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24年12月27日小米直播卢伟冰年度总结及超级小爱翻车?
在B站看了视频,这事确实有点丢脸。
比较难绷的点在于,仅仅几分钟的直播过程里,小米就在镜头前连续展示了数次翻车。
双击底部小白条启动AI、语音启动AI导航、AI将照片转发微博……这几个“超级小爱”重点展示的功能现场都翻车了。
尤其是双击小白条,现场连续翻车多次,负责演示的张国全在镜头前简直肉眼可见的慌张。
就这,我还能看到某知名米系KOL说是“角度问题”,“换个角度双击就没事了”。
对此我只能说,建议把张国全打成“海狗”:
这么简单的操作尝试这么多次都失败,还说不是刻意黑我米?
还有些极端粉丝稍微有点脑子,一方面承认直播翻车,另一方面强调各家AI都有翻车,小米AI功能多更突出而已。
有一说一,小米在AI语音助手和系统融合方面确实做了一定工作,“超级小爱”一些细节也是可圈可点。
只是目前行业各家大厂都在加强AI落地,比如蓝厂的蓝心小V和绿厂的功能优化做的都不错,小米的表现说实话不算多突出。
如果让我评价,目前行业AI助手功能颗粒度做的最细、综合体验最好的厂商,既不是小米,也不是华为或OV,而是荣耀。
其实要论底层技术,除了华为有自家的鸿蒙NEXT可以从底层出发构建AI系统外,其他家更多还是在AOSP基础上下功夫。
技术思路大家也是大同小异,主要还是拼执行拼细节。所以OVM这几家整体来看拉不开特别明显的差距
哪怕是AI大模型时代,“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这话仍然部分适用。
荣耀做的早、做的细、做的多,就我个人体验确实更胜一筹。
菊厂技术底子固然更硬,但现阶段菊厂的主要人力也都调去攻关鸿蒙NEXT,目前AI助手落地的效果我个人觉得也是稍微落后荣耀一截。
至于我米这边,直播翻车其实也没啥好说的:
小米企业文化比较侧重年轻发烧友,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短板,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
小米手机乃至小米整个品牌诞生初期,“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极客范年轻范的品牌形象,帮助小米吸引了很多数码爱好者和发烧友。
直到如今,在设置选项丰富度和可玩性方面,MIUI及澎湃OS仍然是行业领先。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小米强调发烧友和功能性,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不是特别强。
我自己也曾是米粉,家里换过米家生态链的诸多产品。
然而后续长期使用的情况普遍不是很乐观,各种大小毛病逐渐涌现,家里的小米IOT产品一件件换掉;
2021年我曾写了个长想法,我自己和身边人对米家生态链产品的使用体验都写了:
看看“谨慎不推荐”和“强烈不推荐”的产品,我觉得大家应该能感受到我和我身边的人踩了多少坑。
这还不是结束,曾被我列入“谨慎推荐”的Yeelight床头灯,2022年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故障。
鉴于故障实在太搞乐,当时我又发了个想法说这事:
连续数年下来,我家已经从纯血的小米全家桶,逐渐演化为华为生态链为主,小米产品屈指可数。
我和我身边人的经历,都是个例吗?恐怕也未见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家的小米电视体验固然是一言难尽,但能在保修期内解决也算是运气好。
仅就我个人所知,小米电视产品就有极其戏剧、极其讽刺的案例:
作为十年老米粉,商业调查记者朱利安于2020年购买了售价为19999的红米98英寸电视。
为了电视机的顺利安装,他自费2500余元进行离地40米的吊装作业。
吊装过程中震撼人心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开,并迅速引发热议。
当时甚至雷总和卢伟冰都转发微博表示充分肯定,雷总微博当时评价是:买了98寸电视,就低调不了。
这还不算,小米甚至在2020年5月的发布会上展示了朱利安的电视安装过程。
掏出两万多卖小米电视,还登上小米发布会,这总不会是米黑吧?
然而后续结果是什么呢?
后续是朱利安购买的小米电视存在设计缺陷,不到两年时间内足足五次故障,被迫尝试维权。
他在微信公众号发出长文,标题是:买了小米98寸电视,维权就低调不了。
买了小米98寸电视,维权就低调不了这还不是最明显的,最明显的案例是MIUI到澎湃OS的一路演变。
MIUI作为国内最早的安卓定制ROM,早期口碑简直封神,功能性也非常强。
但就我个人体验,基础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方面,MIUI一直做的不是特别好。
一直到MIUI12时期,积累的屎山代码和大量BUG来了一波负面口碑的总爆发。
当时B站UP主及知名米粉“木羽说科技”做视频吐槽MIUI的问题,可谓经典。
原本我对MIUI 13还抱有一定希望,结果雷总微博钦点的小米6钉子户吐槽小米12频繁死机,不得不说极其讽刺。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B站也有米粉前脚刚发视频为小米12系列“正名”,后脚就不得不承认手机的问题,回旋镖简直太快了。
到小米14时期情况有一定好转,但还是一度折腾出整机变砖(只能打开设置和拨号软件)的恶性BUG。
再到后续澎湃OS,号称抛弃屎山代码重构底层功能,结果改善相对有限。
于是乎,我米的手机系统又一次陷入“MIUI12等12.5、12.5发布等13、13发布等澎湃OS、澎湃1.0等2.0”的经典战未来循环。
如果说近期小米软件体验有何特殊之处,我只能想到一点:近一两年小米在公众场合翻车的案例似乎格外多。
比如典中典的澎湃OS的白皮书吧,当时小米为了澎湃OS好一番造势,各种对标鸿蒙营造自主系统“双保险”
结果澎湃OS白皮书一上线就错误百出,早期几乎没有一页是没有错误的,网友批改错误能批改两三个小时:
如何看小米澎湃OS技术白皮书有多处低级错误?又比如小米civi4Pro发布会,官方PPT犯下的低级错误:
小米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这本身是好事。
结果发布会PPT愣是从2019年跳到2010和2011年,然后再跳回2022,也是令人忍俊不禁:
同一场发布会,连骁龙芯片的性能都能标错。
小米首发这么多次骁龙,强调那么多次跑分参数,这让“自信源于底气、首发就是实力”的小米情何以堪?
再比如小米官方发的海报,手机16GB+512GB写成了16GB+512TB。
非要上纲上线的话,这恐怕都涉及虚假宣传了吧:
甚至还有小米15发布会,澎湃OS数据传输速度先提升33%再降低54%:
有一说一,这些事件都不算太严重,至今并没有酿成巨大的负面事件。
但类似事件多了,终究不可避免的会对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尤其还需要考虑到,小米如今已经切入造车业务,智能电动车的软件系统直接关系到用户安全。
前阵子小米su7大面积泊车故障性质就很严重,问题如此低级如此普遍的更新包都能正常上线,说明相关算法研发和测试流程存在很严重的隐患。
一天内 70 多辆小米 SU7 自动泊车撞墙、撞柱,官方称是系统 BUG,暴露出哪些问题?该怎样改进?所以我还是建议小米,在研发和管理层面还是需要加强,尤其需要重点提高稳定性并完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