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乌东俄族闹独立在先,还是乌克兰乌族压迫俄族在先?

发布时间:
2024-10-14 23:27
阅读量:
23

2004年,乌克兰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

第一轮投票,所有候选人的得票率都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50%。

按照乌克兰选举法,选举无效,需要重选。

于是,选举委员会只得进行第二次选举,让选民在初选得票最多的两名候选人,也就是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之间,进行二选一。

由于尤先科代表的是亲西方基辅居民以及农村的乌克兰人,而亚努科维奇代表的是亲俄的工业劳动者。所以这次投票,可以看做是乌克兰亲欧派与亲俄派的正面交锋。



重选结束后,乌克兰官方宣布,亚努科维奇以2.85%的微弱优势,获得选举胜利。

但对于这个结果,尤先科和支持他的民众不承认,一口咬定亚努科维奇舞弊,要求进行第三次选举。

后来在外部舆论的鼓动下,乌西、乌中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一些支持尤先科的民众更是直接闯进了基辅的最高议会,宣布尤先科为新任总统。

见尤先科的支持者闹事,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者不甘示弱,在乌东也举行大规模游行。

眼看局势越来越乱,乌克兰最高法院只好宣布第二次选举结果作废。择日进行再选。

第三次投票结束后,乌克兰官方宣布,尤先科以1.99%的微弱优势,获得胜利。

事后,亚努科维奇也说尤先科舞弊,并把官司打到了乌克兰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在举行听证会后,驳回了亚努科维奇的申请。

于是,在经历了一场闹剧后,尤先科终于坐上了乌克兰总统宝座。



前面说了,尤先科亲西方。而且在他上台的过程中,西方对其予以了鼎力支持。

既然拾人牙慧,那就得报答。

所以上台后,他就推翻了此前库马奇政府的中立政策,开始对西方投桃报李,积极推进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进程。

对于尤先科的亲欧举动,俄罗斯很恼火,多次以切断天然气为威胁。那几年关于俄乌的国际新闻,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斗气”。



但对于俄罗斯的威胁,尤先科置之不理。

由于两国政府的矛盾无法调和,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因此降到了冰点。

到了2010年,乌克兰又迎来总统大选。

这一次是亚努科维奇和季莫申科的较量。

由于第一轮选举,亚努科维奇和季莫申科的得票均未超过50%。而且季莫申科的基本盘和尤先科一样。

所以2010年的第二轮大选,仍然可以看做是乌克兰内部亲欧派和亲俄派的较量。

第二轮投票结束后,亚努科维奇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取得胜利。

事后,季莫申科又想故技重施,组织支持者闹事,拒绝承认选举结果。

不过,由于这次游行示威缺乏国外支持,所以没有搞成功。



就任总统后,亚努科维奇也对尤先科的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仅亲俄,而且还拒绝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愚蠢举动,令乌克兰亲欧派大为不满。

2013年的11月21日至30日,大量亲欧派在基辅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为了平息事件,亚努科维奇下令镇压。

但是抗议并未停止,因为基辅是亲欧派的大本营之一。亚努科维奇的镇压举动,导致抗议规模反而越来越大。

见局势已不可控制,亚努科维奇急忙飞到莫斯科寻求支持。在与普京商议后,俄罗斯答应给乌克兰提供150亿美元贷款,并下调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价格。

可是亲欧派的示威活动仍然没有停止,范围由基辅扩大至了整个乌西地区。

2014年2月19日,西乌的利沃夫州(苏联从波兰抢来的三个州之一)宣布独立。



2月20日,亚努科维奇政府出面辟谣,说绝无此事。

但到了2月21日,亚努科维奇却突然与反对派达成了和解,表示将解散政府。

亚努科维奇的举动,明显证明了利沃夫州确实有独立行动。他已经控制不住局面,只得与亲欧派和解。不然,就只能像后来那样打内战了。

然而,当亚努科维奇做出让步后,亲欧派却得势不饶人,继续痛打落水狗,要求亚努科维奇辞职走人。

2月22日,乌克兰国会罢免了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很多亲欧派民众见机,冲进了亚努科维奇的家中,准备将他劫持。

2月24日,由乌克兰亲欧派组成的临时政府发出通缉令,准备逮捕亚努科维奇。

亚努科维奇无奈,只好逃往莫斯科。



就在亚努科维奇逃跑的前一天,乌克兰国会废止了《国家语言政策基础法》,将俄语踢出了乌克兰的官员语言。

这意味着,乌克兰的法庭、医院和其他官方机构,将不再要求工作人员讲俄语,学校也不再把俄语列为母语。这对于讲俄语的乌克兰民众而言,完全不能接受。

于是到了2014年2月底,讲俄语的乌克兰人就不干了。

2月24日,克里米亚举行大规模游行,申明独立意愿。玩法与此前利沃夫一模一样,区别只在于这次游行示威,针对的是亲欧派组建的临时政府。



事情爆发后,乌克兰临时政府还没做出及时反应,俄罗斯就行动了。

2月27日,少部分俄军进入克里米亚。

乌克兰临时政府随即发布消息,说乌军已经包围了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基地。一切尽在掌握中。

