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食物是因为制作失误才被发明出来的?

发布时间:
2024-06-30 22:53
阅读量:
40

我们老家有个擅长做八宝粥的厨师,在煤矿单位食堂工作,大家都叫他周师傅。

听说他做的粥,香甜软糯,入口柔滑,任谁喝过一次都会念念不忘。

一开始,周师傅做的粥只是在单位里有名。

后来有一次,县长一行来单位视察,煤矿领导就在食堂安排了接待。

可那天天气热,领导们都没啥胃口,围着一桌子菜,却不怎么动筷子。

食堂主任就去大锅灶上给大家端了几碗粥。

领导们喝了以后,纷纷赞不绝口。

以至于后来,领导们只要来了单位,都是点名要尝尝周师傅做的八宝粥。

慢慢的这八宝粥就成了单位食堂的招牌。

有一年,企业总部举行厨艺大赛,各单位食堂都可以报名,周师傅那时已经名声在外,当仁不让代表他们单位去参加比赛。

领导送给他一身行头,老婆给他换了新手机,同事们还亲自送他上了火车。大家都说,周师傅获奖是板上钉钉,这一趟绝对能给单位露脸。

可没想到,到了比赛的时候,裁判喝了他的粥,又是皱眉又是摇头,给了个很低的分数。

周师傅不服气,自己尝了一口,才发现此时做的粥又涩又腥,和食堂里做的完全两个味道。

此后周师傅就EMO了。顶个好大的名声,却连个奖状都没拿回来,脸都丢光了。

可回想起来,比赛时自己的用料,工序,火候,都和食堂里的时候一样,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为了找出问题,周师傅在食堂和家里反复的做试验,可奇怪的是,每次家里做的粥就难吃,到食堂做的粥就十分美味。

周师傅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撞邪了。

正巧,周师傅的徒弟是个摄影爱好者,平时老喜欢摆弄些相机啥的。就提出把周师傅在家和在食堂做粥的过程录下来,然后把视频慢放,逐帧对比。

这一对比才发现,在食堂做粥的时候,为了加快效率,周师傅往往会把粥煮上以后,就去一旁面案上把发好的馒头放进蒸屉。

馒头上屉以后,面案上会残留一些面粉,周师傅觉得浪费,就顺带把面粉扒拉进粥锅里面。

而负责揉面团的师傅,又习惯把碱面儿倒在面板,周师傅这一扫,碱面合着干面粉进了粥锅,八宝粥的味道就发生了口感变化。

凭着这点发现,周师傅在下岗潮的时候,离开食堂,自己开了个粥店,发展到现在,在我们县城已经有好几家连锁了。


看到好多评论,说粥里放碱是常识。

这么看来,这篇回答的故事性还是有的,但是有点重拿轻放了。

说实话,这故事是小时候听我爸讲的,他的原版本是因为面案上的那些面渣让粥变得与众不同了。

我没研究过面渣对于粥的口感会有什么影响,原理没想明白,再加上我爸讲故事的时候,是在酒桌上,吹牛吹得脸红脖子粗,我心里觉得有点不靠谱。

而且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故事,也就当个故事还行,要较真了,真有读者拿面渣去提升口味,结果做出一碗疙瘩汤可怎么办。

所以放碱最起码不会错不是?

对于这种故事里的bug我向大家致歉,面粉也好,碱也好,不一定真的就是周师傅的秘方,否则我们自己也就能去开店了。

大家就当看了一篇电子版故事会,权当一个乐子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