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体谅不了父母的不容易?
孩子一旦体谅了父母的不容易,就会失去童真,失去童真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有一个词叫亲职化,说的就是这些体谅父母的孩子的悲惨。
亲职化儿童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伊万·博索尔门伊-纳吉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缺乏足够的照顾与情感关怀,反而在童年时期就去扮演一个“照料者”的角色。
这种现象常见于:
- 单亲家庭
- 父母有严重的健康状况或心理健康问题
- 父母有酗酒吸毒等成瘾行为
- 家庭经济困难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如果孩子过早地需要去照顾好父母这个客体,那么他们内在的虚假自我就会被唤醒。也就是说,它会变得无法形成一种健康的自我认同,而是倾向于在别人身上去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这种倾向一旦形成,那么生活里无时无刻都会蔓延着一种焦虑的情绪,因为别人的反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也会对别人的反应做出过度解读。
而当一个亲职化的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以下表现:
1.善良,且责任心过重,从小便觉得自己有承担责任的义务,总觉得自己要为别人负责,但却又怕麻烦别人。
2.缺乏安全感,且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寻求对生活的掌控感。很难放松,甚至玩耍都无法放松。
3.超龄的思想,也就是早慧(包括本题目的主旨:体谅父母的不容易)
4.自我忽视,这是最严重的,亲职化的儿童往往高度共情别人,却没有自我的概念。
5.情绪会变得非常敏感,需要获得他人的好感和认同(响应第4条,无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薄弱)
6.难以建立依恋联结,认知不到或羞于承认自己有依赖他人的需要。
7.服从性,对外界的索求有求必应(超越责任感,属于讨好型人格范畴)
8.认知扭曲,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极端或偏颇,可能会有极端行为方式。
这其中最严重,莫过于第4条,它的实质就是前文提到的无法形成一种健康的自我认同,而是倾向于在别人身上去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以上的各种人格表现,可能会混杂各种人格类型的心理特征,但亲职化儿童的特征属性更集中和全面。
当我第一次看到亲职化这个概念的时候,我是相当震惊的。这个在心理学上传播不甚广泛的名词,解释了很多人在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几乎无法识别的“情感虐待”,从而产生了难以磨灭的人格缺陷,从童年到青年再到成年的一生中,备受这种因家庭环境所迫形成的思维模式的折磨,甚至痛苦一生。
我看到有人写过这么一段话:
--你觉得父亲或者母亲可怜,对他们怜悯,产生了同情。
--意味着,你和你父母的位置是颠倒的,你一直没有把自己当做孩子,也没有把他们当做成年人。
--父母与孩子的爱联结的很深,出于逆向的爱意,你力图接过父母背负的痛苦来拯救他们。
--可是,当你想去替父母承担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帮他们减轻,而是把那份痛苦进行了复制,压住了你幼小的心。
这段话相当触动我的神经,因为很多时候,亲职化只不过是孩子在无知无识的情况下,莫名陷入了一种名叫“爱”的“陷阱中。
过去的长哥当父,长姐如母的传统,往往就是亲职化的实际表现。当儿童被要求承担父母的责任,或者是无意识中自行承担了父母的责任,除了照顾好自己,他们可能还得做父母的体己人、兄弟姐妹的照料者、家庭中的和事佬等——孩子不再有个人边界可言,原本应当无邪的童年也因此不复天真。
有时候当夫妻双方亲密关系出现问题,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便会把孩子拉进来形成“家庭三角关系”,或是转移矛盾,或是缓解紧张,让孩子成为夫妻矛盾的“替罪羊”,帮他们解决冲突。这种僵化的“三角关系”会使孩子成为亲职化的受害者。
有时候更残酷的事实是:父母并非有意要伤害自己的孩子,但由于他们往往过于卷入自己的生活事务,缺乏稳定、成熟和健康的情感表现,或者受困于痛苦情绪之中无法自拔,所以常常没有余力去关注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的情感需求。
有些更极端的情况下,譬如单亲家庭或夫妻感情不和的情况下,父亲或者母亲会被因为孤独和空虚,在需要伴侣的情况下,便用孩子来替代这个空白,称之为“情绪配偶”,也叫“隐形不伦”。这种情况下,亲子之间,尤其是异性亲子之间的情感上的紧密缠绕,往往会让孩子难以抽身去照顾自身的感情需要,甚至错误地理解这种“畸形”的共生关系。
敏感的孩子尤其容易被亲职化,他们天生比其他儿童更有同理心、反应更灵敏、更具直觉性;他们能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情绪和周围环境的细微差别;他们能看到、听到、感觉到被其他人轻易忽略的东西,包括父母没有出口的悲伤和任何有害的家庭氛围。他们对其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因此,即使没有人明确要求他们,他们也会担负起看护人的角色,让其他人在无意中开始依赖这种孩子,以抚慰自己的痛苦。
亲职化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会自我强化一个信息: 拥有需求和向往是无法被接受的。他们对自己的脆弱感到羞愧,最终,情感麻木和自我否认成为他们的习惯性应对模式。他们无法触碰真实的自我,也不能让别人看到他们的悲伤。在层层的面具之下,他们是孤独的。有些孩子变得非常顺从。他们希望通过成为一个安静的人,来回避冲突和指责。
有些人早早地离开了家,以逃避家庭的隐形创伤,但痛苦的记忆一直如影随形。他们对任何一种关系都很警惕,总是害怕被令人窒息的伴侣所捆绑。最后,尽管依然渴望,但他们可能会完全回避亲密关系。
作为成年人,他们会有不成熟的完美主义倾向或易于焦虑,不自觉地习惯于在自己身上挑毛病,总是在责怪自己没有做正确的事情,一旦出现差错,便倾向于不问是非地责备自己。
正因为童年时候的不被重视,亲职化的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始终只会从外部事物获得自尊,对自我的忽视贯穿整个成长过程。因为不得不过早地成熟,孩子可能被训练得过分独立、自主性极高而无法容忍自己的脆弱或是开口寻求他人的帮助。成长在所能获得的情感支持十分有限的家里,高度自力更生是唯一的选择,它使得亲职化儿童持续地处于孤立状态,无法与外界相连。
由于亲职化的儿童真实自我的成长被倾轧和剥夺,他虽然长大了,看来是一个很强大稳定的人,但是本质上他真实的自己一直没有被允许成长过,他只是成长了工具性的自己,习得了生活技能而已。但人天生就有发展自我的本能和需要,假如因为亲职化的原因,不得不停止自我发展,当累积的问题足够多时,就会浮现为症状——心理障碍。
亲职化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多子女家庭中,老大往往容易亲职化,女性儿童容易亲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