的结论:
多好的一篇自我励志的诗歌啊!
只是别忘了那个坑:有什么好宛如的?
接着,这首诗就转到了博士研究生手里。
诗还是那首诗:
西斋小松(其一)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博士一看这首诗,顿觉不简单。
如果您刚才赏脸阅读的比较仔细,以至于到现在也没睡着,会发现在本科生和硕士之间出现了一个可商榷的点:
元稹写这首诗时候的年纪真的是15岁吗?
还有一个坑:
都是看得见或者摸得着或者既看得见也摸得着的东西,为什要用“宛如”?
本科生和硕士认为这首诗是元稹15岁写的,也就是贞元九年(793,时元稹15岁);而博士或许认为这首诗是元稹贬谪江陵府时候写的,也就是元和五年(810,时元稹32岁),理由最后说。
这两个时间相差的似乎不远,也就是17年。但是,对于元稹这种考试高手来说,他15岁明两经及第,正式踏上仕途;25岁已经是校书郎;28岁应制举之选,名列第一,担任左拾遗。也就是说,28岁的您还在读博士,而28岁的元稹已经是七、八品的官员了。
因此,对于元稹来说,这首《西斋小松》如果写于15岁的时候,他未来有诸多考试,还需要励志读书,那说这是一首警告自己不能玩物丧志的励志诗是讲的通的;如果此时元稹已经32岁,早都不是什么应届生了,四年前就是制科第一,谈不上看看松树都能算玩物丧志吧?
如果此时元稹已经32岁,那么这首诗可就不是什么励志诗了。
博士同学疑古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诗还是那首诗:
西斋小松(其一)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前四句写景,依然暂时按照写景来对待。
前面如此隽永的精致,为什么在“幽姿得闲地”这么惬意的小结之后,会“讵感岁蹉跎”呢?
如果这首诗真的是元稹32岁写的,此时他正在贬谪失意的时候,而不是苦读奋进。
失意的元稹,看到一株在幽庭小院姿态万千的小松树,他担心蹉跎的是什么样的岁月呢?
他担心的蹉跎岁月,不是不奋力读书就无法步入仕途而碌碌无为,他担心的是满腹才华无处施展而虚度年华。
如果我们代入这样的视角再去读前四句: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先看情景连贯在一起的后三句:
清风:除了指自然界的风,还有恩德、皇恩、天命之类的意思。例如《大雅 烝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毛传:“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也”。您留意,是“清风”而非“轻风”。
“清风”化养万物,当然也包括化养小松和元稹。“清风亦已多”,就可以理解为受到的恩泽或者化养是很充分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天道酬勤。
恩泽或者酬勤有多充分呢?
宛如松枝上的积雪,随着风摇动,映射着粼粼水波般的月光。
需要“宛如”的,也就是用一种现实的东西来描摹玄而又玄的东西。用现实里月华润泽松枝,来宛如天恩赐予元稹。
能接受到这么大的恩泽,这样的一种天命,自然塑造了小松或者元稹的“幽姿”,都是天命使然、天道酬勤。
既然已经是“幽姿”了,就该发挥自己的作用
然而“得闲地”,小松和元稹都在这样一个“闲地”寂寞着。这是对天材的挥霍,也是对天赋的浪费。
因此感慨:“讵感岁蹉跎”。
这里其实已经由松转到人了。
因为百年、千年对于松柏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尤其对于一棵小松来说更是不在乎。
但是对于元稹这样一位32岁的唐代中年人来说,留给他的时间很可能已经不多了(实际上,元稹只活了53岁)。
元稹认定自己像小松一样幽姿勃勃,但是也像这棵小松一样空谷僻院。要把时光蹉跎到什么时候呢?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厦构,这个上面解释过了,字面意思是造大屋,潜藏意思是为国家做大事。
厦终构,显然指的是国家方兴未艾的大事终于结束了。
一个幽姿磊落的人才,蹉跎到国家已经不再需要自己了,或者至少不需要自己为国家出大力、做大事了,这时候还能为之奈何呢?
元稹用西斋小松的幽姿之美来譬喻自己的美好,类似屈原用香草美人譬喻自己。然后转而嗟叹时光荏苒,时不我与。毕竟已遭贬谪,成了闲散之人。
假如您也认同可以这么理解,那么回到第一句:
松树短于我
这里的“短”,不是指“比什么矮”,而是指小松在嘲讽元稹、揭元稹的短。用台湾土话说就是“亏元稹”:
松树怎么揭元稹的短、亏元稹的呢:
小松分三层来“短”:
第一层:欲抑先扬:
元稹和小松一样沐浴天精地华,浑身才学璀璨
第二层:假装共情
元稹和小松一样,都在幽院僻地,无人赏识
第三层:直戳心窝
小松经得起时间的蹉跎,元稹经得起吗?大厦终构之日,元稹纵然一肚子才学,但垂垂老矣,又能往哪里用呢?
这就是小松“短”元稹的故事。
博士同学这个理解,让我们对于从“幽姿得闲地”到“讵感岁蹉跎”这个近乎180度的情感转折有了合理的理解。
但是有个核心问题:
这首诗到底是元稹15岁写的还是32岁写的?亦或是其他岁数写的?
于是博士同学开始了探索。
博士同学先翻开了元稹的编年箋注,看到“《西斋小松》……作于元和五年(810)至九年(814)期间”,这不就是元稹32~36岁么!
但是元稹在《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厅次用旧韵》却提到:“忆年十五学构厦,有意盖覆天下穷”,这句和本诗“但恐构厦终,藉君当奈何”又有沟渠暗通之妙。
于是博士开始了苦苦的求索…
博士怎么求索我们就不管了,我们能在这样一首从中小学朋友可以贯通到博士朋友的诗作看出来:
对于语文来说:
1、中小学知识和大学在文本上是有关联的。高中提供了最粗犷的文本脉络;
2、中小学学到的东西,为了应试需要,规定必须有个唯一答案,哪怕这个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而大学以上,几乎不需要一个唯一答案,鼓励大家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3、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事情,其实也没有唯一答案,也没有正确的答案。但是您如果直接把探索答案可能性的方式用来要求中小学生,结果就是揠苗助长或者狗熊掰棒子。因为他们会陷入一个小问题里,以极低的效率乱跑乱撞最后得到一个差强人意的结论。或者研究不下去又换一个。
因此,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从发散的过程。您需要有一个切入点先留在脑海里,然后随着思想的成熟和时间的充裕,伴随一个影响因子的介入,把这个切入点找出来发散,多角度多渠道的研究他,直至得到属于您自己的结论而不是人云亦云。
当然,我也只是举这样一个又臭又长的例子而已。目的只是为了帮助您在堵车的旅途中睡个好觉。《西斋小松》并不是中小学生需要学习的诗篇,中文系的本科、硕士、博士也未必真的如上述般读诗。
以前有中文系的同学这样读诗,又长久没有看见有人这样读了。听人说,前两年还有人这样读。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中文系的同学们不这样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