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并没有什么厚重的履历,为什么突然能拍出这么好的影片?
2016年的时候,我当时的公司买了大刘的一个IP,需要找导演,然后我就找到了郭帆导演和龚格尔:"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郭导很认真的对我说:“不好意思,我现在也在做一个大刘的项目,叫《流浪地球》,你有兴趣参加么?”
然后我就辞职去干《流浪地球1》去了......
那个IP,好像现在还没拍好....
对了,《流浪地球1》的UI制作是我忽悠我一个做频道包装的哥们,他派了一队人跟着剧组做了一年多,最后一算账亏成马了……不过这活干完他们成了国内做科幻UI最有经验的团队了,后面《独行月球》《球2》都是他们在做,应该早就赚回来了………
这么一算,我算是“小破球传销组织”的2级线下吧?
讲个真事:球1拍了大概60天左右的时候吧,因为场景、道具、头盔…..层出不穷的问题、没日没夜加班,整个剧组人困马乏,状态非常差。有一天因为实在没办法拍摄了(下一场的场景还没搭完,美术组还在做旧和陈设),我们休息了一天,下午的时候,郭导喊剧组全体去东方影都内部影厅开会,先给大家在大荧幕播放了之前2个月拍摄的成果,然后说了全组人这辈子应该都不会忘记的一番话:
各位兄弟姐妹,我先感谢大家的付出,拍的很好,但是真的很累很辛苦,我想问一个问题:大家现在想象一下,一年之后,如果《流浪地球》上映了,我们的观众就坐在现在你们坐的位子上,当他们看完电影之后,说了一句:“这拍的是个啥玩意啊?这么烂。”那么,可能从那天起,中国的科幻电影就没有未来了,因为我们的这个电影,已经是中国目前最高投资的科幻电影了,如果这个电影失败了,就意味着5年?10年?真不知道多久……才会有人有信心再来投资拍摄这种高成本的科幻电影。
所以,如果给你一个后悔的机会,你会不会觉的,我现在还能再努力一下?让细节更丰富一点、让遗憾更少一点、我们做到自己竭尽全力、问心无愧?等到那天,我们把电影交给观众,就算是死了,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从那天起,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和钱无关,和一口气有关。
——————专业的分割线——————
来了来了,这么快就1万赞,太激动了.......
《流浪地球1》筹备的时候,郭导说的最多的就是“影视工业化”了。这个真不是什么硬件设备,其实是指“像企业做产品一样严谨的设计、可以细化到每一个零件的分工、可以量化执行到每一个人的的计划表、可以精确核算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所以,统筹管理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在执行阶段自然也会碰到类似“为什么造不出圆珠笔芯”这种问题,而这之前,我们真没有这么做过,所以,我们都养成了每天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每一个阶段结束就能总结问题。
所以,接下来的内容,是副导演小郁的片场日志(B组?不存在的,我就是一现场副导演)
今天就写这么多......慢慢蓄......
开完公司例会,有点时间继续填坑
我和周易从《同桌的你》开始合作,他就是传说中“蜂学”专业的人, 真的不开玩笑,“养蜜蜂专业”,在环保局工作了一年后发现自己原来热爱的是电影,于是放弃了公务员的身份,去电影学院进修,和郭帆导演成了同学。周易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场记,后来慢慢变成郭导的得力手下,球1的时候就成了第一副导,我和他住在一个屋子,每天回来,都会讨论拍摄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大家都知道郭帆导演每天只睡4个小时,那么周易就是比郭帆导演睡的还少的那个人.......
第一副导是整个导演组运转的核心,所有副导都要听他的指挥,我虽然是B组导演,听起来是独立的创作部门,其实我B组只有一个摄影指导、一个B组执行导演(这也是被我忽悠来的一个小兄弟),基本上就是“明存实亡的B组”,原计划很完美:“白天郭帆导演拍完主要演员的戏,下班前交接完具体的镜头,我就负责拍摄那些特写镜头和次要镜头”,但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大部分都在等…..等景做好、等道具准备好、等头盔外骨骼修好、等物理特效准备好、等体力不支的演员恢复好、等起雾的头盔擦好,永远会有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出现…..所以最后我干的是现场执行导演的活,就是拿着喇叭喊“Action” 的那个…..
