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文化的兴起,是我们精神生活变得更富足的体现吗?
梗文化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有,国内有,国外有。
这东西的存在和时间,和人的生活水平、和地域都没有关系,只和传播媒介有关。
只不过现在互联网发达,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更广而已。
“梗”这个词对应的英语单词应该是meme,维基百科给的解释是:一种思想、行为或风格,通过文化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模仿传播,通常带有代表特定现象或主题的象征意义。
当然现在说的meme一般都是指互联网中的梗。
先说说现实里,在同学、同事、家人这种小圈子里,也会有梗的出现,比如大家都经历过的某件事,在之后的时间里就会经常以梗的形式出现。
还有地区性质的梗,比如我小时候,如果有人特别馋,是个吃货,别人就会说“你真是张驴子他妈,就认吃”,再比如有人哭了,别人会说“你怎么跟乔海云似的”,用来形容别人矫情做作。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张驴子和乔海云是谁,也许是长辈的同事,远房的亲戚之类的,但是就那么流传着。
信息封闭的年代,这家的寡妇,那家的光棍,甚至街上那个行为怪异奇装异服的疯子也会成为梗。
互联网兴起之前,传播范围最广的梗,来自电视,尤其是小品相声和影视剧,那时候小品相声编剧特别有造梗的天赋,比如70和80后那时流传非常广的一个梗,来自宋丹丹与雷格生的小品《懒汉相亲》,其中宋丹丹那句“俺叫魏淑芬,今年二十九岁,至今未婚。(带口音)”就被人津津乐道,广为流传。其他的还有例如陈佩斯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里面那句“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儿”,姜昆的《虎口脱险》,其他的还有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里面那句天津口音的“逗你玩儿”也是个非常流行的梗。
2001年,赵本山的《卖拐》之后,小品梗走上了一个巅峰,太多的经典台词就不列举了。几乎日常生活开玩笑都要模仿上几句。
郭德纲最火的那几年,他的梗也是层出不穷。比如谦儿哥抽烟喝酒烫头,大铁棍子医院“捅主任”等等。
当然影视剧中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台词,老一代人肯定经常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来自电影《闪闪的红星》。
还有后期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中,葛优那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也算是一句流行语。
同时代,在大陆地区流行的由石班瑜进行配音的国语版周星驰电影,也为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梗,最流行的可能就是《大话西游》中那句“我K,I服了you”和爱你一万年的梗。
另外,《黄飞鸿》系列电影里,李连杰的那个经典的开打前的准备姿势,我不知道算不算一种肢体语言上的梗。
其他影视作品如《古惑仔》中,经典反派靓坤和乌鸦的一些台词,也是当时争相模仿的对象。
还有好多就不列举了,这些经典影视剧的梗,在今天仍有一席之地,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在原来流行的元素上挖掘出了很多更新的梗,比如孙红雷在《征服》中买瓜的桥段,就不用详细说了,估计很多人都可以背诵原文甚至表演出来的。其他的还有《我爱我家》中的葛优瘫,《赤子威龙》中于荣光那句“一个月几百块你玩儿什么命啊”,《马大帅》里的辽北第一狠人范德彪,《赌侠》里的那句“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嚣张的人”等等。
互联网兴起之后,对于梗的传播来说,有了质的飞越,一句流行语,可以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从最开始的懵懂时期,到逐渐抽象(李毅吧和魔兽世界吧),从“diao丝”一词出圈之后,互联网梗开始全民化,甚至逆向输出到影视小品相声里,这期间我记得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事件一个是“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还有天涯“小月月”事件,虽然都属于炒作行为,但不得不承认这些案例太成功了。
国外的梗,在早期国内互联网最火的应该是“喷神james”,“暴走漫画”和“搞笑漫画日和”,喷神的风格养活了国内无数个游戏评测UP(代表人物敖厂长),暴走漫画则是衍生出互联网节目“暴走大事件”,日和衍生出国产动画《十万个冷笑话》和叫兽的《万万没想到》。
AB站的流行,把梗文化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次元和鬼畜视频开始流行,加上弹幕的点缀,娱乐效果拉满,真的做到了世间万物皆可拿来娱乐的地步,有多少人还记得A站那首《绿坝娘》,有多少人还记得葛平的《循环》,还有热门视频里的各种特效弹幕,那些隐隐约约还能再脑海里响起来的“我从河北省来”“蓝蓝路~”,还有除了自己的QQ号,唯一能记得的QQ就是337845818。
再后来,A站没落,B站火了,再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网民数量也达到了一个顶峰,真正的全民造梗时代来了,但是再也没有哪个梗能经久不衰(当然除了某个近期被批判的梗)。
所以说,我觉得如今这个局面,不是我们精神生活富足了,也不是梗文化的兴起,恰恰相反,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空洞了,梗文化也在逐渐没落了,原因我认为是信息碎片化,导致人们失去更多的耐心,变得浮躁,从长博客到微博,从长视频到短视频,就连完整的看一部电影的耐心都没有了,遍地都是“这个人叫小帅”,今天还比较喜欢的UP,明天就忘记了,还指望人能在精神生活上有什么大的收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