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空气被击穿?

发布时间:
2024-10-04 14:47
阅读量:
1

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我来说说吧。

1.气体放电管的实验电路和它的伏安特性曲线

我们看下图:

图1:气体放电管和它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1中,我们仔细看左侧的气体放电管电路,我们发现气体放电管内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由于气体放电管内是空气,空气当然是绝缘体,所以电路实际上是断的。

图1右侧的曲线就是气体放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这里的纵坐标是电压,横坐标是电流。分析伏安特性是用来解析电子元器件和电器元件的通用方法。

2.有关气体放电管对空气击穿电压的实验描述

现在,我们缓慢地调高电源电压,我们发现气体放电管内居然出现了很小的电流,见图1右侧伏安特性曲线的A点,这是为何?

我们知道,气体通常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气体中含有带电粒子(电子、正离子、负离子),就成为导电的电离气体了。气体导电的原因有几个:

(1)电极材料的表面发射(注意:表面发射仅仅存在于电极上)

金属电极的表面发射细分为:

1)热发射

当金属的温度升高时,其表面的自由电子可能获得足够的动能,以超越金属表面晶格电场造成的势垒而逸出。一个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能量叫做逸出功Wyc,单位是电子伏特。

部分元素的逸出功见下表:

表1:部分元素的逸出功

热发射最大电流密度取决于金属材料的沸点。沸点越高,热发射最大电流密度越大。对于难熔金属(如钨),可达几千安每平方厘米,而对于易熔金属(如铜、银)等等,则不超过1A/cm²。

2)场致发射(高电场发射)

当金属表面存在较高的电场强度(大于 )时,金属表面势垒厚度减小,自由电子可在常温下穿过势垒(所谓的隧道效应),逸出金属。这种现象叫做场致发射,也称为高电场发射。

3)光发射

当光线和射线照到金属表面时,引起电子逸出的现象。光波越短,引起的光发射作用越强,并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速度越快。波长较长的光量子,虽然能量不足以直接引起电子发射,但是,却能够被金属吸收,改变金属中自由电子的运动速度,使动能超过逸出功的电子逸出金属。

4)二次发射

当正离子以很高的速度撞击阴极.或者电子、负离子以很高的速度撞击阳极时,都可能引起金属电极表面发射电子,这种现象称为二次发射。在气压较高的放电间隙,通常阴极附近比阳极附近的电场强度高,所以,阴极表面二次发射较强。二次发射在气体放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空间电离。(注意:空间电离发生在弧隙的气体上)

电极间气体自身由绝缘状态变成导电状态(不是由外界送入带电粒子)的现象,叫做空间电离。空间电离有三种:

1)光电离

中性粒子受光照则可能被电离,这一现象叫做。光的频率越高(即波长越短),电离作用越强。所以X射线和宇宙射线、紫外线都有较强的电离作用,而可见光几乎不引起气体电离。

注意1:宇宙射线是引起空气电离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在我们周围,宇宙射线广泛存在,而且海拔越高宇宙射线就越强烈。

2)电场电离(碰撞电离)

设有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被加速,当它在前进过程中撞到另一中性粒子时,就可能使之电离。有时,电子碰撞中性粒子后,既不使之电离,也不使之激励,而是附着在上面构成负离子,这种现象叫做粘合。

3)热电离

气体粒子由于高速热运动相互碰撞而产生电离。在室温下,产生热电离的可能性极小。只有当温度高达3000 - 4000K以上时,气体的热电离才显著。

注意2:若气体中含有金属蒸气,则气体的电离能比一般气体的小很多,所以,在相同温度下,还有金属蒸气的电离度大于普通气体。

表2:汞蒸气和几种气体的电离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在同一温度下,当气体中含有金属蒸气时,其电离度比纯气体时高,即电导率比较大。

(3)气体放电现象的描述

方便起见,我用我上课的课件摘录来说明,见下图:

图3:有关气体放电的课件摘录之一

图4:有关气体放电的课件摘录之二

图5:有关气体放电的课件摘录之三

图5中提出了三个问题,答案是什么?

答案之一:电流是由宇宙射线引起的。

答案之二:因为宇宙射线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为常数,故随着电压上升但AB区域的电流基本不变。

答案之三:这里的外界因素指的是屏蔽宇宙射线。如果我们把气体放电管放入密闭的金属桶内,或者到地下隧道中,这里的宇宙射线会小很多,放电的电流值也跟着减小。

图6:有关气体放电的课件摘录之四

我们看到,在C点空气已经被击穿了,再往下就进入了辉光放电区域。课件摘录就到这里。

至此,关于空气被击穿的原理应当清楚了。

大家注意到空气击穿电压Uc附近的区域叫做汤逊区域。汤逊是伟大科学家,我们看百度百科中有关汤逊的描述:

图7:百度百科有关汤逊的描述

3.与空气击穿有关的巴申曲线

我们看下图:

图8:气体击穿的巴申曲线

我们已经知道,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空气的击穿电压也就越低。可见,空气的击穿电压也具有高原反应,笑!

不过,当进入真空环境中,真空度越高气体的击穿电压也越高。所以,高压和中压配电设备中有真空断路器,用于切断电流。

图9:ABB的真空断路器

巴申曲线当然是巴申提出的。巴申又翻译成帕邢,也是物理大师:

图10:物理学家帕邢

有趣的是,在电学里,把帕邢翻译成巴申。有点意思吧!

关于气体放电,可参阅以下帖子:

电晕、辉光、电火花、电弧、尖端放电、低气压放电和高压电弧的机理都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就写到这里。

最后,我也给题主出个问题吧:

我们从图1和图3看到,空气被击穿后,它的伏安特性的特征是电流越大电压就越低,也即具有负阻特性。我们已经知道电阻具有正阻特性,那么负阻特性相比起正阻特性,有什么特性?

我将视评论区解答情况给出标准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