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一个人的文笔?

发布时间:
2024-10-19 16:41
阅读量:
19

说几个我常用的几个秘方,简单易操,屡试不爽。

一.时光感。二,画面感。三,情感落点。四,通感。五。玩梗。

且让我细细道来。

1. 时光感:

简单格式就是:描述任何东西、事情、人、任何Blablabla,忽然插入一段记忆,一段类似、甚至毫无干系的情景和感受,那种感觉带着久远时光的感觉和味道,拉长了时空的距离,那种感觉在悠远的成长记忆中荡涤、回响,带着一层时光的滤镜和空灵。

这样写的另一个好处是让节奏忽然慢下来。让目光聚焦点从眼前的事/物/人忽然拉长到久远的别处。读者读到此处会微微停顿,细品之。

举个栗子:

最上面是一件褪色的碎花布的夹袄,肩膀微有些窄,尺寸也不大,大概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才穿得进去,李瑾容伸手抚过上面层层叠叠的褶子,这衣服放了太久,摸起来有种受了潮的异样粘腻,褶子已经成了衣服的一部分,像针脚一样不可去除
李瑾容歪头打量了它片刻,尘封了很多年的记忆涌上心头——
(后文回忆往事……略)

上文是P大《有匪》的一段特别细微的描写,好多剧情我都忘了,但这段文字描写让我倾心不已。这段描写的是小棉袄,但实际却是写她对许久不见的父亲的思念。

所以,时光感写的是什么?

情不知所起,一而深。

而这个“往”落在技巧上来讲,就是营造一段时光感

贴一段我去年写的小日记:

例1:

二十年前的滑梯仍在,我爬到上面蜷起身子用鞋底小心翼翼地蹭下去,再也没有当年一滑到底的酣畅和再来一次兴奋。
曾经跳到最高也摸不到的单杠被我举手摸到。做几个引体向上还要把腿微微勾起来才能不触到地面。
我看到童年的我仰着头看着身边这个傻大个,撇嘴问:长大有什么好的。
我对二十年前的我说,长大了就可以去很远的地方,远方很精彩。我辜负了很多你的期待,希望你能原谅我。
他撇撇嘴转身离开,消失在月辉和星光中。
举杯邀明月。
缥缈孤鸿影。

例2:

一溜雪从教堂的圆顶上垂落,定是天使离开教堂的穹顶,迎着大雪朝着无边夜幕飞去。
我想起少年时站在校门外仰望无边雪夜,漫天大雪从路灯照的见的地方落下。
雪落无声,纷纷扬扬,雪花就像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纷至沓来的压力把青春埋了一层又一层,然后被来往的车辆碾压成又厚又滑的积冰,一整个冬天都化不干净。
彼时我在想,扑面而来的未来,究竟是头顶三尺之上的光明,还是更远更沉的黑暗

评论区有人问,怎样营造时光感

简单来说就是闪回。

写着眼前现在的东西,忽然记起旧年月的某事。回忆过去的时候忽然畅想未来。

点到为止,你们悟吧。


2. 画面感。

让文字拥有画面感,就拥有了想象空间,言之有物、有情、有景。不仅要有画面感,还要让画面有情绪、情感。

我的独门妙招就是:在一大段叙述、描写之后,Blablabla,忽然来一两句话的景色描写作为结尾。注意:要精简,一两句话,且作为结尾。

比如两人在聊着天,段落末尾加一句:

“彼时皓月当空,在波光荡漾里洒下一片碎银月色。那一夜,是千家万户的中秋团圆夜,我却在他乡遇到了漂泊的故知。”

比如在想着什么遥远的往事,段落末尾是:

“路灯昏黄,纷纷扬扬的大雪从遥远的夜空降临,盖住了那些年的欲言又止,错过和不甘。”

上面两段话我没太动脑子随便写出来的。

把一些情绪诉诸于月光、大雪、樱花、江河湖海、山川峻岳,Whatever.

