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新品汤面被群嘲,剁椒鱼片变「卡通小鱼」,是否属于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索赔吗?

发布时间:
2024-11-20 17:54
阅读量:
2

国内食品领域始终有个BUG——可以货不对版。

“老婆饼里面没有老婆”,看似是个网络笑话。

但如果买的蟹肉棒里面没有蟹肉,日本豆腐里面没有大豆,香菇肥牛里面没有香菇和肥牛,是不是就有点奇怪了。

如果这些依然觉得是“常识”,约定俗成的称呼而已。

那么当“羊肉串”原料是鸭肉,“红薯粉”里面是木薯,“三文鱼”用的材料是虹鳟鱼,好像就没那么好笑了。

根据法律法规预包装食品命名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反应食品真实属性(可以使用国标、行标、地标中规定的名称或等效名称)
  • 通俗名称,不误导消费者
  • 可以标明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

但实际上,市场中各种食品故意用品名来含糊成分,导致客户预期和产品原料不符的事情,非常普遍。

其中,零食、预制食品、冷冻食品算是重灾区。

比如前面说的鱼丸。随便网上找个墨鱼丸的配料表,发现里面的墨鱼甚至还没猪肉多。

排名第一的鱼肉和墨鱼也是两个物种。墨鱼是乌贼。

而前一阵网上又爆出来某些产品连配料表都是假的,需要去查DNA才能知道到底是什么。

再比如零食里面的“牛肉粒”。

仔细看配料表你会发现其实含有大量豆蛋白、鸡肉、猪肉、绿豆粉。

这东西应该叫“淀粉杂肉丸子”,而不是牛肉粒。

“牛肉粒”的原料是牛肉+猪肉+鸡肉,那为什叫牛肉粒。

再比如牛肉丸。

既然配料表里面第一是鸡肉,为什么不叫作“鸡肉丸”?

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的“无花果”。

直到长大了尝到第一口真的无花果有没有奇怪过为什么口感差这么多。

真相是这东西是用萝卜丝做的,只是叫“无花果”。

为了不引起麻烦,无花果和松露巧克力的图片,都是相对规范标注了的产品。
但实际上,市场同类产品大多不标注。

这款至少标注了萝卜丝

松露巧克力配料表里也没有松露。

为了图片不引起麻烦,这款配料表写的“松露型速溶巧克力”。
但市场上很多同类产品,直接写“松露巧克力”。

这款至少有个“形”字

豆奶里面没有奶。

豆奶有个“奶”字,但里面不含有牛奶,那为什么不叫甜豆浆?要蹭奶字呢?

日本青芥和山葵是两种东西。

超市买的那种管状的日本青芥,里面是淀粉、黄芥、混合了山葵。而日本传统寿司用的是山葵现场磨碎。

再说几个你可能不知道的。

凤梨酥里面最多的是冬瓜。

凤梨酥里面的“果肉”占比多的可能是冬瓜,菠萝排在很后面。

也有凤梨多的,但基本都很贵。

香草冰淇凌里没有香草。

天然香草(如香荚兰)的生长周期长,产量少,价格昂贵。大部分写着“香草”口味的食物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香精,如香兰素,这些香精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产量高。

更早的时候,一些欧美一些标注香草味的食物,食用的是海狸香,来自海狸的肛门腺提取物。但现在工业需求更大,也不会用了。

椰果也不是椰子的果肉。

是母醋杆菌的发酵代谢物,好像肉灵芝那样在盆里生长,再切割出来的。

据说传统的做法,是用椰汁来作为培养液的。

日本豆腐,也不是豆腐,甚至没有大豆。

这个东西在日本叫做“玉子豆腐”,“玉子”就是鸡蛋的意思。

等于我们的鸡蛋羹,和豆类完全没关系。

这些有一些是已经约定俗称的历史名称问题,但还有更多新品正在混淆消费者的试听。

考虑到连“红薯粉”里面都可以是木薯。其实这次康师傅的“鱼片”也算坦荡。

起码直接给你坐了个抽象的卡通鱼,明摆着告诉你,这不是纯鱼肉,是鱼饼。不要有太高的鱼肉比例期待。

至少比假装的给你做个白色柔软,口感好像是鱼卷,实际大部分是淀粉的东西强多了。

毕竟,网上叫水煮鱼卷的东西,买了可能里面也一点鱼都没有。

按网友常说的:都吃方便面了,还在乎是不是真鱼,不是脚踩的就偷着乐吧。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自助餐里真有饱腹剂的存在吗?当年苏联挖地球为什么挖到 12262 米就停止了?明明不开车为啥还被称为副驾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