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凭借一战烂泥地+战壕+铁丝网都能有效迟滞现代合成旅,为什么二战闪电战却那么高效呢?

发布时间:
2024-10-05 05:03
阅读量:
14

恭喜你,发现了很多一战和二战战史过度简化后造成的理解上的BUG。

一战仅限西线打成了互相蹲坑的静态战争,东线,中东线,甚至非洲线高加索线都没有打成战壕静态,是因为就德国和英法的军队会挖战壕和拉铁丝网吗?很明显不是。

同样西线到1918的静态局势也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德国的鲁登道夫攻势,英法美的百日攻势,都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静态局势。显然同样的烂泥地+战壕+铁丝网不可能4年前有效,4年后就无效了。

所以到底是哪里卡了BUG呢?


因为真正造成一战西线打了4年静态战争的,并不是战壕和铁丝网,而是恰好对立的双方有着差不多的宏观战略机动能力。用白话文讲便是德国和法国的铁路都修的不错,导致整个西线交战区域都有着不错的铁路覆盖。

这就有两个影响。

第一是宏观上两个国家的军队都很难跑过对面的部队,同时出了自己的铁路范围后勤就跟不上对方的了,火力支援等大幅度降低,导致部队战力大幅度减弱。

第二是宏观上一旦战线上有被突破的漏洞,己方的铁路后勤能快速调动预备队去填补漏洞,避免局部的漏洞产生战略上的宏观影响。

东线没有堑壕战,除去更加宽阔的地形外便是德奥的铁路运输要远好于俄罗斯帝国,哪怕出了自己铁路的范围也比俄罗斯的要快。俄罗斯帝国的军队没法像英法那样快速调动部队弥补战线的漏洞,连建立战壕和铁丝网的时间都没有,哪怕在特定地区建立起防线也可以轻易被绕开,自然无法维持战线。


那为什么1918年西线就有了突破呢?

虽然我们总喜欢把一战军官描绘成啥都不干,只会在后面让士兵去无脑冲锋的废物,但实际上一战各国尤其是英法德三国,在长时间的鏖战中都开发了很多种兵种之间互相合成的作战方式,以期通过战术上的创新来改变宏观战略上的僵持。

德国的发明之一便是日后被希特勒“发扬光大”的“风暴突击兵”,专门针对堑壕战和敌后渗透的“特种部队”,用来深入战线后延缓英法军队的驰援速度。

英法这边的合成则是炮兵和步兵的细微合成,及徐进弹幕射击。随着步兵的推进,各类型炮火调整射程在特定位置发射一排压制性弹幕,步兵接着推进以此循环。这种类似于现代军事概念“密接支援”的火力打击模式,能一定程度上延缓敌方的驰援速度。

两个战术技巧都有一定的成效,但也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敌后渗透和集中突击只能取得局部进度,无法解决宏观上的补给问题。火炮有射程的限制,堆叠口径增大射程则会降低射速,降低徐进弹幕所能维持的纵深或效果。


那么为啥二战的闪电战却那么高效呢?

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二战的印象都是有了装甲车辆的陆军,却忽视了二战是一个非常立体的战场,空军的快速发展让战略和战术都有了大幅度的变化。

远程轰炸机的发明,让作战双方首次具备了纵深打击敌方战略机动能力的可能。盟军对德国的战略大轰炸的一大目标便是铁路枢纽和调度场,大幅度降低了德国把后方武器送往前线的能力。

战术空军的发展,则大幅度增加了所能提供给地面友军的火力纵深和火力范围。一个Ju87的作战半径看似不长,但对火炮来说也是降维打击,250千克(550lbs)的炸弹看似不大,但也已经超过了一战巴黎大炮所发射的210毫米炮弹质量,更是碾压150毫米炮弹的质量。

战术和战略空军的组合,确保了突破的部队能有及时的火力支援,同时对敌方的支援能力有更加纵深和精确的打击。两种的结合让战线上的单一突破更容易产生战略上的影响,不是二战的军队不会挖战壕和拉铁丝网,而是战壕和铁丝网能被更高效率更精准的摧毁,且更难快速调动军队去填补缺口。


而二战中真正让装甲车辆为主的“机动作战”发扬光大的,并不是扛着装甲的车辆,而是后勤卡车的发展和普及,让战略机动不在依赖铁路,或者说让部队的后勤能力在离开铁路后不会有断崖式的下跌。卡车的运输成本和效率固然比不过铁路,但对于需要继续前进扩大战果的部队来说,显然不可能等工兵再来铺设铁路。

当我们说二战德国通过集中装甲车辆来完成“闪电战”的时候,却常常忽视了集中的不止是装甲作战车辆,还有德国的卡车后勤。满编情况下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有上千辆卡车,马拉车等全部淘汰给了纯步兵师,后勤跟着部队一起机械化了。

当我们说苏联钢铁洪流T-34大纵深战略进攻时,却常常忽视了能让钢铁洪流离开铁路支持继续前进的,是另一种庞大的“钢铁洪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