然后因为特别累,所以我和他俩人基本上就是轮流上,在经历了高强的拍摄之后,我们俩的精神状态都不太好,每天回来都感觉自己是个“废物”,于是互相做心里建设成了睡前最重要的事情:“没事的周易,咱们干的不错了!这样,明天我帮你顶半天”“好的,那明天我多睡一会,中午我去顶你,你下午再休息……
其实那时候真实内心OS是:“兄弟你可千万不能倒下啊!你倒了我一个人可就死定了啊!”
但是,每次周易说休息半天,他最多多睡1-2小时就赶到现场了……我们就这么真诚的互相“欺骗”着。
到这里,《流浪地球1》地面的故事拍完了,领航员空间站和吴京就是第二年的事了...
--第二年分割线--
第二年到了,我们再次回到东方影都补拍,而且,龚格尔专门打电话叮嘱我:“兄弟,这次真没钱”......
好了好了知道了么.........不用你说了......
经过大半年修整之后,太空站部分的景明显比第一次拍摄的好了很多,各部门的协同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今天开了一天剧本会,只能先更新到这,明天继续啊。。。。。
流浪地球1的时候,一直就是穷的叮当响,所以我们道具都分好几个级别:S级别的就是最精致的,拍特写用,也最贵 ,一般都是3D打印+精细加工,往下依次就有 A..B..C等各种级别的道具。领航员空间站通道里面,上百名演员,都要戴耳机,但是没钱,所以最远景的宇航员,戴的是木工拿木头片粘出来的耳机,刷了个黑漆.....其他道具倒是还好了,耳机这玩意,得戴的住才行啊,否则演员稍微动动就掉了。。。。 于是搞笑的一幕就出现了:我们开拍前得给那些因为耳朵长的比较特殊挂不住道具耳机的群演脸上贴双面胶.......群演: ?????????
当然,就算是S级的耳机,一样戴不住!!
京哥和马卡洛夫吊威亚翻滚的时候,那个耳机一样会掉下来!于是每次拍完,都是我们现场美术小飞冲上去帮京哥戴耳机。。。。。最后京哥受不了了,说:“有502没?给我粘上!”我们都不敢,最后拧不过,真的上了502 。。。。。。
结果发现502也粘不住。。。。。 还是软的双面胶有用.....
每次因为耳机掉下来的而NG的时候,我都能听见郭导的怨念:“下次一定要找耳机厂给我们做真的....” 于是才有了球2漫步者的加盟 。。。。。。
预备:开始! 京哥:我拉闸! 卡了..... 京哥:我再拉!掉了........
预备:开始! 京哥:我拉闸!闸抽抽了.....
所有人:崩溃.....
下面这是球1地面拍摄的部分总结和记录
开始讲吴京了
剧组片场小知识:比你长辈的都喊“哥”,演员都喊“老师”。
比如武术指导严华老师,我们就喊“华哥”,但是不巧,我们灯光师也叫“华哥”(灯光指导、也就是灯爷是另一位传奇成哥,那个故事我以后再讲),于是就会偶尔发生两个“华哥”都答应的情况,我此刻正在脑补刘德华老师拍球2那么就有3个“华哥”的情况了……..
幸亏吴京老师只要喊“京哥”就行了,没人撞得了…….
作为专业的副导演,那肯定得了解主演的习惯了,于是专门问了京哥的工作习惯,列表备注加粗……恩,安静…懂了。
京哥来了之后,发现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我们现场准备的时候,他从来不去给他准备的独立演员帐篷,而是拿了一个小马扎坐在现场,然后开始和人聊天:
"唉,你叫啥名字"“你老家哪的?”“你是哪个部门的”“哟!咱是半个老乡啊!”
...... 唠上了….
