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能在20年内赶上韩国的生活水平吗?
不能!我去朝鲜旅游5天,花费4500多元,体验是:难以置信自己去的就是朝鲜。1、由于朝鲜的特殊性,前往这个国家的旅游必须跟团。出发点众多,包括丹东、沈阳、北京、上海等地,旅游团种类繁多,从一日游到六日游不等。我选择了为期六天五夜的行程,这样的安排既不紧张也不拖沓,恰到好处!
朝鲜这个地方,国土面积不算小,122762平方公里,人口也有2500多万,经济水平呢,嗯……咱就用“比较朴素”来形容吧。
人均月收入大约是500到600块人民币,确实跟我们这些城市的人相比,差距挺大的。
可是呢,朝鲜也有“金字招牌”——一些从事外事工作,尤其是像空姐、导游这些岗位,收入就不低了,至少能挣上千块。
换句话说,去朝鲜旅游,还得看看自己能不能当个“优质客户”,让这些空姐导游们多赚点儿。
2019年,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参加了一个为期6天5夜的朝鲜旅游团。
来之前,我和所有人一样,心里有点儿忐忑,甚至有些小害怕。
可等我回来后,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这趟行程绝对不虚此行,满满的收获,就是一次“史诗级”冒险。
第一关:入境检查,原始风格
要说这次旅行的开篇,是一场“原始版安检”。你以为现在都啥年代了,X光机、自动化设备都不缺,结果这儿,连个电子扫描设备都没有。
工作人员上来就收护照、签证,入境卡上还得填写你带的电子设备型号——仿佛是去送外卖,怕你拿错了地址。
每个人都要站起来接受搜身,男女分开检查,给你一种“这就是国土安全的守护神”的既视感。
尤其特别的一点是,朝鲜严禁外国人持有朝鲜货币。想消费?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都行,朝鲜钱直接免谈。
听导游说,连当地人也不敢随便拿朝鲜钱,看来,朝鲜的货币政策是“有外国人就有机会”啊。
平壤街头:
来到朝鲜首都平壤,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街道上几乎看不到垃圾,空气清新得不像话。
走在路上,你还能看到不少窗台上摆放的盆栽花,五颜六色的。每栋楼的规划都显得非常规整,给人一种现代都市的感觉。
同行的游客中有一位告诉我,这些景象只属于平壤,毕竟这是朝鲜的“面子工程”,外来游客眼中的第一印象可是很重要的。
要是真想看朝鲜的乡村风貌,坐火车沿途一看就知道了。车窗外的平房、老牛、炊烟,还有在田里忙活的孩童,像是走进了上个世纪的画卷。
平壤的大街上,能见到不少行人,穿着都非常规整。男大多西装革履,皮鞋、衬衫一套全,手里提着公文包,宛如某个成功的白领。
女的则多穿着工装或裙子,色系单一,主要是深色。
唯一能让你眼前一亮的,就是那些年轻姑娘,穿着丝袜,看着还挺洋气的,看到我们车子驶过时,甚至忍不住偷偷瞅上一眼。
奇怪的鼓声:为上班族加油!
说到平壤街头的奇观,有一幕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某天,我看到一群女性站在广场上,打鼓跳舞,气氛十分热烈。我心想,这是什么场景?难道是朝鲜的舞蹈大会?
而当导游给我解释时,我才明白——这群女人是在为平壤的上班族“加油鼓劲”!