然而到了3月,俄军却控制了克里米亚。

3月11日,在俄罗斯的控制下,克里米亚宣布独立。后来还举行公投,加入俄罗斯。

对此,乌克兰临时政府毫无办法,只得求助于北约和欧盟。

然而,此前一直负责拱火的北约和欧盟,此时却怂了,均表示没有在克里米亚进行军事行动的计划。

也就是说,北约和欧盟把乌克兰卖了。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拿下克里米亚后,瑞典和芬兰均表达了加入北约的意愿。

两国政府的当年言行举止,与如今可谓是如出一辙。但八年过去了,仍然在“研究中”。

所以,不要把瑞典、芬兰加入北约的新闻太当回事。都是噱头罢了。



眼见无法收回克里米亚,乌克兰国会便提前进行大选。在选出了亲欧的波罗申科后,新政府立马对亲俄的乌东地区进行打压。

然而,打压的结果却是5月12日,亲俄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独立。

为了不让独立事态恶化,乌克兰政府随即派兵镇压,并在很短时间内,将乌军从14万扩充到了25万。而在扩军的过程中,乌克兰政府还故意吸纳了一批“狠人”到军中,组成了最近频频上热搜的“亚速营”。

但是,亲俄和乌欧的分歧,不是靠杀戮能解决的。乌克兰军和背后有俄罗斯支持的乌东民间武装大战近一年后,未能分出胜负。

2015年2月15日,为了解决问题,德国和法国像慕尼黑会议时的英法一样,领着乌克兰与俄罗斯斡旋。表示可以适当让步。

这次会谈,四方政府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谈了近17个小时,最终签订了《新明斯克协议》。



这个协议,有一条规定很重要:乌克兰要在半年内启动宪法改革,确定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在乌克兰的特殊地位。

协议签署后,安理会投票表决通过。承认了协议的合法性。

也就是说,英国和美国也认可协议。

可是,这种性质的协议,乌克兰政府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一旦执行,乌克兰就可能像南联盟一样,直接分裂。

所以协定签署后,压根就没有执行。

而与此同时,乌克兰政府还进一步推行去俄罗斯化的政策。这导致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与乌克兰政府的分歧变得更大了。



2019年,连斯基赢得了大选,成为了乌克兰第六任总统。

新官上任,当然要有所作为。

起初,泽连斯基很想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

但由于《新明斯克协议》在乌克兰完全没有执行的民意基础。泽连斯基满足不了俄罗斯的利益诉求。所以这种改善没什么实际意义。

2019年底,法、德领着乌克兰,再次与俄罗斯斡旋,商讨如何执行《新明斯克协议》。

这一次会谈,泽连斯基要求修改协议。遭到俄罗斯拒绝。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事后,泽连斯基以倒向西方相威胁。

其实,这已经不是乌克兰领导人第一次做出这种决定了。

尤先科,波罗申科,当年都是如此。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什么结果。因为西方并不想亲自下场,只是想把乌克兰当做牵制俄罗斯发展的棋子罢了。

所以,泽连斯基的亲欧举动,也是没什么实际意义。无非就是从北约弄来了点钱,弄来了点武器,可以与北约一起军演而已。

而至关重要的武力保护,也就是俄罗斯揍乌克兰时,北约会出兵保护的文件保证,泽连斯基则始终要不来。

值得一提的是。泽连斯基上任伊始,频频对我国伸出橄榄枝。但当美国政府对我国进行制裁时,他为了给纳投名状,却参与其中,这也是国内反感泽连斯基的开端。



2021年4月和6月,乌克兰和北约连续举行了两次联合军演。

俄罗斯对此进行强烈抗议,泽连斯基却表示不理会,一吐当初被普京无视的恶气。

2021年8月,泽连斯基与拜登会晤,取得了美国一笔6000万美元的军援承诺。

在得到了拜登的承诺后,泽连斯基准备对乌东武装动武,决心武力解决问题。

为了回应泽连斯基,普京也将大批军队部署到了俄乌前线,并和白俄罗斯也举行军演。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2022年1月,为避免战争爆发,普京向北约下最后通牒,即“北约停止东扩,并保证乌克兰绝不加入北约。”

但是北约却拒绝了普京的最后通牒,表示一旦俄军越境进攻乌克兰,西方将对俄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甚至不排除对普京本人施加制裁。



在得到北约的撑腰回应后,2月7日,泽连斯基政府通过了一项修宪决议,将加入北约作为战略目标写进了宪法。这等于是断然拒绝了普京的最后通牒。

于是到了2月底,俄乌战争爆发。

回看俄乌矛盾和乌克兰内战,其实无所谓谁先动手。因为两边都不是善茬。

乌东闹独立,乌西当年也闹过独立。

乌克兰这个国家,注定是要内战的。因为事态发展到如今这个形势,有些矛盾已经很难靠和平手段解决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