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00后等群体抛弃了金庸,武侠小说死了,金庸学也死了吗?

发布时间:
2024-10-12 01:18
阅读量:
2

00后不是抛弃了金庸,而是抛弃了小说。

你以为他们只是不读金庸吗?

其实他们也不读莎士比亚、安徒生、托尔斯泰、雨果、海明威、马尔克斯、福克纳、塞林格……

你以为他们只是读不惯外国名著吗?

其实他们也不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三言二拍》……

你以为他们会对当代文学感兴趣吗?

你错了,就连拿了诺奖的莫言小说都没有几个人读过。

巴金创办的《收获》杂志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文学刊物

这本杂志曾经发表过的作品,有老舍的《茶馆》、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莫言的《丰乳肥臀》、余华的《活着》、《许三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左岸》等等等等一大串文学史上闪光的名字。

这本了不起的文学刊物,上个世纪曾经一度发行量上百万,而现在发行量只有十几万。

而同为老牌文学刊物的《十月》、《人民文学》加起来还不到十万。

这就是现在的时代,文学的海洋已经干涸成了小池塘。

那么你以为大部分普通年轻人会读起点爽文、晋江女频吗?

你又错了,网文也是在互联网早期发展起来的,随着流媒体的普及,网文的发展已经停滞,各大网文平台的流量逐年下滑

看网文的当然比读纯文学的多,但很快都没有看短剧的多了。

就算是看网文,很多人也从看文字变成了听书

十几二十年前的网文至少还能造出天下霸唱、南派三叔、唐家三少、猫腻、桐华、顾漫这样具备一定社会认知度的作者

现在的当红网文作者,出了小圈子有谁听说过?

晨星LL、纯洁滴小龙、偏方方、我会修空调、西子情、志鸟村,这几位是起点2023年新晋的白金作者,已经站在网文山巅的人物

整个社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人和他们写的书?

承认吧,大部分普通年轻人的阅读范围,仅限于学校必读书

闲暇的时候,他们宁可打游戏刷抖音,也不会翻开一本小说

不论这本书是50年前的金庸小说、还是一小时前刚更新的网文。

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漫画的时候懒得看文字,有视频的时候懒得看漫画,有短视频懒得看长视频。

媒体已经换了好多代了,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短视频、直播……

喜欢阅读的人当然还有,但已不再是主流和大众,而且会越来越少。

有赖于中小学一直有语文这门必修课,阅读的人群还能保持一定的基本盘,暂时不会消失。

所以,进了语文课本以及中小学生必读书目的小说,年轻人会相对熟悉。四大名著属于这一档。

此外,有大量影视、游戏、动漫、网梗流传的小说,年轻人也不会陌生。金庸小说属于这一类。

这两种,都算是不错的,谈不上“死了”。

大概率还能流传下去。

其他的,就是小众爱好了。

——————————————

更新:

评论中有些知友,觉得我是在贬低年轻人读书少,感觉到被冒犯。

其实我没有想要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没有“我老人家读过很多书,现在年轻人读书少”的优越感。

我小时候读书作为娱乐,是因为没有别的娱乐。后来时代变化,就有了很多别的娱乐方式,我也一样看动漫打游戏,现在天天刷抖音看直播。

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随着主流媒体变迁,文字媒体衰退,视频媒体兴盛,在相比上个世纪的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和兴趣普遍少很多。

这是金庸小说受众变少的原因,也是所有书籍受众都变少的原因。

这并不是坏事,阅读的时间少了,看视频、玩游戏的时间就多了。

有些人哪怕天天在打游戏,心里还是认为阅读是更正经的事,而打游戏刷抖音比较low

我反而不这么认为。

文字和视频、游戏只是不同的载体而已。

可以用来学习,也可以用来消遣

阅读有很多益处,而看视频、玩游戏则有另一些益处,二者有区别,但没有高低。

我跟我儿子讨论过这个问题。

他的阅读量跟我小时候不能比。

但是他这一代孩子的知识面却比我们小时候广多了

都是看B站、刷抖音学的。

他说,视频里不是一样可以学到知识吗,为什么一定要看书?