有什么情绪就诉诸于类似的意象。寄情于景和物,是大段叙述、描写后,即将结尾时的一个技巧。

好处就是能把你直抒胸臆的情感、情绪以委婉和美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知乎有个类似的问题:“怎样增加文字的画面感?”

实现起来很容易,掌握2个点:

1) 静画面中突出具体特质,如颜色、形状、质感、味道等等。

2) 动静反衬。即静画面中突出动的,或动画面中突出伫立不动的。

还是以上文那段为例子:

最上面是一件褪色的碎花布的夹袄,肩膀微有些窄,尺寸也不大,大概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才穿得进去,李瑾容伸手抚过上面层层叠叠的褶子,这衣服放了太久,摸起来有种受了潮的异样粘腻,褶子已经成了衣服的一部分,像针脚一样不可去除

这种文字就是画面感:褪色的碎花布(视觉),窄,尺寸不大。过褶子,粘腻(触觉)。

这就是一段带着颜色、带着触感的文字。

至于动静反衬,我在另一个回答中具体描述过如何操作,请见链接。

为此我写了另一篇干货文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延伸阅读。

写作如何写出画面感?江南是通过一些什么小说技法拥有那么强的情绪渲染与调动能力的呢?

强烈建议学习上文链接的内容。江南的《九州缥缈录》值得一个专题。

居前的一排军士原本都隐蔽在盾牌后,此时数百人闪出盾牌,把手中的火把投掷出去那些燃烧的火把在空中划出明亮的弧线,准确地落向了来人的方位。那里,一骑黑马和四名从人被照亮了,他们继续飞奔而来,仿佛御风而行,快得不可想象,马上的人拨着箜篌琴声悠扬

贴一段去年我的小日记:

酒杯里的最后一块冰化成了水,舞台上歌手大概是把这一年所有的心碎和伤情都唱完了烛灯配着那些歌词放映着的藏在记忆里的画面,对面的姑娘欲说还休,我笑话着自己喋喋不休。

3. 找到情感落点,并克制情感。

避免直抒胸臆,含而不发,哀而不伤。

越想表达什么感情,越不说。欲言又止、欲走还留。

实操的精髓就是:着重边边角角的细致描写,怎么拧巴怎么来。

其实写作,无论是故事小说还是散文、歌词,最难的一点是让你的文字有一个情感落点。

怎样让文字有情感落点呢?我们写的时候就要留心:落点是什么 & 怎么落在这个上。

还是以上文那段为例子(第三遍):

最上面是一件褪色的碎花布的夹袄,肩膀微有些窄,尺寸也不大,大概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才穿得进去,李瑾容伸手抚过上面层层叠叠的褶子,这衣服放了太久,摸起来有种受了潮的异样粘腻,褶子已经成了衣服的一部分,像针脚一样不可去除

情感是思念,落点是褪色的碎花布的夹袄,在那些层层叠叠的褶子里。

怎么落的?是伸手抚过上面层层叠叠的褶子却怎么也抚不平。是摸起来受潮粘腻。

那些时光和思念就藏在这些褶子里,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可言状,不可去除。

这种情感情绪的克制在大师的小说中随处可见。

@朱炫 这还是大湿胸在他的知乎live里总结的技巧。

例1:乔峰埋葬阿朱的时候:

他抱起阿朱的尸身,走到土坑旁将她放了下去,两只大手抓起泥土,慢慢撒在她身上,但在她脸上却始终不撒泥土。他双眼一瞬不瞬的瞧着阿朱,只要几把泥土一撒下去,那便是从此不能再见到她了。耳中隐隐约约的似乎听到她的话声,约定到雁门关外骑马打猎、牧牛放羊,要陪他一辈子。不到一天之前,她还在说着这些有时深情、有时俏皮、有时正经、有时胡闹的话,从今而后再也听不到了。在塞上牧牛放羊的誓约,从此成空了。
萧峰跪在坑边,良久良久,仍是不肯将泥土撒到阿朱脸上。
突然之间,他站起身来,一声长啸,再也不看阿朱,双手齐推,将坑旁的泥土都堆在她身上脸上。回转身来,走入厢房。

例2:海贼王里那些泪点:

香吉士离开老爹跟随路飞的末尾,看似漫不经心玩世不恭,却绷不住的那一跪:“感谢您多年来的照顾!”

