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才开始学习国考,应该怎样规划时间?

发布时间:
2024-10-08 01:08
阅读量:
15

假如每天能保证6小时以上学习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并严格跟着去做,笔试考个140+不成问题。

假如每天能凑出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还是有机会搏一搏,说不定运气来了,同岗的没大神就能低分飘过。

假如每天只有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耶稣都救不了,阿伟说的~~

本人18年省考行测72,申论83,满打满算准备了两个多月,跟你情况挺接近的,刚好你可以参考下我的备考方式方法,相信看完之后肯定能有不小的收获。

一、选择岗位牢记这三点就够了
1.尽可能选择限制多的岗位

在选岗之前先对照自己看看所具备的条件,能报一限肯定不报三不限,尽量选择符合自身限制岗位最多的,这样能最大化减轻自己的备考压力。

2.尽可能选择招考人数多的岗位

只报考招收一个岗位的话,万一碰到几个学霸基本就是炮灰的命了,道理大家都懂,但这种岗位也是赌博,也有可能报的人都不如你轻松上岸,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报人多的为好,毕竟从概率上讲机会要更多一些。

3.多把握地区和岗位的平衡

这点相信大家都明白,像竞争最小的岗位一般都是在基层乡镇,竞争最大的岗位肯定是在省会城市主城区的市一级岗位,也别为了上岸就选择一个自己不了解的偏远地区,到时候一看工作环境直接傻眼了,想走也走不了,上岸也不会开心。

二、时间紧、任务重,推荐自学

个人认为只剩两个月的备考时间的话,已经经不起去报班折腾了。有的小伙伴觉得自己进入不到学习状态中去,老想着玩手机,感觉需要报个班进入那种氛围更好的去学,其实就算报再好的培训班也是浪费钱,都是成年人了,这点自控力都做不到那就别考了。

如果报培训班的话,就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哪里不懂也只能课下解决,掌握的比较快的部分,也只能等老师慢慢推进,老师基本都是按照大部分人的进程去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培训班里的那点时间,你是不可能把那么多知识消化吸收的,还是要靠自己课下去不断巩固提高。

所以抓紧时间开始准备才是王道,自学足够进面了。

三、两个月复习计划安排

阶段一:基础阶段

资料:中公教材

时间:10——15天

这10多天时间就是分模块拆解知识点,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例题吃透,特别是例题要以熟练掌握为标准,其他方面大致浏览下就行。都仔细看完的话时间上来不及,抓重点去学即可。

我都是先把行测、申论的教材大致过一遍,知识点不用死记硬背,主要是一些公式得会背,别的还是以理解为主,理解不够全面的内容就得进行强化巩固,再把例题解析和一些琐碎的知识点系统整理一遍,基础这关就算过了。

阶段二:强化阶段

资料:阿甘上岸说+华图模块宝典+错题本

时间:20——25天

基础关过了之后马上接着开始强化训练。而熟练掌握阿甘上岸说里的做题技巧和重要知识点是笔试高分不可或缺的一步。

我是先跟着阿甘把做题方法研究透彻,解题思路也好好梳理了一遍,边看边做记录,一些重要的思路和方法我都会写下来,不断加深自己的印象,接着去刷模块宝典相对应的练习,进行专项强化突破,把每种题型对应的方法都弄清楚,我当时差不多把模块宝典的题都刷了一遍,这样分数肯定不会低。

别忘了错题也要整理出来哦。我是先把错题解决、弄明白,再写到本子上,同时标上做题思路和错误原因,方便下次回顾总结看的时候更清楚一些。

阶段三:冲刺阶段

资料:历年真题套卷+错题本

时间:15——20天

前面两关都过了之后就要开始刷真题套卷了,真题的话建议一天一套行测+申论比较适合,我就是这么做的,效果还不错,不管是做题还是总结都不会过于慌张。上午做行测,下午做申论,晚上查漏补缺进行总结,完美的节奏。

对了,各位别忘了按照考试标准时间去做,刚好行测练练涂卡,申论练练在答题纸写的感觉。这里我简单说下涂卡吧,像我刚开始涂卡差不多得10分钟才能完成,后面我换了一种方式,做完常识、言语、资料、判断就开始涂卡,涂完再做数量,没时间就蒙几个,这样能差不多控制在五到六分钟,大家可以试试看。

四、行测五大模块解析

1.常识判断复习性价比较低

常识判断这个模块是行测中性价比最低的一个模块,考试随机性太强,热点更新速度太快,而且这个模块的分值是行测中最低。所以不建议花大量的时间去学,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多看多记就可以了。做题的时候多想想老师出题的题眼在哪里,哪地方会挖坑,会出题,说不定就能到考场上就能蒙对好几个呢。总体来说性价比不高,不推荐花大量时间准备。

2.言语理解找关键词和中心句最重要

言语理解类的题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最重要,只知道刷题做积累效果并不如意。要善于归纳总结,对于选词填空,这种结合上下文,结合语境,感情色彩的需要重点去看关键词。

