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发布时间:
2024-10-30 10:56
阅读量:
6

真心劝大家没来过马来西亚的最好不要来,因为一般人受不了,在当地月收入3000元就很满足,收入不高但吃着大排档,开着二手车,见人叫老板,过着慢生活。

出发之前,马来西亚西部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迷一样的地方,有着原始的热带雨林,也有着沧桑的历史,那些古老王朝的传奇从这里诞生,也在这里隐没!

无数民俗风情和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交织在一起,让马来西亚成为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地方。尤其是,那几百年前从中国南方“下南洋”漂洋过海的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如何生存下来?在这片陌生土地上,带去的习俗又是怎样跟本地的文化碰撞出火花的?

这儿的气候也绝对值得一提,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和季风混合气候,常年恒温,基本全年都在26到30℃,听上去像天堂一样。

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分成雨季和非雨季的“二季分明”。3到6月和10月到来年2月雨水较多,航班偶尔会耍点小脾气,不过不必多虑。真心讲,马来西亚四季如夏,旅行基本不受影响。

吉隆坡:年轻的淘金城

和其他历史悠久的马来西亚古城相比,吉隆坡实在算是个“年轻后生”,到现在不过百余年历史。

当年它因锡矿产业兴盛而崛起,像极了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淘金之地。带着财富梦的淘金客们从马来各地蜂拥而至,三大民族——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在此汇聚。

有人说吉隆坡就是一场文化大熔炉的实验,而这里的民族风情也确实让人感慨万千。

说到吉隆坡,绝大多数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都是那座“神级地标”——双子塔。

这座高楼是上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经济起飞的见证,也是马来西亚雄心勃勃的象征。想想1993年,国内还在发展期,而吉隆坡的双子塔却已经以“每四天升一层”的惊人速度拔地而起。

两年半之后,这座全球第一高楼便宣告竣工,至今仍是全球最高的双塔建筑之一。站

行走在吉隆坡,殖民时代的痕迹也随处可见。吉隆坡火车总站就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建筑,令人一眼难忘。

对面那栋褐色的铁路局行政大楼,外墙与圆顶的设计也别具一格。还有国家音乐博物馆、圣玛利天主教堂、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别有一番风味。

马来西亚的生活琐事

马来西亚的货币是令吉(Malaysian Ringgit),一令吉兑约1.54元人民币。起初以为吉隆坡的生活水准会随着它的经济地位而水涨船高,实际却有些出人意料。

当地年轻人大学毕业后的起薪一般在2500到3500马币之间,这个水平放在国内可能相当于某些“小县城工资”,光是租房水电网费就差不多要1000到1500马币。

在吉隆坡,一杯咖啡也从过去的1.5马币涨到了3.5马币,真是妥妥的“飞涨物价”!

住酒店、民宿、木屋等等选择多样,价格也相差悬殊,从便宜的100马币到豪华的上千马币一晚都有。

不过当地人买房的压力倒不算大,低收入人群可以申请廉价房,十万马币左右就能买下一套两居室,这种房子的产权是99年,让不少人免去了租房的焦虑。

既然是产油国,那油价自然不会贵到哪去!95号汽油每升仅需1.97马币,还是全国统一价。

因为这点,车子在马来西亚成了生活必需品,尤其在吉隆坡之外的地区,公交系统是个稀罕事物,没有车的日子几乎寸步难行。

交通规则颇具本地特色,那些摩托车,总能停在机动车前面,一到绿灯时如脱缰野马般冲了出去,而后面的汽车也只能干瞪眼。

在马来西亚,摩托车上高速那是合法的,这场景只能说很“马来”了!