好嘛,本来现场导演主演不在的时候,我们能摸一下鱼,这下来了个顶级监工…..只好努力工作起来。
过了一会,京哥翻出了他的剧本,跟现场道具探讨起剧本了:“唉,我问你啊,这句话我这么说,你能听懂是什么意思么?”
道具老师一脸懵逼:“不是很明白”
京哥又去找下一个人:“你说我说这个词,普通观众能听明白么?”
…… 问了一圈之后,京哥去找郭帆导演:“导演啊,我觉得这个词语有点深奥,一般观众听不懂,我觉得这么说会比较好,XXXXXXXXX,你觉得呢?”郭导:“……恩…….编剧呢…. 一起来讨论讨论”
于是,后面很多专业术语的台词,都在现场导演、演员、编剧的友好探讨(狗头)下,做了一些让普通观众能够更容易理解的修改。
结果,现场不但没有安静,反而以京哥为圆心20米距离内的摄影棚变得更加欢乐了起来…….
真正安静的时候,我看见京哥在翻随身带的一本编剧书,那真的是都翻的全是褶子了,他最关心的是演员的表演能不能真实的贴近角色的设定?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台词让观众理解角色的内心?演员如何让角色变得更好?
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表演区、在片场熟悉场景、找灵感、想点子…..
这导致我们美术和置景师傅只能把他视线所在范围内的所有门把手、开关、握把都换成了金属的……因为他总要试试利用道具给表演带来点真实感……
然后,你懂的…… 只要是假的都掉下来了
今天看见一个消息:京哥现在已经是中国票房TOP10占5。
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因为你猜他在片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要尊重观众”
不是群演多,也不是调度复杂,更不是物理特效之类......而是拍刘培强和马卡洛夫跃起准备去CIC控制中心的那场戏,因为外圈是快速转动的CIC核心,于是京哥让我拿一根长竹竿,绑上红布,然后爬到一个梯子上去画圈圈,这样他只要看红布就会有准确的视线,我犯难了…..因为我恐高,两腿发软的那种。
可是,我是现场执行导演,这是我的职责,我不能拒绝,再一想,京哥那会股骨头坏死还没好,他还穿着几十公斤的宇航服吊着威亚,比我难受多了…..不行,不能退。
于是颤抖着爬上了大概5米高的梯子,带着必死的决心…..开始画圈圈……
真的太可怕了,我那会脑子里快速闪过焚化炉、追悼会、骨灰盒……cut 之后暂停,我也不敢下来,继续在上面趴着着…..大概拍了2小时才完事,下来一身汗……
生理恐惧真可怕…… 上一次我这么害怕,还是在可可西里保护站的铁塔上,因为要拍一个全景,带着必死的决心爬了上去。。。。
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拍片一定要拍恐高的,让人腿软的,整死观众…..(咬牙切齿)
泉哥是个传奇,当年中国最早玩斯坦尼康的人,《霸王别姬》《英雄》.....那些经典大片的移动镜头都是泉哥拍的。后来因为腰不好了,退到二线做现场制片主任。
我们球1开启新征程那段地下城的镜头(从井盖小卡片开始)实际上是一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调度很复杂,一开始用伸缩炮失败,用如影2失败,拍了半天,NG无数条,泉哥急了:“你们这帮小崽子!给我来个司菜!”(斯坦尼康的简称),然后稍微……熟悉了一下,跟我说:“刚子,来吧!”
然后…….一条过了.
现场响起热烈的鼓掌声,所有摄影组的人都给泉哥鼓掌,嘴里只有一个字:“服”
摄影指导刘寅事后买了好多补品给泉哥。。。。。
在剧组里无数神奇的人们呵护照顾下,“小破球”——中国电影这个最特别的孩子终于出生了,那么多观众喜欢小球、包容小破球,于是,4年之后,它长的更大了……观众喜欢,才是最好的消息,我想将来,小破球会成为更好的球…..
郭导说“小破球”这个名字背后是咱们中国人最纯朴的一点点希望:好养活。
希望,就是我们这年代最珍贵的东西。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热爱《流浪地球》的人们。(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