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颂文、白百何主演的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

发布时间:
2024-12-18 18:33
阅读量:
7

看了三集,实在忍不了了,上来吐槽一下;

如果你看过《清明上河图密码》全套六本书的人,这剧,不看也罢;

如果你刚看过《唐朝诡事录》,喜欢同类风格的,这剧,不看也罢;

如果你希望看到张颂文、白百何、周一围、李乃文等一批“戏骨”在剧里能有多少化学反应,这剧,不看也罢;


《清明上河图密码》是作家冶文彪的代表作,他写这本书花了十年时间,参考了大量掌故,个人认为是一本完全不输马伯庸同类作品的古风推理大作;

故事的结构是典型的大案套小案的形式,案件通过北宋画师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内容切入,同时在推进主线故事的过程中伴随着多条支线故事;

第一本的侦探是“讼绝”赵不尤,第一本的主线是解开虹桥案的谜底,而赵不尤的家人墨儿和瓣儿也都作为支线任务上的侦探完成了各自的案件推理;

第二本的侦探是“牙绝”冯赛,所谓的牙人说白了就是现代语境下的“中介”,但彼时的牙人可以参与很多商业交易的中间环节,为两边牵线搭桥,这个冯赛就是个中翘楚;

第三本的侦探是“斗绝”梁兴,梁兴是京城的禁军教头,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得了个“斗绝”的诨名;

第四本的侦探是“作绝”张用,所谓“作”的含义就是这个是一个堪比鲁班的不世奇才,各种大小工事、机关巧件,都难不倒这位年轻的“作绝”,顺带一提,这第四本是前五本里写得最好的一本;

第五本的侦探是“相绝”陆青,顾名思义,“相”自然指的就是看相占卜,而陆青在这一行里就是天下第一,这第五本写得也很绝,凸显出了冶文彪的诗词功底;

然后到了第六本就是五绝大汇合,把各自办理的案件细节收聚汇拢,推出了真正的幕后大黑手;

这个幕后boss的风格,让我想到了京极夏彦的那本《络新妇之理》,蜘蛛织下了网,猎物乖乖上钩,而其他那些被牵连到的小飞虫,也就是自然而然必然会被绞杀的“次生灾害”受害者罢了;

彼时的北宋,外部环境已经岌岌可危,打仗孱弱无力,最终被金人占了半边天下,故事里的五绝作为“士、商、兵、工、农”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用尽了全力也无法抵抗历史车轮滚滚而来,所以最后结尾是非常萧索凄凉的;

区别于大部分小说采用的“上帝视角”,这本书使用的是“POV视角”写法,这也是那些欧美奇幻文学大作非常喜欢用的写法;

这种写法的好处就是会让读者有一种深深的投入感,隐患就是如果笔力不足就会让人觉得“散而不聚”;

但冶文彪处理得非常好;

小说里会提到上千个名字,前一秒提到的一个人名可能只是一个露出镜头的NPC,过了三个章节,他就变成了一个案子里的关键人;

这种处理,在整本书中,无处不在;

所以这部小说在刨去一些推理性不足的缺点之外,非常吊人胃口,根本停不下来;

看过小说的人再去看这部剧,观感非常不适;

张颂文饰演的赵不尤,半点没有小说原著里描写的气场;

原著描写赵不尤的样貌是这样写的:

赵不尤年方而立,身形魁梧,眉如墨刀,似黄庭坚《松风阁》诗帖中的雄健两撇。从左额到右颊,斜斜一道伤疤,让他的脸乍看起来,十分猛厉。

剧里张颂文的样子,包括自始至终表现出来的那副“扮猪吃老虎”的弱鸡样,实在跟原著相去甚远;

至于演员的表演,我用五个字形容:木讷地用力;

很明显,张颂文的演技并没有到那种演啥像啥的境界,更多还是依靠角色红利;

戏抬人,有他的份,人抬戏,还离他很远很远;

而且赵不尤在剧里只是一个记忆力超强但推理能力一般的刀笔吏,查案推理还得靠自己的弟弟妹妹,大大削弱了原著中的角色实力,也就失去了主角应有的一股豪气;

话说回来,扮演赵墨儿的演员,倒还是有几分原著中所描述的那种文气;