日常购物是按公斤计价的,蔬菜价格不比上海便宜,但水果却很划算,榴莲才15马币一公斤!不过中国品牌商品在这里的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很多欧美、日韩的品牌同样贵得很。吃的方面也很接地气,街头小吃随处可见,比如鸡肉串1.5马币一串,酸甜中带点香辣味,十分开胃。

医疗、教育的碰撞

马来西亚推行全民医保制度,只要凭身份证挂号,就可以一马币“搞定”小病看诊,看病变得相当平价。

而教育方面,这里实行12年义务教育,公立大学学费低廉,部分大学教学质量还不错,算是福利。

这里也有浓厚的印度文化气息,小印度街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吸引人的是街区内著名的马里安曼印度庙,远远就能闻到——金盏菊、兰花和茉莉花串成的花环摆满街道。

当地印度裔居民每天清晨就开始忙活,把花串成花环供人们买来参拜。花环的配色大胆又明亮,黄配紫、红配黄,象征着印度文化的热烈。

远望神庙仿若一座塔楼,走近才发现更像一座彩绘的神山。石门的层层叠叠结构上坐满了栩栩如生的神像,工匠们用上了各种大胆的颜色,金粉、孔雀蓝、朱砂红,色彩碰撞得极为大胆,让人眼前一亮!

偶遇“华校毕业”的印度裔大叔

在小印度街区,我碰巧遇到一个印度裔的大叔,他张口就是一句标准流利的中文:“你是中国人吧?”

这一句话直接把我震住了,我忍不住问:“哎呀,大叔,你中文这么溜啊!是马来人还是印度人?”

他自豪地笑着说:“我可是正儿八经的华校毕业生!”

这一说可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得意地告诉我他从小读华校,中文不仅流利,还十分标准。

我问他:“那你是怎么会选择去华校呢?”他笑着解释道:“我们国家有斋月的习惯,马来校的学生要遵守斋戒,在太阳落山前不能吃饭,父母心疼我,就让我去读华校。”

话说到这儿,他的神色突然有点严肃,“虽然华校的条件一般,经费、场地都偏向马来校,但校长们都很尽心,学生们也团结,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说完,他自豪地补上一句:“我不后悔选择了华校!”

这话不禁让我想起几百年前,那些从南方下南洋的华人祖先。面对异国他乡的艰苦环境,把中国的语言、传统与文化留了下来,如今的马来西亚华裔依然顽强地传承着这些宝贵的遗产!

吉隆坡这地方,才百年历史,对我来说,是马来西亚的灵魂代表。马来西亚就像一块色彩缤纷的拼图,而吉隆坡嘛,拥有拼图上的每一种颜色。

可要问我最魂牵梦萦的是哪一抹,答案一定是华人的红!对于海外游子来说,那抹红色,不管在哪儿,都是家乡的色彩。

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厂街,挨着小印度。

逛完热闹的印度街区,我穿过几条街,进了这片华人云集的美食中心。我们特意没从大门进入,而是选了条两边满是小吃摊的小巷钻进去。

窄窄的巷子里,煎炸炒煮的声音此起彼伏,锅里浓汤滋遛滋遛地冒泡,烟火气扑面而来,直接把人“炒”进了人间烟火的热闹里。

各种香味混着一股熟悉的乡音,摊主们用粤语跟老顾客打招呼,让人倍感亲切,仿佛在异乡找到了家一般!

华人表达喜庆的方式跟印度人不同,五彩斑斓在我们眼里有点“浮夸”,而一抹红色就足够让华人感到隆重!

新年期间,茨厂街被红灯笼点亮。卖糖炒栗子的摊主从头到脚穿着一身大红,扭着腰哼着“好运来”,欢喜得不得了。

可惜年节是华人最重要的日子,许多店主都回老家过年,茨厂街里的美食档口也少了不少。要不然,光这一条街,就够游客吃上好几天不带重样的。

马六甲:两种文化一条河

从吉隆坡到马六甲其实比想象中要方便,大巴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马六甲的老城中心被一条运河一分为二,一边是浓浓的西方风情,红色的荷兰红屋、白色哥特式圣方济教堂、葡萄牙古迹相互辉映;

另一边则是鸡场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区。要说那边的鸡场街,可是中国味儿浓得要命!

