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扫地机品牌,是如何实现从追赶到超越国外品牌的?

发布时间:
2024-10-08 06:33
阅读量:
2

我收到过2家扫地机品牌的Offer,就是因为在知乎上写扫地机相关的内容。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结论是正确的,现在国产品牌已经称霸全球了。

但我们还是可以先回顾下扫地机产品的发展历程:

1956年,第一个扫地机专利由美国工程师(Donald G. Moore)申请,他的创意理念与现在的产品不谋而合:“按下按钮,让扫地机沿着预先编程的路径清洁房间”。

1957年,具有雏形的扫地机demo出现了,该机器由惠而浦推出,但长得很像外星来的飞碟,也过于前卫,很难商业化:

真正产品化,是1996年伊莱克斯的三叶虫扫地机:

2001年,LG推出了Roboking扫地机:

2002年,irobot才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roomba扫地机:

很少有人知道,irobot第二款产品就带拖地功能,在2005年推出的scooba,这也是目前我查到最早的拖地设计的机器人。

差不多也就是那个时候,国产品牌开始萌芽,科沃斯也在研究扫地机雏形了:

2010年,Neato XV-11扫地机上首次加入360度lidar传感(初代LDS),具有激光测绘地图的能力:

现在,这个品牌已经消失,我觉得它的设计很美,而且比例很薄,很可惜。


纵观当下全球有影响力的扫地机品牌,主要是这些:

1、国外的:irobot、shark、samsung、LG、dyson等;

2、国内的:科沃斯、石头、追觅、云鲸、Eufy(只做国外市场)。


回到问题,国产逆袭,总结下来是几个原因:

1、外国品牌往往会做原始创新,而国内的制造业,优势在于应用创新、技术堆叠,效率远远高于国外品牌,一年能出好多款产品,并且不惜成本去投入升级,这个节奏,老外是远远跟不上的。

2、技术角度,智能化、传感、嵌入式几方面,国内过去十年的物联网、智能生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是比国外做的更多、应用更多的方面。

3、国内用户的高频拖地需求,改变了扫地机器人的产品定义,从单纯的扫地任务,变化到扫拖一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4、海外市场的竞争没有国内激烈,有影响力的品牌不多,外国品牌的内在驱动力没有那么强。而国内的几个大品牌,亦敌亦友,虽然卷,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5、扫地机的零部件数量多、链路长,目前国内具有最全的产业链,从核心的SOC、MCU、中低端激光模组、视觉传感,乃至基础的结构件开模,国内都有自主研发的供应商,而且很多都有多家备份。

6、价格优势,器件国产化意味着量产低成本,要知道同样一款机器,国外的价格可以是国内售价的2倍,这就意味着有空间去做更多的获客。

7、除了主流品牌,国内还有一些隐形冠军,提供扫地机ODM、OEM,大多是低端机,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反而便宜货,解决基础功能卖得很好,亚马逊上两百美金以内的机器,可以说打死了很多传统品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