小鹿乔巴离开时候,夜空中漫天的樱花烟火。都是前面绷着绷着,最后绷不住了——原来有那么泛滥深刻的爱和眷恋。

公主薇薇面对离开的路飞团伙大声问:“我还可以当草帽的一员吗?”大家不说话,集体举起左手,手腕处那个×的标志。

梅利号海葬,大家面对着一艘烧着的海盗船,听它寄语:“好想陪你们一起走到最后去找One Piece,可是对不起,我只能到这了。”

例3:白夜行里男主对女主的感情线,一直克制着,可也正因为那种克制,反衬出来的的感情才那般让人动容。

例4:《说谎》

我没有什麼阴影魔障/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我又不脆弱 何况那算什麼伤/反正爱情不就都这样。
我没有说谎 我何必说谎/ 你懂我的 我对你从来就不会假装
我哪有说谎 请别以为你有多难忘/ 笑是真的不是我逞强

《成都》

让我掉下眼泪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温柔
余路还要走多久 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 是挣扎的自由


这些作品中都有对感情的克制,而且非常常见。

不到最后一刻,就是含而不发。许许多多优秀作品中、歌词中都有这种手法。

我思念你,但是我不会一个电话微信联系你,而是忽然翻到以前的旧物、照片,对着它静静发呆。

我喜欢你,暗恋你,我不会冲上去强吻、拥抱,而是留心你指甲的颜色,风吹起你发梢时的味道,你笑起来眼睛里的光。

我舍不得离开你,好想留住你,可我不会抱住你的腿不让你走。我会不舍不甘的转过身,努力不让泪水流下,不让脚下的路变得泥泞。我会走到一个很远的距离,悄悄地回望。

以上,总结一下:

时光感,画面感,情感落点。

如果能把这三种感觉融合在一起,稍加练习,熟练运用,那文笔和逼格就妥妥的升高一个段位。

当然我还有别的写作技巧。

如果这个答案点赞能多一点,我再贴一段“通感”“玩梗”的技巧。

希望能对你有些启示。

下面这个专栏收藏着我的小日记。好想被关注一下啊 @朕很帅的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插波一条招聘信息***************

既然知友们这么热情,破了千赞,我就再贴一段“通感”的技巧。很高级。

通感≈五识+隐喻+变形

这是我一个专业作家、编剧女朋友 @青斜 特别推崇的伎俩……额不,高级技巧。

简单实操就是:用视觉写听觉,用触觉写味觉。把五官五识相互沟通转化,彼此挪移杂糅。

不仅要写事、物、人的表面,还要写出Ta背后的东西。

所谓背后的东西,可能是与之相近相似的什么也可以是更深刻、更升华的某种意义、意象。

再简单点说,就是隐喻和变形。

先看几段例子。

例1:

@青斜 《水落鱼梁浅》

吃火锅就好像暴雨天在公路上开车外面狂风暴雨,车里温暖如春,却因为车窗外的闪电,又必须全神贯注:每一个翻滚着的热辣泡泡里的羊肉卷,每一朵吸饱了滋味、漂浮起来的油面筋,每一丛软绵乖巧、又脆骨铮铮的金针菇,都不可大意,筷子擒起来,出手稳准狠,在麻酱碟子里轻轻一蘸,裹挟那股热腾劲儿,塞进嘴里,滋味万千。车子朝着闪电的方向行进,闪电也朝着车子的方向来,热气和舌头在彼此靠近。
水落鱼梁浅

例2:

江南 《九州缥缈录》

老人淡淡地说。他猛地挥手震动全部琴弦,他弹琴的时候慢而悠扬,此时却是雷霆般的诸弦齐鸣 清厉的琴声在夜空中 仿佛刀子一样飞扬出去, 不可思议的,他琴声所到,浓郁的雾气立刻变得稀薄起来,失神跪倒的军士们纷纷清醒过来,茫然地看着周围,握刀的人不约而同地感觉到刀柄上尽是湿漉漉的,披着棉甲的士兵则感觉到浑身甲胄黏在身上,沉重不堪,仿佛刚刚在一场微雨中行军。而沉闷的空气却变得清润,让人脑海里的混沌忽然消散,茫然地以为刚刚做了一场大梦

技巧:①在写{雷霆般}之前,为了反差而写平时的{缓慢悠扬}。

②以视觉感描述声音。“刀子一样”的“琴声”

③以小人物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描写声音。层次感:刀柄+湿漉漉;甲胄+粘,沉重+比喻。 一切画面为了形容声音好听而已。

遥遥的那个黑马上的老人抬头向这边递过了一缕目光,古月衣在息衍的身边,只是被那缕目光扫到,就觉得浑身被冰水淋过似的一阵战栗

不用我多讲解,我相信各位能Get到。

通感≈五识+隐喻+变形

比如写葡萄,不直接写酸甜冰镇,我们可以写“像童年的某个夏天,玩伴嬉闹时泼来的凉水”,那时的清风和畅快的感觉就是葡萄入口的酸甜。

比如前两年有个很通俗易懂的比喻句,两个人相处舒服和自在的感觉,就像冬天把秋裤塞进袜子里那种踏实感。

比如有一种满足感就是在酷热夏天里,凉爽的空调房里啃着西瓜刷着剧,身上还裹着空调被。

比如有一种失望就是,“我都脱光了你就给我看这?

额……有点跑题。

这个技巧比较难,需要勤加练习。思考一下怎样隐喻那些情绪、情感?

比如害怕、慌张、焦虑、抑郁、失望;开心喜乐、惊喜、感动、温馨……动动脑筋写几个隐喻句就会了。

以上这个方法是普鲁斯特常用的一种方法。某评论家总结其风格:

选取两个不同的物/人/感觉/事,然后确定他们的关系,并让他们处于“美的风格所要求的范围内”,于是真实呈现。这是一个修辞学的秘密——美,就是关系。
当我们发现一个事物的后面有另一个事物,我们才能看到这个事物的美,现时的感觉和过去的回忆以一种对应的关系成为了写作的题材。
于是当下我们眼里的现实就成了这些感觉和记忆的某种对位关系——时间是一个充满香味、声音和各种气候的大容器。
文学不是虚构,是把广袤世界里的现有事物排列起来,选取不同事物,确定他们的关系,构成美学上的式样。这是艺术家的秘密之一,也孕育了他写作上的两个主要技术因素:隐喻和变形。

以上,感谢大家关注和支持。

如果破两千赞,我就再贴一段“玩梗”的技巧。

See You Around~!

我会持续输出写作相关内容,求关注

@朕很帅的

*******************六千赞的分割线*******************

最后一个技巧,说“玩梗”不太准确,更准确一点应该说“锚定”和“重复”

把一个“梗”重复说好几次,贯穿在整个文章中,一般3-5次为宜,不要太多。

这个“梗”是什么呢?最好是你文章的主题或者服务主题相关的什么人/物/事。

实操也很简单:首先从文章的宏观结构来构思,我要重复什么梗。

开头放一个,中间提一两次,结尾再点一下题,把这个更翻出来最后说一遍。

这里重点强调一下:重复的点与点之间,段落要隔得足够远。尽可能的写离这个点很远的事,让观众忘了这个点,然后不时的出现一下找找存在感。

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梗”其实是一个锚。从文章开头你就锚定了一个什么东西(主题相关),随着事件或者心情的推进,你第二、三次遇到这个“梗”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文章结尾的时候再次提到,可以是终于得到了一个新的定论,也可以是各种变换过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一顿操作猛如虎,低头一看0-5)

因为你文章里的重复玩梗有了锚定效应,因此总是能回归你的主题立意上来。这样就有了弧光人物弧光或者思想弧光是故事/电影/剧作元素中最基础最不可缺少也是最闪光的点

读者可以看到你的叙述和心情是动态的,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重复着重复着,就有内么点味儿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是盛开的花也是凋零的花,燕是飞走的燕也是归来的燕。而这燕和花又都是年年岁岁周而复始的存在。寄托于燕和花的情愫无论怎样,都有种高级的美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就是这种Feel,你们品品。仔细品!