在鸡场街走着走着,仿佛回到了过去。街道蜿蜒曲折,狭窄的巷子里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有人称它为“亿万富翁街”,因为这里曾是华人富商的聚集地,搞贸易起家的他们喜欢在这买房置地。

每家门口装饰讲究,墙上贴的彩色瓷砖鲜艳依旧,大门上的瑞狮门扣和雕刻的龙凤窗棂,透露着浓浓的中国风。灯笼高挂在骑楼檐下,微风一吹,红色的灯笼轻轻摇摆。

马六甲的新城区则干净清爽,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虽小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槟城:美食里的中国味

槟城是个特别适合“中国胃”的地方,满城都是地道的中式美食!大街小巷里的路边摊看着简陋,可谁知道那才是真正藏着绝味的地方。

槟城的华人商家们一个比一个热情,去这儿的路边摊吃饭,不管是大餐小食,最后都会听到老板一声热情的“谢谢”,让人心头一暖。

到槟城的第一天,坐出租车巧遇了个广东司机,更巧的是,他也是潮汕人,再更巧的是,居然是我同届!同样的家乡话,马上让人话匣子大开。

我忍不住问他:“你怎么跑来马来西亚啦?”

他笑着说:“槟城生活悠闲,200平米的大平层,带游泳池的半山公寓,一个月租金只要2500人民币,这里华人多、美食也习惯,舒适得不行。

”我忍不住问:“会不会在这边觉得孤单啊?”

他乐呵呵地说:“哪儿会啊!槟城的华人圈子很好融入,我们经常聚在一起吃串打牌,日子过得可热闹了。”

这一路遇到的华人,对国内的新闻了解得比我还清楚。

有次在槟城碰到一个开餐馆的老板,闲聊中我忍不住问:“您是槟城人吧?”这话听起来像“废话”,其实我想试探一下他的反应。老板爽朗地答道:“我是福建宁德人,爷爷当年漂洋过海到这边,我这才在这儿生活下来的。”

“这里的生活过得如何?”我又问道。

老板摇了摇头,苦笑道:“我们华人和印度裔在这的待遇嘛,一言难尽!资源分配不均也习惯了。以前我们一反抗,人家直接一句‘不服就走’,最近几年嘛,中国越来越强,马来西亚经济也越来越依赖中国,所以对我们也客气多了。”

听了这话我不禁感慨,马来西亚的华人确实是海外最贴近祖国的一群人啊,心底的那份骄傲让我动容!

之前一位马来的小姐姐告诉我,马来的华人特别有根性。她家已经是第四代移民了,但她从小到大都读华校,说华语,每年跟着父亲回福建老家祭祖。

她父亲固执得不行,至今连日本都不愿意去,说那地儿不属于“根”。

这话当时听着觉得有些夸张,但在槟城听到看到的一切,倒真让她的话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马来西亚的味道:

在马来西亚,档口是当地最有特色的餐馆形式了。装修朴实无华,吊顶风扇呼啦啦地转着,墙上挂着几盏霓虹灯。档口的摊主们来自四面八方,各有拿手菜:白咖啡、肉骨茶、海南鸡饭、虾面……一个档口,藏着好几种地道美味。

美食总是与历史相连,而在马来西亚的美食故事里,华人的印记比比皆是。

就拿肉骨茶来说,这可是华人移民的“传家宝”。如今的肉骨茶早已成了马来人餐桌上的常客,甚至还爱配上一杯浓茶,一口肉、一口茶,别有一番滋味。

再比如椰浆饭。这东西与我想象中的椰子饭完全不同,原本我以为是像泰国那种白白嫩嫩的椰子饭,结果端上来的却是用香蕉叶包着的三角饭团,旁边配着一碟江鱼仔、一小碗花生米和辣椒酱。

打开香蕉叶,浓浓的椰浆香和咖喱味扑面而来,米饭微微泛黄。我盯着它没动筷子,摊主热心地凑过来教我吃法。

她把饭摊在叶子上,混着江鱼仔、花生米一起夹起,然后告诉我:“这饭得这样吃,江鱼仔是穷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荤菜,营养高又实惠。

辣椒酱嘛,各家都不一样,我家的特意加了蒜米和石古仔,香得很。”

“乌达”也是我头一回见的玩意儿,夹起来咬一口,原来是烤鱼饼!马鲛鱼的口感韧劲十足,味道有点辣,伴随着黄姜叶、椰子、葱头的香气。

乌达是麻坡的传统小吃,随着时间流传到各地,还在不断改良,几乎成了马来西亚街头必尝的美味之一。

说到最后

从吉隆坡的唐人街到马六甲的鸡场街,再到槟城的档口美食,马来西亚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华人的故事和味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