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大兵团作战有多费脑子?
来,你先看能不能把这个命令读懂了,看到一般不宕机不迷糊,不犯困,你就有指挥大兵团的潜力
首先粟裕的渡江战役部署命令
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
(1949年3月30日)
甲、略(情况通报这里省略)
乙、我为实现京沪杭战役规定之作战任务与有力配合北平和谈对敌政治攻势,奉中央军委电令及总前委命令,决按二月二十日京字第一号预备命令,内定于四月十五日十八时统一发起战斗,兹将具体战斗序列与各部任务区分如下:
(一)七兵团(辖二一、二二、二四军附本部骑兵团)由极阳镇(不含)至姚沟 (刘家渡东十八里,姚沟含)段,按预定之凤凰颈、土桥、六百丈、王家套、扫帚沟各渡口,展开渡江突击,于完成登陆任务后,首先以有力一部分向南岸之上下游沿岸横扫,以策应中野与九兵团之渡江。
该项任务达成后,应以一部(不超过一个军)负责割歼或包围现在铜陵、贵池、青阳地区敌五五军,其主力即应向东挺入敌人纵深,沿南陵、宣城、十字铺之线以南(线不含),泾县、宁国以北(线含)之间地区,经广德向东挺进至长兴、广德、吴兴、安吉之间地区,以截断京杭公路并即在该区集结待机,并派队向德清、杭州方向搜索。尔后或视机集中主力协同八、九、 十兵团作战,或单独负责攻占杭州,截歼可能由沪杭段南窜之敌,并准备于情况许可时(届时另有命令)派出精干部队配合骑兵团抢占杭州中正桥及破坏浙赣交通(不准破桥),以免敌将机车南撤。
.(二)九兵团(辖二五、二七、三十、三十三军)由姚沟(不含)至裕溪口段,按预定之泥汉镇、临江坝、龙王庙及裕溪口各渡口,展开渡江突击(除以一部在芜湖、 裕溪口至和县段佯渡或视机由该段渡江控制当涂南北地区,警戒南京可能南援之敌,与钳制芜湖之敌外,主力应由龙王庙至泥汉段渡江),于完成登陆任务后, 并以一部策应七兵团渡江外,以不超过一个军之兵力割歼或包围现在三山街、旧县地区之敌(二十军,一三四师)及繁昌地区之敌(八八军),夺取控制该带阵地, 与负责监视芜湖之敌(待交二野三兵团接替)
其主力应即沿南陵、宣城、十字铺之线(含)及以北地区,经郎溪东西地区挺进至津阳、宜兴及其以南地区集结待机,以策应八、十兵团作战,并坚决堵击京镇段可能南窜之敌,以便视机协同八、 十兵团聚歼该敌于京、镇、句、丹、金(坛)、武、津地区。在我全军及中野渡江完毕后拟以八、十兵团主力协同中野歼击南京守敌时,即拟以该兵团东进至无锡地区 (届时另有命令),对上海方向警戒,待命配合野战军主力夺取上海或单独进占上海,尔后该兵团即任淞沪之警备任务与
(三)十兵团(辖二三、二九、二八、三一军及苏北军区三个警备旅与海防纵队主力)由张黄港至龙稍港(含)段自行选择渡口,展开渡江突击,于完成登陆任务后,首求割歼现在江阴地区之敌(二十一军),并夺取控制沿江南侧阵地,当晚力求以有力部队挺进夺取控制武进至城童堰之线,截断京沪路并以一个军向无锡挺进对东南警戒,担任阻击可能由常熟、苏州地区西援之敌;
另以一部沿江南侧向孟河、丹阳挺进,接应八兵团主力由钦江、扬中渡江;其主力应确实控制江阴、 无锡、武进地区,坚决阻歼可能由东西两方来援之敌,并力求与九兵团打通联系, 确实堵塞武进、无锡之敌南窜道路,尔后伺机协同八、九兵团或中野聚歼京、镇、 句(容)地区之敌。南渡后二三军待命拔归八兵团指挥.苏北三个旅即解除十兵团指挥任务,依照工委内容部署,遂行警备任务,但海防纵队应准备接收海军任务, 归本部直接指挥之。
(四)八兵团(辖二十、二十六、三十四、三十五军)除留三四军、三五军(由何参谋长以祥统一指挥)控制乌衣、全椒地区,包围监视钳制两浦之敌外,陈、袁、 江率主力控制于扬州、嘶马、宜陵地区,于十兵团展开渡江之同时以一部由三江营、口岸、京口渡(大港北岸)间展开渡江突击,力求首先夺取控制扬中、大港、 埋城地区阵地,策应十兵团之渡江作战,并视机使用主力于镇江、口岸间渡江,或视机转用十兵团渡江之渡口尾后渡江,挺进至武进、丹阳地区,协同十兵团之作战。在八兵团主力渡江之后,廿三军即待命拨归八兵团指挥序列。于完成上述任务后,视机以主力沿京沪路西进,准备协同中野及十兵团围歼京、镇、句(容)地区之敌或夺取南京。三四、三五军于情况许可时由京镇间渡江或视机转用于镇江方面(届时另有命令)。
(五)特纵除以美榴第六团配属十兵团指挥参战外,其美榴第一团以三个连配属九兵团指挥使用,该团主力配属八兵团参加渡江作战,其工兵团任务按前令不变,战车团暂在原地待机,待道路运动许可时,拨归八兵团指挥,准备由镇江 (或江阴)渡江参战;高射营除以二个连担任蚌埠防空外,其余二个连配属十兵团 使用。特纵指挥所应随本部行动。