没错,这些表演是在工作时间进行的,而且地点是地铁站附近。原来,工作也需要“加油站”啊,朝鲜的这种活力展示,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交通:步行是健康之道
说到朝鲜的交通,很难在平壤的街头看到车水马龙,汽车数量少得可怜。
导游告诉我们,这倒不是什么资源短缺,反而是朝鲜人推崇步行,认为步行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些少数的汽车,是分配给有特殊贡献的人,比如运动员、科学家。看到街上行人步伐轻快,车流稀少,突然觉得这个城市似乎挺环保的,空气清新,没啥尾气。
婚姻:
朝鲜人的婚姻观也让我大开眼界。
朝鲜人对婚姻看得很重,离婚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婚前的男女关系相当保守,最多拉拉手,绝不做过分的举动。
至于婚后,朝鲜女性相夫教子,持家有道,任劳任怨。
听说,在朝鲜最受欢迎的男性职业分别是——军人、公务员和大学生,特别是军人,是女性心中的“偶像剧男主角”。
餐饮:小火锅、淀粉和鸭肉的“深情”
朝鲜的餐饮呢,可以用“简单而富有诚意”来形容。
团餐里的肉食,一顿小火锅也不过两片羊肉,其他时候基本都是一些加了淀粉的肉泥制品。腌鱼、干鱼、牛肝,哦,还有永远不缺席的——鸭肉!
如果你想吃点“正经肉”,只能单点,但不是所有饭店都允许单点,而且价格不便宜。
至于蔬菜,选择的种类真是少得可怜,除了早餐自助餐里的柿子和黄瓜外,其它的基本上都是罐头和泡菜。
别的地方鲜见的土豆,倒是成了朝鲜餐桌上的“常驻嘉宾”。
要说最“亲民”的食物,可能就是那扁扁的罐头鱼,味道意外地不错。
至于饮品,那可真是朝鲜的特色——免费的“大同江啤酒”!团友们喝得那叫一个感动,领队也说,去过那么多地方,团餐里能管酒的,朝鲜绝对是独一档。
白酒虽然也有,但没有啤酒那么受欢迎。
说起朝鲜的素菜,真是让我一脸问号。这儿的素菜,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被不知名的渣渣们联合起来搞了个“大串联”,搅和成了一坨奇形怪状的“饼饼”。
豆渣?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反正神秘得很,花样还不少,每次端上来都让我有点“懵逼”。油水倒是足得能炒俩菜,但吃下去油腻腻的,直腻心。
再说那只“奢华”小鸡,个头小得像只长期节食的模特,瘦得可怜,鸡肚子里塞满了糯米,还有几根干巴巴的人参须,怎么看都像是“瘦鸡塞饭团”的奇妙组合。
价格呢?198块软妹币!仿佛吃的是尊贵的金子。
和两个团友一起拼单,硬着头皮尝了尝,味道平平无奇,糯米剩了一大半,吃得我内心一片空虚。
朝鲜的食物:淡到让你怀疑人生
在这里吃饭,你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因为调味品仿佛被“反派角色”劫走了。
冷面端上来,吃了一口,我的味蕾直接罢工了:酸?甜?咸?不存在的,连泡菜都清淡到像是泡了个寂寞。
之前在韩国吃冷面,酸辣劲爽,汗流浃背,到了朝鲜,冷面却成了“无情的面条”。
市容:修饰过的表面
朝鲜的市容,怎么看都有点“粉刷匠”的意思。铁路沿线上的村庄,一看就是精心打扮过的,可稍微一扭头,视线里那些靠水潭洗衣的女人,衣服上补丁摞补丁,脏得反光,瞬间穿越回了旧社会。
孩子们灰头土脸,毫无防备地展示着生活的本来面目。
平壤市区倒是弄了点“视觉特效”。楼房外立面上挂着大幅市容墙,看起来光鲜亮丽,仿佛在给建筑贴了美颜滤镜。
可一绕到后面,真正的楼房露了馅,涂料脱落得一塌糊涂,有些干脆就是光秃秃的水泥原色。
到了农村,那些房子基本上刷了层“假白”,乍一看整洁,细看跟旧木头刷了层石灰似的。
地铁:复古“惊吓”之旅
说到平壤的地铁,我像是在玩一场老式游戏。票价5朝币,随便坐,便宜到让人心疼。车厢跟90年代的老地铁有得一拼。
到站的时候,车灯亮一下,车门打开,等开动了,灯又迅速熄灭,整个车厢顿时笼罩在一种“夜店氛围”中。
那车门啊,还是气动的,每次关门都伴随着一声巨响,仿佛在警告你:“小心你的头!”
