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法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 了解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通过观察、小测试、和孩子交谈等方式了解孩子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情况,了解他是否存在自负或自卑的情况,以便在孩子需要时给予辅导。
与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因,引导孩子正确、客观分析事情的原因,而不总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尤其是那些经常将成功归因为运气、把失败归因为自身问题的孩子,家长更应该有所注意。
例如,孩子参加某演讲比赛只获得了中等名次,可以问问孩子“在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到底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孩子成绩进步很大,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多鼓励孩子独立和尝试,让孩子体验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小学生更多地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如果家长能及时对孩子的能力、优点、进步等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孩子便能增强自信心。尤其对于低年级孩子,他们面对新环境容易有挫败感,此时父母的鼓励和肯定就显得更为重要。
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一定的独立空间,不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不过分保护孩子。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须加以考虑对于合理的要求应该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简单拒绝,可跟孩子解释清楚。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时,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时,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变得更加自信。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帮忙收拾东西等,然后表扬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很多事情。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如果孩子一直实现不了目标就容易失去自信;而如果孩子总是毫不费力就能实现目标,则容易变得自负。
3.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流。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在集体活动中,孩子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馈能展现自我的能力,体验到被需要的感觉。这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
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流、合作、玩游戏。同伴交往,是平等的交往,对孩子认识自己和他人都有重要的作用。被孤立的孩子,容易认为自己被人讨厌、一无是处。当孩子有了朋友以后,感到被喜欢和被接纳,能增强自信心。
4. 教给孩子一些变得自信的小技巧。
教给孩子一些变得自信的小技巧。一个人传达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非语言的线索,如手势、身体姿势、表情等。从一些小细节开始,帮助孩子养成自信的好习惯,
●与别人说话的时候,直视对方的眼睛,这样可以向对方传达一种信息一一我对自己充满自信,我对你没有隐瞒。
●经常微笑,这样不但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还能无形中吸引对方,赢得对方的好感和尊重。
●抓住每一次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要认为自己的观点一文不值,不要害怕别人会觉得自己差劲。只要多练习,就能随时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站立和行走时,保持抬头挺胸,这样可以传达一种信息——我对自己很满意,我很自信。
5.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外表,培养孩子养成自信的习惯。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身材和外貌,让孩子明白除了外表以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家长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孩子为肥胖烦恼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看看某某,虽然有点胖但因为他很可爱、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如果孩子真的有点胖,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科学的减肥方案,通过减肥改变孩子的外表,从而使孩子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