(六)奉总前委命令,为便东西两集团之作战指挥,除陈二饶、邓〔2〕率总前委、 华东局机关于战斗发起前进至合肥附近,统一指挥中野及华野全军渡江作战外, 并决以谭副政委随七兵团行动,负责统一指挥七、九兵团之渡江,粟副司令、张参谋长率野司野政及后勤部大部(一部仍留蚌埠附近)于四月五日前进至泰州以南 地区,指挥八、十兵团之渡江。华野东西集团之各兵团于渡江后之作战,统归野司粟、张指挥。
各级指挥干部应随其先头之一个单位渡江(如兵团首长随先头军,军首长随先头师,师首长随先头团,余类推以便掌握情况,加强指挥,同时各级均指定专人(参谋长或政委、主任)负责指挥渡江,以免混乱。
(七)战斗分界线:
(1)渡江时,龙稍港、东兴港、油坊桥(均含)以南属十兵团,以北(线不含)属八兵团。渡江后于塘、小新桥、武进(均含)以东属十兵团,以西(均不含)属八兵团。如八兵团由扬中、镇江线渡江时,则十兵团不受该线限制,策应八兵团南渡。
(2)乌衣镇、全椒至和县之线以东(线含)属八兵团,线以西(线不含)属九兵团。
(3)严家桥、谢家园巷(无为西北二十里)、姚沟至夹江口之线以西(线含)属 七兵团,以东(线不含)属九兵团(但七、九兵团南渡后集结分界线十字铺、杨汉 镇、流洞桥、槐花、硼市、朱部镇、夹浦镇之线〈含〉以南属七兵团,以北属九兵团)。
(八)为便于迫近江边,控制渡口,直接准备渡江作战,各兵团应按上述分界线境内,自四月二日后自行选择[拔除]江北岸我必需拔除之敌桥头堡(妨碍我之 翻坝开河渡口据点或主渡入江渡口据点),其具体时间由各兵团依情决定之。
(九)注意事项:
(1)各部一切渡江准备工作,均限于四月十二日前完成,以便检查。各项渡江准备工作均须严守秘密,隐蔽进行,切勿过早暴露企图(尤其主渡点),力求保持发起渡江作战之突然性。
(2)为求隐蔽我主渡方向,八兵团之二十六军(现在全椒地区),应于四月七日后开始东移,首先移至六合地区,至四月十日后再东移扬州地区集结待机。
---------------------------------------------------
分析和总结:
上述是3月30日,粟裕下达的渡江(京沪杭)战役正式命令,全文总计2231个字(不含情况介绍)
内容上,各部队任务,路线,时间,步骤,分界线,行动步骤,协同等等全面而详细,看过下面这两期的朋友们,应该会熟悉这又是典型的“粟式八股文”
如黄路战役命令详解,看“战神”粟裕如何能把遭遇战打成围歼战!
从西府和睢杞的撤退命令,看彭德怀和粟裕指挥水平上的巨大差距
特别注意,上面标注的红字部分,“以1个军围歼20军”,在实战中正是第9兵团25军围歼国军杨干才20军的“湾沚围歼战”,而蓝字部分,则是著名的围歼5个军10万之敌的“郎广大围歼”,和一个月之后的实战完全契合,连兵力使用都高度一致!
三野渡江战役示意图,图中间小圈是“湾沚围歼战”,靠右的“大口袋”是“郎广大围歼”
实战具体结果如何?还是老规矩,用数据说话,下面是两大围歼战的击毙和俘虏的“大鱼”(师长以上)数据
湾沚围歼战:
1.20军军长杨干才(亡)
2.20军副军长陈亲民
3.副参谋长胡显荣
4.20军134师师长李介立
郎广围歼战:
1.4军副军长李子亮
2.4军参谋长罗矿
3.4军59师师长林方策
4.4军90师师长唐连
5.21军230师师长骆周能
6.28军参谋长黄疆强
7.28军80师师长李西开
8.28军暂7师师长袁英
9.45军副军长陈阵
10.54军291师师长廖定藩(亡)
11.66军军长罗贤达
12.66军13师师长王炽生
13.99军第268师师长李慎言
注:上述数据不包括在5月7日在温州投诚的200师师长叶芳
毫无悬念,又是干货满满,毫无水分!而且这两大围歼战,在4.22-4.29完成的,包括上述大鱼数都是在这7天内俘虏的,不是零敲碎打拼凑的数据,而是整块包圆!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在2月19日,粟裕在汪贾主持召开作战会议上制定的京沪杭预备战役命令中(即上文中,二月二十日京字第一号预备命令),更是提前2个月(4.21日发起渡江战役),就设计好了这两大围歼战,该战役预备命令同样也是长篇粟式八股,多达3044字(不含情况通报)
该命令中:
“九兵团主力渡江后,除以一部围歼芜湖地区之敌外,应以主力沿江右岸地区北上,进击南京、溧水之间地区,首求截歼可能由南京向东南逃窜之敌,并准备协同八、十兵团聚歼南京、镇江地区之敌。"
红字部分的湾沚围歼战,蓝字部分的郎广围歼战,早已提前两个月被圈在粟裕精心设计的“口袋中”!
