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波兰、立陶宛历史上被灭国后可复国,勃艮第不行?

发布时间:
2024-10-12 04:50
阅读量:
9

波兰为什么能复国?

我觉得瓦西里·奥西波维奇·克柳切夫斯基在1905年就说得很对:

我们吞并了波兰,但没有吞并波兰人,我们获得了一个国家,但失去了一个民族。[1]

《俄国史教程》作者克柳切夫斯基

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别佐托斯内那篇《维也纳和会:俄国与欧洲》也说得挺透,虽然篇幅是长了点。

谈拿破仑时代俄国政治、外交时不可错过的别佐托斯内

波兰的土地并没有与俄国有机融合。就历史而言,波兰社会早已确立了自己的大国心理和心态,认为自己面向西方,是欧洲和天主教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不是斯拉夫世界的一员。在俄国,俄语文学语言刚刚开始形成,而在波兰,波兰语文学语言早在16世纪就已兴起。事实证明,俄国与波兰之间数百年来的对抗传统太过激烈。波兰人恢复独立的愿望与波兰士绅的革命精神从此成为令俄国当局头疼的问题。在这场“斯拉夫人的内部争端”中,帝国被迫付出巨大的努力……投入巨额金钱以维持波兰的服从……克里木战争期间,这支[驻扎波兰的]军队始终未能全面参战,因为政府十分担心波兰人起义,不敢将边界暴露在西方国家面前……我们会发现,吞并一个过去拥有稳定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大国——哪怕只是部分可以称作历史核心的领土——是战略错误,它毒害了整个国家的内部生活,过度地、徒劳地浪费了能量与资源,令帝国无法关注更紧迫的问题。[2]

总而言之,克柳切夫斯基也好,别佐托斯内也罢,都意识到吞并波兰是个巨大的战略失误,甚至早在维也纳和会期间,奥地利的梅特涅、俄国的内塞尔罗德、兰斯科伊都对吞并表示反对,反倒是恰尔托雷斯基意图不明地表示赞成。

当然,从纯粹的地图填色来看,吞并波兰既能够让俄国对普鲁士、奥地利产生巨大的威慑力,也能够提供巨大的防御空间。然而,波兰既然无法同化、融合,那么亚历山大赐予波兰人名义上的宪法和代议机构反而会触怒无望获得这两者的俄国人。

一方面是养不熟也不可能养熟的波兰人,一方面是牢骚满腹的“自己人”,帝国与“会议王国”的两制并行自然不可能走下去,1830-1831年起义便标志着这种脆弱的两制彻底破产。

接下来,哪怕是在和平时期,俄国都有一支名为“作战军团”(Действующая армия)的最精锐部队驻扎波兰,就算克里木战争打得地动山摇都难以抽身。

波兰流亡者更是成了中西欧强国手中的王牌,它们始终有机会利用波兰问题作为与俄国对抗的筹码。控制波兰突出部对欧陆列强的威慑效果,已经远远小于被欧陆列强反过来打波兰牌造成的损失。

与其同步发生的,就是反波兰情绪在俄国精英、社会乃至知识界愈演愈烈。维亚泽姆斯基公爵就曾发问:“俄国充当波兰的内卫能有什么好处?要是有机会把它当做明确的敌人,那倒会容易许多!”

然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帝俄当局和舆论都认为放弃波兰有损国家荣誉和自豪感,所以一方面越发仇视,一方面又要极力留住“忘恩负义的波兰人”。

可是,只消外部局势稍有变化,这种脆弱的维系都绝对难以维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要说德、奥两国纷纷许诺波兰复国并付诸实践,就连俄国也得再次许诺给波兰一个自治王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