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一看就是潜力股?
我的恩师教过我一个简单的方法:“通过他做的每一件事去品。”
“判断一个人通常几分钟就够了。声音、语气、表情、面相、坐姿、站相,一两个小问题的回答,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如果说短短几分钟就判断出一个人太玄学的话,那么通过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去品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举两个例子。
《恰同学少年》中关于老毛有几个小故事。
一是入学作文,老毛的入学作文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看法。
国文教师袁老师认为锋芒太甚,不重含蓄,尤其看不惯他那个气势。
而杨昌济老师在看过他的作文后却说:“文章之结构,论理之严密,尤其遣词用句这些细微之处确实是粗糙了一些。
单以这些作文的技巧来说,这篇文章确实不及上一篇。
然,此文之中越看,越有一股压不住的勃勃生气。以小学教育之优劣,见战争之成败,国家之兴衰,纵横驰骋间豪气冲天,立意高远而胆识惊人。文章华彩,固属难能,而气势与胆识,才是天纵奇才之征兆。此子笔下虽粗糙,然胸中有丘壑,似璞中美玉,待磨精钢。假以时日,当成非凡大器。”
二是老毛喜欢在书上做读书笔记和批注,把书借给他的萧子升每次收回书后都很生气,这书简直不能要了。
但看过老毛做过笔记和批注的《读史方舆纪要》的何叔衡对此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毛泽东是个奇男子,对书中的很多看法都有独到之处,看完全书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一见这个毛泽东。
再举一个具体点的例子,司马懿近距离观察下的司马师是这种表现。
高平陵之变前夜,司马懿做好一切准备,只等第二天曹爽出城就开始行动。
为了观察两个儿子的表现,他命人去司马师和司马昭的窗外偷看动静。
得到的回报是:司马师酣睡如常;司马昭则枕戈待旦,夜不能寐。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
第二天,更大的表现出来了:
帝(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史书中平如静水的一件事,下面却隐藏着巨大的暗流涌动。
司马师三年的时间居然阴养了三千人!
这三千人居然召之即来!
这三千人居然这一夜没有一个人去告密!
这三千人居然聚集后没有惊动旁人!
这是种什么样的组织能力!
占领司马门这个任务,司马懿也是交给了司马师,司马师完成的相当不错。
高平陵之变当天,司马师全程交出了满分的答卷,这一切都被司马懿看在眼中,所以他说:
宣帝曰:“此子竟可也!”
如何看一个人是不是潜力股,在他身边近距离通过每一件事去观察,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
那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本就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