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搬出大观园,探春为何竟说“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的话?
一个热知识,贾探春前半部书只是年纪小,她又不是傻。
这事得从诗社说起。
大观园诗社,探春先发起的,大家都觉得新奇有趣。
结果第二天,薛宝钗就撺掇史湘云搞螃蟹宴,莫名其妙提高了诗社规格,还暗搓搓把限韵的迎春踢出局。
探春当时就不开心了,吃完螃蟹也没有跟宝钗湘云说话,而是跑去跟李纨惜春一处:
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
注意,探春此时没有跟别人一块,而是跟李纨和惜春一块。
为什么非得是李纨和惜春?
因为诗社里,李纨迎春惜春是不用参与创作,但是需要管理的。李纨管组局和出题,是社长,迎春管限韵,惜春管誊抄。
薛宝钗的螃蟹宴,是一开始就定好了诗题,也不限韵。大家听了不限韵后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又觉得史湘云刚来不好意思驳斥,就各人玩各人的去了。
被抢了限韵工作的迎春呢?她自己根本不上心,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穿茉莉花。
探春倒是想为姐姐争口气,奈何迎春自己都不放心上。这一点,可以对应后面的懦小姐不问累金凤,探春挺身而出,问迎春想怎么处理,结果迎春就俩字:随便。
探春知道跟迎春说没用,所以就找了大嫂子李纨,和诗社另一个不参与写诗的惜春,来评判此事。
你想,仨人站一块看鸟,那能只看鸟吗?必然得交流吧?
这场对话,作者没有写内容,但是从后文明显能看出来,探春的这次沟通是失败的。
李纨不仅不管薛宝钗,还以此为借口去问王熙凤要银子装进自己的腰包。惜春见李纨不顶事,探春也说不上话,干脆以画画的名义撂挑子,不陪你们玩了。
探春沟通完情况,并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穷则独善其身。
探春走来看看道:“竟没有人作《簪菊》,让我作这《簪菊》。”
探春捡了一首没人选的,是倒数第二个勾诗题的。这是正确的,因为最后一个勾诗题的一定得是出题的史湘云,这才公平。
Ps:第一个勾掉诗题还不肯让出去的是谁,可以去看看书。
从螃蟹宴之后,探春就意识到,李纨不扛事,甚至还要搅浑水自己获利,惜春性子孤傲,不愿意管。
那应该找谁管?
王熙凤呗。
李纨问王熙凤要钱的这段,可以仔细看看,其实是探春先开口的,而且她压根就没提要钱,而是明说了,希望王熙凤铁面无私管理:
探春笑道:“我们起了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探春道:“你虽不会作,也不要你作。你只监察着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
既然说王熙凤是铁面无私,那此时诗社里肯定有以权谋私的。
谁以权谋私?谁序齿最大?谁负责带姑娘们做针线教道理?
探春这话简直就是对着李纨贴脸开大。
王熙凤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后面的话头才会调转直冲李纨。芦雪广诗社,王熙凤更是在百忙之中直接空降,给李纨吓得一年不敢开诗社。
诗社对成年人来说,确实是小事。但是别忘了,这时候的小姐们也就十三四岁。对于十几岁的小孩来说,诗社就是天大的事。
正是因为诗社事件,王熙凤才发现探春有手腕有能力会管家。
从这时开始,探春就把李纨宝钗划为一党了。小人以利相聚,这俩人不就是因利而聚吗?
所以第55回,吴新登家的来要钱,李纨大手一挥要给四十两,探春第一次强硬地拦了下来:
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来。”吴新登家的只得回来。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
探春的话说得有理,这事本来就是可以比对账目去查的,一码归一码。账目问题一翻出来,连李纨都不敢吭声了。
这之后,探春改革更是直接跟薛宝钗和平儿对话,李纨被完全晾在一边。
李纨笑道:“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且你们对讲学问。”
李纨是个纸老虎,很好解决。贾探春只要拿出小姐的款来,再加上赵姨娘一闹,平儿还得亲自伺候她洗脸,李纨更不敢出头了。
但是薛宝钗就比较难搞。
第一,薛宝钗是亲戚,探春再不喜欢她,表面上也得作功夫。
其次,薛宝钗实在是心机太重,探春防不胜防。
探春李纨平儿等人分配承包项目的时候,薛宝钗是看壁画不说话,甚至在人后,探春还问过薛宝钗的意见。
众婆子去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便向册上指出几人来与他三人看。
等探春提到归账的时候,薛宝钗突然跳出来,没经过任何人商量,直接对婆子们说了自己不归账的提议,也就是物产直接供应,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贾探春吭哧吭哧搞改革,被薛宝钗这么突然一句话,就从收银子变成了省银子,还不见得能省下来。
谁知道婆子给你供应的东西是好是坏?谁不会留着好东西自己卖钱?探春刚裁了几个买办想省点钱,薛宝钗又给她变出来十几个花草买办、香料买办、竹子买办、粮食买办……依旧是东西白丢一半,多花一份钱,贾探春这改革改了个寂寞。
探春这之后一句话都没说,完全是薛宝钗一个人在表演,估计探春此时恨也要恨死了,能不恨吗?诗社你搅和就算了,当家的事你也搅和,你咋就这么能呢?
探春想撵走薛宝钗的心真的不是一天两天,但是她只是个小姐,代理管家,议会会长,而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娘家亲戚,探春就算想撵,也得看王夫人的面子。
一直忍到查抄大观园,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她终于决定不忍了。
忍?探春忍着的结果,就是这个家被一群小人越搅越浑,奴才挑唆拿捏主子,主子们争权斗法,外来者趁虚而入企图坐收渔利,自己家好好的抄起自家人来了。
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就什么都不怕了。《红楼梦》里,管家陪房的地位都是很高的,王熙凤称周瑞家的为“周姐姐”,现在探春直接把人打了,相当于打了长辈,她还怕什么呢?
正好这个时候,史湘云来找自己,说宝钗要出去住一阵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宝钗道:“正是我也没有见他们。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
这是个好机会,正好薛宝钗出去也就没事了。
然而探春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她到了稻香村,薛宝钗的口风就变了,变成了搬走。
宝钗笑道:“落什么不是呢,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依我的主意,也不必添人过去,竟把云丫头请了来,你和他住一两日,岂不省事。”
这就有意思了,史湘云来说的是薛宝钗要出去住一阵子,怎么就走路一会的功夫,就变成了搬出大观园了?
探春当然不知道李纨说找人看屋子的话,更不知道绣春囊的事。在她眼里,李纨和薛宝钗是一伙小人,因利而聚,必然也会因利而散。薛宝钗要搬走,必然是李纨见无利可图,要撵人了。
所以探春才这么说:
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
有利尽而散的那套说辞,还不如贾探春自己来撵,她连王善保家的都打了,得罪邢夫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现在因为不满薛宝钗的所作所为,得罪王夫人,又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