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为什么喜欢《西游记》,连带着《大闹天宫》、《黑神话·悟空》都火了,到底好在哪里?
我觉得《西游记》最妙的地方在于:
这是个解构当时已有的宏大设定、一整本轻盈的大玩笑。
于是整本书,无论其中剧情看似多么严肃,都带有一种诙谐的反差萌:
百姓崇奉的玉帝宝座?嘿嘿,偏要让一只猴子来折腾,“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雨神四海龙王?嘿嘿,偏要让他们被个猴子搅得头昏脑涨。
大禹治水的定海神珍铁?嘿嘿,偏要让这玩意变成个猴子用的棒。
道家孜孜以求的金丹?嘿嘿,就让猴子如吃炒豆一般吃了吧!
西王母与蟠桃,都是传说中的神品?嘿嘿,就让猴子一口一个吃了玩吧!
玄奘大师西行取经多庄严的故事?就让猴子、猪和沙僧跟了去吧!
唐僧一个志诚君子?那就让西梁女国国王和蝎子精,女追男,倒追着玄奘要成亲吧!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是道家传说?那就让青牛变成个妖怪,用金刚镯为害人间吧!
国王尊贵?生病要请御医?那就让猴子化作个医生,给朱紫国国王玩悬丝诊脉;再用锅底灰和马尿,给国王治病!
八十一难到了雷音寺,如来居然会替弟子们索要贿赂!
猪八戒当了净坛使者,是因为他够能吃!
这些设定,细想来充满了玩笑意味。
将佛教道家、仙人神话,一切高尚的、认真的、严肃的、庄重的,都变成了猴子与猪的玩笑。
所以,也许那些看去不太协调的故事,许多读者都可以大搞阴谋论。
但也许最初写时,只是来自于一种戏耍的心理。
就因为这份戏耍心,才显得一路欢乐的故事里,似乎处处藏着诙谐与嘲讽,藏着言外之意——但也许到最后,就真的只是一份玩世之心呢?
我觉得最体现《西游记》精神的瞬间,是狮驼岭上,师徒们被捉住,妖怪吩咐,要蒸和尚吃了:
“小的们,着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铁笼来,把那四个和尚蒸熟,我兄弟们受用,各散一块儿与小的们吃,也教他个个长生。”
这种生死之际,猪八戒都慌了,孙悟空的反应是?
“不要怕,等我看他是雏儿妖精,是把势妖精。”
当时妖怪要蒸猪八戒,“不好蒸,剥了皮蒸。”
猪八戒赶紧嚷:“不要剥皮!粗自粗,汤响就烂了!”
老怪又说:“不好蒸的,安在底下一格。”
孙悟空就说了:“八戒莫怕,是雏儿,不是把势。”
沙僧:“怎么认得?”
孙悟空:“大凡蒸东西,都从上边起。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安在底下,就不好蒸了。”
性命交关时节,孙悟空还在讨论蒸东西该放最下格还是最上格。则《西游记》本身就是一场大喜剧大玩笑。不当真的。
孙悟空能把一切都搞成欢乐游戏。
之前孙悟空被十万天兵围困,与二郎神大战,你变条鱼,我变只鸟,最后还变了个土地庙之类。
比如在五庄观,他被下油锅,从容脱险,还坏了人家的锅。在车迟国,还跟三位大仙比猜东西,比砍头,比剖肚子。遇到灵感大王,他就变成小孩去顶。
他最爱说“生意上门了”、“这正是我的买卖”。比起战士,他更像是个每到一处就解一个谜题的戏法大师。
整本《西游记》,不妨如是观:
孙悟空一直在解题:每当对方有厉害的法宝,孙悟空就变化、潜入、偷听、试探,找人,顺便说点笑话。
比起《封神演义》一本正经的斗法斗阵,比起《三国演义》“鼎足三分浑如梦,后人凭吊空牢骚”,《西游记》轻盈得多,设定也没那么严格。
从头到尾就是一场“Tom哪怕追到了Jerry,大家也知道不会真有人死掉”的喜剧。
猴子和猪互相说怪话,解构了各种神仙妖怪和漫长旅途。
我觉得作者本人都在强调,别太当真。
最经典的一个细节:唐僧出发时是贞观十三年,十四年后归来,小说原文:
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正史,贞观只有二十三年。
《西游记》作者不会不知道,但还是这么写了。
明摆着,“可别太当真了!这是个猴子和猪都能取经都能成佛的、贞观都能有二十七年的虚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