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琼瑶辞世,呼吁「年轻人勿放弃生命,要活出强大自我」警示了什么?「死亡教育」是否有必要普及?

发布时间:
2024-12-11 21:57
阅读量:
9

这种呼吁,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这类自杀报道可能对易感人群产生【模仿效应】尤其是青少年。


因为青少年缺乏足够的心理应对能力,而在接触到自杀信息后产生模仿行为


韩国一研究组于【2005年-2011年】的7年间,对韩国自杀死亡的9万余人为对象进行了研究。


研究期间因自杀而在电视和报纸上被连续报道一周以上的知名人士有13人,这13人自杀后一个月内自杀人数约为1.7万人,占总数的18.1%。


报道称,知名人士自杀后一个月内,日均自杀人数为45.5人,较知名人士自杀前一个月的日均自杀人数36.2人多了25.9%。


研究组发现,这种情况在知名人士为演员或歌手的情况时更加明显。


特别是20多岁和30多岁的年轻女性模仿艺人自杀的情况较多。


这一人群模仿自杀的危险度为其他年龄段的1.6倍。


这里我想聊聊另一位我十分喜欢的知名作家。


出生于20世纪的捷克籍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于2023年7月12日去世,享年94岁。

昆德拉是一个刻意隐去个人生活的小说家,所以当我看到他逝世的新闻时,并不是感到悲恸,而是震撼,以及潜意识中升腾起来的对死亡的原始恐惧。


我所想到的并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的离世,而是一个我曾经有幸观望到其深刻思想的人从我所处的这个时空消失了,前者会让人陷入刻奇的集体默哀里,那并不触及心灵,而后者则更接近于对一位现实中认识的人离去的感受。

已经被他解构了无数次的死亡这一议题,如今终于追上了他,不知道他本人是否愿意,但他应该算得上是住进了“不朽”的殿堂里。

他的离世也使得我在思考,关于死亡,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它?我们又该如何与我们的下一代谈论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

死亡,仿佛一直都是别人的事。


但我们早就知道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可我们仍然不愿去思考甚至避讳提及死亡这件事情,仿佛不去想,死亡便不存在,一想到便会加速死亡的到来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无可避免地会遇上一些他人的死亡,可能是亲朋好友的离开,也可能是像昆德拉一样对大众有着非凡的影响力的艺术家的离世。


我们越发地感到生命的无常,越来越意识到,每一次看着他人的死亡,便是一遍遍地练习着自己的死。

在必应搜索“濒死体验”,一共出现了1200000个相关词条。


正因死亡无法被体验,因此它更加神秘莫测,死亡的不可控性使得它成为了弗洛伊德口中人们关于生存焦虑的原始恐惧的来源。

面对死亡,我们或许会开始思考:

如果自己哪天突然离世,我会留下什么?

我会在身边的人的记忆里存在多久直到被彻底遗忘?

如果没有一个人记得我了,那还有什么东西能证明我曾经存在过这个世界?

关于这些问题,我统统没有答案。


虽然没有答案,但思考死亡这一根本问题本身并非毫无意义,我们的生命正因为有了死亡这一共同的目的地,所以生命的过程对定义一个人的「独特性」才显得尤为重要。

唯有了解死亡,不断地试图接近死亡的真谛,我们才能更好地「生」。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看待死亡?

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的。


活着的意义,需要你【活在当下】,自己去体验和参透;

如何看待死亡,可能需要经历一些【生离死别】刻骨铭心的时刻,你才会有所感触。

人生本就是一本无字天书,他人的看法和经验,

也希望大家可以仅供参考,时刻保持着自我觉察,不要轻易被他人影响。


关于死亡教育,我唯一想分享的就是:

该如何跟孩子正确地谈论死亡?


很多时候,家长觉得“死亡”这个议题与性一样,让人难以启齿,或是觉得太过沉重,孩子无法承受,又或是觉得即使说了孩子也理解不了。


但其实我们都小看了孩子,孩子对死亡的好奇心是发展过程中很正常和自然的一个部分。


这是对于生命本身和自己存在的探索,也是孩子在学习认识自己和他人、外界的关系,家长只有做好生死教育,才能让孩子更有勇气去直视他漫长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我们小的时候应该都问过同样的问题,


“妈妈,你会死吗?我也会死吗?人死后会去哪里?你死了我还能再见到你吗?”


等到我们长大,孩子又将这些问题抛给我们。

我们发现人在幼年时期便会开始对死亡产生好奇和疑问,通常很难得到父母以及老师们的教导,从而使得孩子们一直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只有通过电视、电影、书籍才能略窥到死亡的真实面貌。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孩子的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死亡的概念和理解通常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常常将死亡和睡觉等同,他们认为,人死了就像人睡着了一样,还是会醒过来的。


孩子还会运用一些心理机制来缓解对死亡的恐惧,最简单的就是避而不谈,转移注意力,尽量不去想到死亡,跟成年人使用的方法类似,不过成年人还会劝服自己去追求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来在精神层面延续自己的生命。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亲人的死亡,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其他经常来往的亲戚,甚至是宠物的死亡时,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教导孩子呢?

比如,

是否要告知孩子他人的死讯?

该如何向孩子描述死亡?

是否要带孩子参加葬礼?

该如何面对孩子的疑问?

我相信,这些问题困扰过每一位当父母的人。

父母应该有一种意识,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适度地给孩子建立一些关于死亡的认知。


比如,在清明节祭祖时,采取公开讨论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及时地解决孩子的困惑,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知,让孩子懂得我们该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竟然毫无准备。”

家庭教育在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死亡和灾难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张淑美教授提出了关于处理儿童对死亡的疑惑之“五诫”和“七则”。

一.“五诫”

1. 勿说死者只是睡着了:儿童会一直“期待”死者醒过来,或是害怕自己睡着了就是“死”了。

2. 勿说死者并没有真正死了:儿童还无法理解抽象的比喻或安慰之词,应以叙述事实的方式告知儿童:死亡就是身体和心理技能完全停止,不再呼吸,不可能复活。

3. 勿说死者是去旅行了:会使得儿童怨恨死者不告而别,一去不返。

4. 勿说死者是被上帝或神明带走了:儿童会怨恨上帝带走了家人,带着怨恨的情绪生活。

5. 勿以「上天堂或下地狱」来比喻死亡:儿童会想如果自己不是一个「乖孩子」,是否将来会下地狱,可能因此终日担心受到惩罚。


二.“七则”

1. 坦诚地表现出自己的悲伤,也允许儿童自然地表达出他们的任何情绪和想法;

2. 结合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详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采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平和坦诚地告诉儿童真相,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诚实以对,勿搪塞;

4. 让儿童一起来接受或表达对过世亲人的哀悼或追思,使他们从中学习到真爱,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勇气,这也是他们将来能够成熟面对失落或挫折的力量;

5. 鼓励儿童和别人讨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感受,他们需要机会「说出来」,而不是「被告知」;

6. 尊重儿童的人格,接纳他们的怀疑与质问,只有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和了解,他们才能自己去发现死亡问题的谜底;

7. 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儿童对死亡的态度,通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对死亡的情绪反应也不相同,不应以某些必然模式去处理或对待不同儿童的情绪或反应。


以上。我是 @心理咨询师大刘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