虽然演员的台词功底欠缺,但是得益于赵墨儿人设本身的“青涩”,演员的木讷演技反而没有给人太多的不协调感;

其中有个年轻男子,叫赵墨儿,刚刚年满二十,目光清润,性情温善,略有些腼腆。站在人群里,如一卷细韧竹纸,静待笔墨。

赵瓣儿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原著角色,选用的演员目前看下来只能说不过不失;

这个角色需要着重处理“灵动”与“机敏”之间的配比,前三集灵动有余,机敏不足,并且演员同样有台词的毛病;

瓣儿和墨儿是一对孪生兄妹,瓣儿眼波清亮,娇小面庞上娇翘的小鼻头,穿着深绿锦边的浅绿无袖褙子,粉白衫儿,鲜绿罗旋裙,如绿叶衬着一朵白茉莉。

至于赵不尤的妻子,兰心蕙质的温悦,由已经发腮白百何来演,实在有点违和;

在表演方面,相比张颂文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但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可能是长相原因,她的角色从来不会给人温婉娴静的观感,你始终觉得她其实暗藏机锋,仿佛前一秒和风煦阳,后一秒眼中就会精光大盛,暴起发难;

前三集里,这个角色是改动程度最大的,编剧居然把她改成了水匪头目的得意弟子,好比在看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史密斯夫妇》中那个把丈夫蒙在鼓里的女杀手;

这,就,很,难,评!

其实编剧老老实实按照原著的内容拍,是足够撑满几十集的容量的;

那么多草蛇灰线的内容,删删改改还有一大堆素材可用,何苦要动温悦这个角色的人设?

之所以要这么拍,一定就是为了到终局来一出悲情CP的戏码,那也太烂俗了;

温悦身穿月白窄袖对襟长褙子,浅青襦裙,人如其名,温婉和悦,如同夏夜清风淡云间的月。墨儿从未见她冷过脸、恼过谁。嫂嫂和哥哥站在一起时,两人看着既悬殊,又异样相衬,似一幅墨石幽兰图。

至于周一围饰演顾震,我已经不想多说什么了;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龙波,总算没有让人觉得出戏;

今年的《大唐狄公案》,算是让他营造多年的“戏骨”滤镜碎了个干干净净;

到了这部,他的表现依旧差强人意,一脸用力过猛的表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我是演技派;

顾震的人设是这样的:

墨儿回头一看,是哥哥的老友顾震。现任开封府左军巡使,主掌京城争斗、纠察之事。顾震四十来岁,鹰眼鹰鼻,斜插一对眉毛,长相有些凶鸷,平日行事也和猛禽一般。今天他身着便服,看来是出城闲逛。

这个出场,实在做作;

这部剧的观感还有一点很奇怪,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互性不够;

也就是你看着张颂文和白百何站在一起演,你会觉得他们是在各演各的;

与其说这是演员演技的不足,更大可能还是在于导演的能力问题;

再简单讲两句推理部分的呈现;

剧中的第一个案子就和原著大相径庭,温悦早早地现出了真面目,然后犯下了凶案,随后赵不尤给自己妻子设计“脱罪路线”(《嫌疑人X的献身》);

一系列移尸的手法,挺粗糙的,并未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应对开封府盘查的那段,也并没有把本应有的紧张情绪,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我是边吃饭边看的,少看几秒一点不亏);

到了原著的第一根大主线“虹桥梅船案”,相比原著第一本开篇大案挖坑、中间小案穿插、终章大案填坑的完整回路,剧中居然前三集就把最大的“麦格芬”——梅船消失原理,透了个精光;

没,有,留,白;

案件推演的缜密性,复杂性,远远比不过《唐朝诡事录》,所以《唐诡》爱好者可以直接忽略这部剧了;

至于剧中对宋朝当时人物风貌的还原程度,我只能说,同样违和满满;

就是一股子横店布景+CG动画的塑料质感;

再看看央视版《水浒传》的开头是如何呈现东京城的风貌的:

高下立判;


整体而言,这部剧只能算是一部电子榨菜;

在悬疑推理、古风呈现、演员表演等多个层面,都有较大的硬伤,实在撑不起原著作者十年光阴写就的原著,平平无奇;

如果不看,毫无损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