导游笑嘻嘻地说:“两年前还是手动门呢,现在好多了!”
我心想,这要是以前的手动门,那估计连胆子都得吓破了。
地铁站修在地下150米,扶梯一滑到底,得花十分钟。站台的装修倒是金碧辉煌,但只有两个站点对游客开放。
我暗搓搓地怀疑,是不是其他站点根本就没装饰?别看导游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自主修建”,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玩意儿是咱中国援建的。
开城之路:屁股按摩,包你满意
从平壤出发去开城,一路上那叫一个颠簸。主干道上的路面全是大块的混凝土板拼接,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完全是加强版搓衣板。
我人被弹得像是坐了个简易蹦床,每颠一次,心里默默喊一声“妈呀”。导游还幽默地说:“这条路很重要,通往三八线呢!”重要也不能这么折腾人啊!
出发前,导游说要给我们“免费按摩”,原来指的就是这段路的颠簸。颠到第二天,我的屁股真是隐隐作痛,简直是被路面“亲密接触”过的余韵。
国道虽破,但小路更绝。那些灰土路,连名字我都懒得问了,反正牛车、驴车走得欢,汽车开过去能卷起一条沙尘龙,车后的人直接吃土套餐,绝对管饱。
道会城市:迷你版“省会”
路过一片田地,突然看到两排小楼,兴奋地问导游:“这儿是啥村?挺气派啊!”
导游一脸骄傲:“这是道会城市啊!”
我心里一噎,道会?相当于我们的省会?看起来跟我家乡的小县城还差不多,这也敢叫城市?瞬间无语凝噎。
牛羊和野鸟:生态很好,肉别想吃
一路上牛羊挺多,可全是瘦得跟麻杆儿似的,感觉一阵风就能吹跑。问导游能不能吃?导游摇摇头,说牛是集体财产,吃了算犯法。羊呢?更惨,主要是用来挤奶的,能吃到的少之又少。
倒是赶鸭子和大鹅的场景常见,鹅脖子一扬一摇,像个老大爷遛弯。田野上空不时有大野鸟飞过,贫穷的我,一边看一边瞎猜:“这是鹤吗?”不管是不是,生态环境确实不错,这一点我服了。
我眼中的平壤
要说朝鲜这个地方,真的是个“反差萌”的国家。你在能看到的现代化科技,是和我们想象中的“科技大国”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拿平壤的电力来说吧,大街小巷的路灯依然亮着,而空调外机的数量少得可以用“指头数”来计算,整座城市里,空调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电力紧张?没错,确实是。你想开空调?抱歉,没电。没有什么比一栋楼连个电梯都没有更令人惊讶的事了。
在平壤,电梯是奢侈品,特别是六层以上的楼房,基本上是“步步高升”的生活方式——要么爬楼,要么做大腿和膝盖的“抗压训练”。
没错,就是这样,平壤的楼房能让你体验到“体力”与“科技”的融合——健身房吗?不需要,楼梯就能锻炼得你连喘气都来不及。
朝鲜的手机和网络:你觉得你能上网?