而片段阅读的主旨题、意图题,大致上主旨题不不升华,意图题稍微升华,但是凡事没有绝对。有些题目我们都不需要完整的读题、甚至不需要读懂题目说了什么,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找到核心词,核心句,主题词就是核心方法。特别小心就是绝对化词语、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做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这块认真学习,多刷题多总结即可。

3.资料分析难度不高必须拿下

在行测这五个模块中,资料分析是最容易提分,最容易拿分、甚至拿满分的模块。然而在日常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有误区,将资料分析与数学模块等同,要么放弃复习,要么在考场上放到后面作答,导致时间不够做不完,全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资料分析属于那种只要你认真做了,就能做对,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难点在于速度太慢,要想提速就必须掌握高效的备考技巧和严格的限时训练。技巧这方面一定要多看看阿甘上岸说的资料模块,里面讲的各个简单的做题方法,比如关于关于比例、平均值相对于基期增长率、增长量的问题都有明确的公式,套上就能用。而限时训练就需要不断的卡表练习了,选完就别犹豫,慢慢的正确率一定能上去。

4.判断推理重规律

特别是图形推理类的题型,熟练掌握所有基础规律才是王道。比如“特征图形”,看到一道图形推理题,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把学过的规律挨个往上套,太浪费时间。首先要把握图形的整体特征,或寻找其中某一个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图形,根据图形特征去缩小规律范围,快速解题。

而逻辑判断一般可能性推理考察的会多一点,这是比较好提分的,不知过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去准备,等上道之后很快就能看出效果。


5.数量关系可以做舍弃

首先放弃数量关系不会特别影响行测成绩,数量这部分的复习是非常耗时的,因而性价比略低。这一点凡是认真准备过行测学习的同学都会有感触,学到这部分的时候,进展会非常慢,这也正常,因为每道题都需要时间计算。因此如果复习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可以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费效比更高的部分。

如果不想放弃的话,可以专门练习一些常考的题型,比如溶液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其实只要思路对,计算不出岔就能得分,关键还是在于大量的训练。

五、申论三大模块解析

参加过多次公考的小伙伴想必都深有感触,申论就是一门玄学。你认真学了,不一定能考的好,你完全没学,也可能拿到好成绩。但我还是认为申论还是需要投入一些精力和时间的,

因为我们得保证拿到基础分,保证不让申论拖后腿。我根据自身经验和身边小伙伴们历次考试情况,建议大家,申论的学习点到为止即可,不要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完全是在做无用功。

1.客观性试题

除了最后一道大作文和倒数第二道应用文之外,都属于客观性试题,这类题就是踩点给分,直接抄材料是最好的选择,注意以下三点即可。

①全面。在字数限制的范围内将能踩到的点全部写上去。为了保证全面,语言一定要精练、精练、再精练,能用一个词表达的,不用一句话,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多写一些得分点。

②原汁原味。尽量用材料中原有的词语和句子,不要为了彰显自己的文字功底,用自己的话去随意总结、提炼、升华,这样只会让阅卷人找不到得分点,判你没有踩到点。

③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一二三四标清楚,让阅卷人一眼就看出你答了几个点。有几个点就标几个点,不要怕要点多,多了不扣分,但少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2.应用文

应用文的重点是格式。阅卷人一眼扫过去,首先就判断文章格式是否正确。如果格式正确,那就继续按照要点给分,如果格式错误,直接就判为低分,那就没救了。

因此,一定要掌握每一种应用文的结构和具体要素,包括“标题、称谓、开头、主体、结尾、落款”等,这些东西必须搞清楚,才能保证拿到基础分。格式正确后,至于具体内容,和前面客观题一样,正确的抄材料、踩点得分就行,本质上就是带格式的概括题。

3.大作文

大作文并不算难,基本都是套路,掌握好写议论文的“三段论”就可以了。总结起来就是“五句话”,第一句话、最后一句话、中间三个分论点。五句话写好,大作文基本就成功了80%。

①开头一句话要开宗明义语言简练。一两句话就点名观点,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文章的整体基调和想要表达的内容。切忌拖泥带水,观点不明。

②主体部分三句话绞尽脑汁,拟好三个分论点,尽可能做到对仗、工整。争取做到三个分论点字数一致、结构一致。至于分论点后面的内容,说实话,写的再漂亮,文字优美、引经据典,阅卷老师大概率也没有时间看。

③结尾一句话呼应开头,呼吁、号召、倡议、升华。跟开头的要求一样,要语言精练,意思明确。与开头的区别是,结尾可以适度升华,辞藻可以华丽一些,一些假大空的话,结尾部分可以适当使用。

按照以上三部分去练习、提高,基本可以保证拿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

PS:字迹工整,卷面美观永远是申论成败的一大因素,试想一下,要是答案相同的两个人,一个字迹美观,一个凌乱不堪,阅卷老师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偏向于字迹美观的,高下立判,所以尽可能花点时间练练字,好处多多。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别忘了点赞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