就Zhei味儿。

写流水账的时候容易丢失主题,不断重复玩梗就能不断的把跑题的叙述给拽回来。

写小散文、故事的小章节用上这个方法会特别妙。

这里重点强调第二遍:重复的点与点之间,段落要隔得足够远。尽可能的写离这个点很远的事,让观众忘了这个点,然后不时的出现一下找找存在感。

(敲黑板啊各位!)

我最近的小日记结构是这样的:

女朋友让我买猫,买了猫还让我铲屎,我才不。于是点题——
“我最看不上对女人言听计从的人了。”说完我就出去跟兄弟们喝酒了。
跟兄弟喝酒的时候吐槽女生,Blablabla各种事例佐证,兄弟们纷纷同意——“就不能听女人的。”(第二次)
玩的正开心,哥们的老婆打电话催他回家,兄弟几个纷纷不同意,哥们吐槽某次悲惨遭遇——“不能听女人的……也不行啊。”(第三次)
再次流水账叙述Blablablabla
最后回到家里,拿起猫铲子给猫铲屎,一边小声BB:“最瞧不起对女人言听计从的人了。”

小视角+反差萌≈荒诞。

更高级点,如果你想要忧郁风,思念,落寞,燕归来,花落去,也可以设计某个锚定点,翻来覆去重复。可以联系上文几点技巧“时光感”“画面感”“情感克制”揉在一起用。

最典型的就是《秒速五厘米》的樱花和《你的名字》的一切人/物/景,简直不要太美!

高中作文的话也可以设计一个结构,找一个主题或者某个锚点,百思不得其解,一路论证举例的时候,分别路过ABCD,陆续经历了“看山是山——不是山——还是山”的过程,最后再重复,点题。

记叙文设计某个很小的点,也可以重复玩梗。

强调第三遍:记叙文中锚点的重复之间要隔得足够远,尽量顾左右而言他,时不时找存在感。(我可真够操心的)

这种技巧在许多文艺作品中也有出现,比如《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的穿越段落和对照回文各种细节。

海贼王里的空岛篇,黄金钟的锚定重复。

电影里《情书》的锚定重复。

某个角度讲,这符合日本“物哀”和“侘寂”的美学标准。 @囧叔

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舍得说再见******************

最后,回到这个问题——“如何提升一个人的文笔”。

首先必须是基本功:练字,词汇量,好句子。

其次,要建立一个高级审美。就像看电影,除了故事情感以外,还要看到分镜、叙事结构、节奏、情感落点。

第三,积累素材、灵感。那些击中你的句子、情感落点、画面感要收集起来铭记于小本本和文件夹。铭记于心可不够哟。

第四,模仿、剖析、练习、拆分、整合。格物致知。

我也是写了百万字小说之后,才有了这些总结和感悟。

行胜于言。各位加油,共勉。

最后的最后,感谢大家的赞同、喜欢和评论。很高兴通过这个答案认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私信问我。

有同学需要指导作文可私信,付费咨询哟。

希望能帮到各位,稍加练习,学有所成。

记得点赞三连,关注一下 @朕很帅的

以后会有更优秀的审美+写作内容分享给大家。

大家是怎么提高自己的文章写作能力的呢?写作如何写出画面感?朕很帅的:第一批即将 30 岁的九零后有什么想对将满 20 岁的零零后说的?


我的专栏如下,每个月都在朋友圈更新一篇,搬运到知乎。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