我也觉得获取知识不一定非要看书。网上有很多科普视频、教学视频、讲座、乃至大师的公开课,都可以让人学到知识。

某些知识和技能,看视频学比看书更有优势,比如学语言,看书就学不会。

目前视频学习的短板在于:

1、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多半用书籍的形式保存,而视频虽然发展极快,毕竟发展时间太短,不够多、不够全;

2、网上内容良莠不齐,没有正规出版物的筛选机制,需要甄别。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会慢慢解决。

另一个方面,也是我跟儿子讨论比较多的。

我告诉他,哪怕不为学习,看的都是消遣的书籍,也会培养出更强的文字理解力和更好的文字审美,进而会容易获得更好的文笔。

这些素养和能力,读书的时候可以提高你的作文分数,毕业后很多工作都需要。

至于媒体、自媒体、文案、编剧、小说作者……这些工作,可以说是靠这种能力吃饭的。

不过,我是做影视工作的,我知道多看视频(尤其是电影)也能培养另一种素养。

那就是对视听语言的熟悉和掌握。

视听语言其实可以类比为文笔,只不过一个是驾驭文字的能力,一个是驾驭画面和听觉的能力。

这是导演和摄影师必备的。

学校有语文课,高考要考作文。

在读书阶段,文字能力更容易体现出价值。

但在视频媒体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拍摄视频已经不再是导演和摄影师才能做的事情,而是跟写文章一样,很多工作和生活场景中都会用到。

驾驭试听语言的能力,也会跟文字能力一样用途广泛。

我年近八旬的舅妈,现在每天都在拍抖音,每天好几条。当然,非常辣眼睛。

这是因为她们那一代老人完全不具备视听语言的最基础素养。

这就是看视频长大的年轻人,相比读文字长大的老人有巨大优势的地方。

至于更年轻的一代,如果游戏类的交互媒体发展普及,接收信息的方式还会再更新。

2017年,一组日本和埃及的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了一篇论文,他们对胡夫金字塔进行扫描,发现了金字塔内部存在一个之前从未发现的密室

当时,正好育碧公司以古埃及为故事背景的游戏《刺客信条·起源》发售,就有玩家在twitter上调侃游戏制作人,让他们把这个密室加到游戏中去。游戏制作者很快就回复说,这个密室我们游戏里本来就有。

游戏中确实有,而且确实就在科学家发现的那个位置。

这不是巧合,因为《刺客信条》游戏研发团队在开发时跟多位专家合作。根据其中一位法国古建筑学家的研究,金字塔建造时最后会存在一个内部的空间,游戏是根据他的理论来制作的。而科学家的发现验证了这一理论。

玩家常常吐槽育碧是一家被游戏耽误的旅游公司。《刺客信条》系列游戏不太好玩,但人文地理方面是做得真严谨,简直是旅游模拟器。

育碧索性真的推出了《刺客信条:起源》的资料片《发现之旅:古埃及》,后来又出了《发现之旅:古希腊》等。里面去掉了所有的战斗,加入了他们为开发这款游戏搜集的所有历史资料。把游戏变成了一个真的旅游模拟器和虚拟博物馆。玩家可以专心地在游戏中探索,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作为一个《刺客信条》玩家,我个人挺喜欢这种体验。自己去探索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古代城市,进入金字塔内部,爬上早已不存在的亚历山大港灯塔,乃至逛逛古埃及的市集、店铺、作坊,进入普通居民的家里。随时可以了解相关的资料。这样的体验非常直观,远胜于历史课本上枯燥的文字描述。

游戏(或者说交互媒体)这种形式,现在主要是用来娱乐,但其实也可以是更好的知识载体。

轻量化一些的,你能说“百词斩”不是游戏吗?

这样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多。

如果VR设备能普及,还会给这个领域带来更大的改变。

再后来,就是脑机了。

伴随新的媒体长大的,又会是新的一代人。

—————————

我的其他回答:

无限制什么武术最强?


如何评价电影《猎谎者》?


有哪些外行觉得很丑但其实很牛的书法作品?


在古代,我科举后被查出私养50万重骑兵,我会被取消进士资格吗?


武汉东湖为何一直没杭州西湖有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