既然提到电力,我们也顺便聊聊朝鲜人的科技生活吧。你会发现,走在路上,平壤的大街小巷,每个人几乎手里都捏着手机,像极了我们常见的“现代化”城市一幕。
而真正的尴尬就来了:这些手机能干啥?大部分只能用来打电话和发信息,拍照倒是没问题,可你要想上个网?哈哈哈,抱歉,朝鲜的网络,就连手机都笑话它。
想要下载个APP?还得去专门的实体商店找柜员帮你下载。这不是穿越回90年代,这是科技的另一维度——你想象的“便利”在这完全行不通。
最搞笑的是,如果你要联网,非得去某个特定的地方——羊角岛酒店的地下赌场。是的,没听错,就是赌场,想上网,先得去掏点钱,在赌场里体验“土豪式”的上网生活。
Wi-Fi信号仅限于赌场内,速度慢得就像是老爷车的车速,2G网络几乎就是你在这个时代的“奢侈品”。有时候我会想,这可能是朝鲜人追求“低速生活”的一种方式吧,连2G都能自得其乐,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心态”才行。
朝鲜的农业:
说到朝鲜,我忍不住还想聊聊农业。朝鲜的土地利用率是相当高的,田地几乎贴着铁路,走在火车上能清晰地看到农民们坐在田头休息。
别看休息,日子可不轻松,田地是靠“集体劳动”来维持的,大家伙一个个都像拼命三郎,累得不行,但休息时一个个手机都不见踪影。
你觉得会拿出手机来刷个微博?开什么玩笑!如果真这么做了,估计那台手机会立马给你“提醒”——“本地网络无法连接”,让你尴尬地笑出声来。
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持久战,哪怕是“休息”时,依然没有时间去做任何与农田无关的事情。想偷懒?抱歉,劳动力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朝鲜人的自由:
你可能会问,朝鲜人能不能自由出国?答案是:不能。想去国外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不起,拿到护照的机会比中彩票还难。
朝鲜人的护照,都是交给国家保管的,想要出国的唯一可能性,只有公派工作。
如果你不是政府派出去的,你就得和护照说“拜拜”,想要看到外国的景象?那基本上只有在书本里、电影里或者外国游客的讲述中才有可能。
说说国内旅行,朝鲜的居民并不能随便到外地去。就算你是咸镜北道的矿工,想跑到平壤来看看,也不可能。
除非你有“介绍信”,否则你连基本的旅行证件都拿不到。别以为你能偷偷跑,路上到处是检查站,尤其是那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几乎无处不在,连我们这些“外来游客”都要被检查好几遍,朝鲜的“严密”可见一斑。
如果你真的想溜出去,连当地的粮券都换不到,想住旅馆?那也是不可能的,朝鲜的“自由”就是这样被层层管控的。
物资分配:从日常到“特别供”
在朝鲜,物资的分配是由国家严格掌控的。你基本上吃啥,穿啥,去哪儿工作,全都得听政府的安排。
听导游说,朝鲜政府甚至会为每个居民安排“最佳生活方案”,从住的地方到吃的粮食,连穿的衣服、找对象,甚至看病治病,全都有国家在后头安排。
但问题来了,不同地方的“福利待遇”差距可大了。比如平壤,蔬菜就不算是口粮的一部分;可如果你住在乡下,分的粮食种类就不一样了,有的地方给的是白面大米,别的地方可能就只有玉米和土豆了。
而且,如果你真想从商店里买些东西,你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刷卡买买买”。
朝鲜的商店几乎都属于国营单位,买东西的钱都得上交国家。
你去百货商店?那也是国家的大锅饭,商店里的每一笔交易都会被详细记录。私下交易?不好意思,这可不合法,甚至连个人交易都不被承认。
物价方面,朝鲜有两套系统:一套是给本地居民,一套是给外国游客。
你想在朝鲜消费?必须到特定的外宾商店去,那里的价格就像国内二线城市一样。你想喝瓶水?5元人民币;吃碗泡面?8元人民币;住宿更不便宜,外宾接待酒店一晚至少300元人民币。
孩子们的生活:
说到朝鲜的孩子们,学习生活其实也别有一番“风味”。
你以为孩子们都在课堂上拼命学习?错!朝鲜的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下午的时候,农村的小朋友们会回家干农活。
而在平壤的孩子们,放学后就开始享受他们的“娱乐时间”——踢个足球,或者去少年宫学学才艺,偶尔还会参加一些节目的彩排,表演给外宾看看。
要是你有机会走进一些对外开放的学校,孩子们还会在台上唱唱跳跳,给你们来一场免费的歌舞表演。
总结:
回顾这趟朝鲜之行,整个行程有点“刻板”——什么都得听导游的、所有的路线都提前安排好,甚至连饮食和住宿都被“精心挑选”了,但这段经历依然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