由此可见,经过多年的不断升级(粟裕整个生涯不断在升级改进和优化围歼战,这一点之后文章会逐步展开说明),粟裕此时大兵团指挥能力,或者对他来说也就是大兵团围歼战能力,此时已经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不仅这些大型围歼战成为了艺术品,而且其作战命令的文献资料,其逻辑周密,条理分明,用词清楚准确,语句流畅通顺,虽是机器式的作战命令,却有很强阅读感,这些作战命令也将会是极致的艺术品(如隆中对,汉中对等),将永载史册,越来越被关注,挖掘和研究!
-----------------------------------------------
第二野战军(刘伯承)的渡江战役命令
第二野战军渡江战役命令
(1949年4月17日)
甲,奉总前委指示,我军决于卯徵(廿日)攻夺各江心洲,卯马(廿一日)开始渡江突击作战,并确定三兵团于渡江后改出歙县(徽州),尔后沿杭徽公路东向杭州与沿浙赣铁路东出之五兵团并列策应作战。
乙,各部队应即遵照于卯马(廿一日)十八时开始火力准备,随即正式突击渡江,争取各先头军当先〔夜〕各渡过三个团以上之部队,至少应能控制要点,并击退敌人之逆袭,尔后并不失时机继续强渡(十五军拟白天以小船分散继渡,我们认为可行)。
丙,三兵团于成渡时,除接应七兵团外,应即以主力歼击当前敌九十六军之部队(着重于殷家汇地区之机动部队),藉此接应五兵团。尔后以一部接替七兵团监视贵池敌人之任务,待兵团主力东向时歼击之。再后,三兵团则准备以一路经贵池、青阳,另一路经殷家汇、钓鱼台,向歙县地区开进。
丁,五兵团战役任务同前,惟该兵团攻占衢县后,并准备必要时沿铁路东向协同三兵团会攻杭州方面之敌。在渡江成功时以一部占领过路湖、黄石矶要点,主力则封锁至德、东流之敌(如不易攻则待交四兵团歼击之),先着重于接应十五军由香口、毛林洲登陆,其十八军则在桐城视机跟三兵团或本兵团续渡。
戊,四兵团之十五军由华阳镇向香口、毛林洲登陆,十三军由八保洲向彭泽、马挡段登陆(使其本兵团间与五兵团间均须互相接应),围歼彭泽、马铛之敌。
如必要时则并接歼至德、东流之敌。十四军仍以一部进出坝头佯渡和阻敌之舰队,主力则随十三、十五两军之后续渡,尔后则全兵团集结于彭泽、至德地区,待命沿江东下接替九兵团监视芜湖之任务,并准备参加攻取南京。
己,各兵团应即将此任务确定具体部署,并告我们。
---------------------------------------------------
分析和总结:
上述是刘伯承在4月17日下达的第二野战军渡江战役命令,全文总计583个字
在看了前面粟裕的渡江战役命令后,再看这一份,会不会有巨大的落差感?作为指挥35万人的大集团战役命令,只有泛泛而谈的概念性任务,具体部署上内容几乎为0,至于作战分界线等内容,更是完全没有,完全靠各个兵团自行的进行部署。
而且上述命令是在4月17日,也就是渡江战役前4天拿出的这样一份作战命令,而准备的时间则多达2个月以上,这样的战役命令显然是不可能打出“高水平的战役”。更不用说类似郎广这样流畅干脆的大围歼战。只能变成各部进行出击的四散炸鱼的,零零碎碎的击溃战集合。命令中蓝字部分,尽管要求歼灭当面96军,实战中完全落空了(96军完整撤退到了福建)
击毙和俘虏的“大鱼”(师长以上)数据
1.106军副军长曾纪瑞
2.46军174师师长吴忠坚
3.92军318师师长彭怀霖
4.68军119师师长张勋亭
5.68军143师师长阎尚元
6.47军暂2师师长郭奉先
另投诚数据
1.68军副军长王振生
2.68军81师师长葛开详
第二野战军渡江战役示意图,各部分散追击,国民党军四散而逃,大批南逃福建
毙俘数只有前面三野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军级将领,更是只有四分之一,而且这些都是零零碎碎的俘虏,如图所示,四散炸鱼的追逃战,国军多路箭头南逃福建,唯一上报歼灭的68军,军长刘汝珍依然收拢多达5000多人。至于正式命令中要求歼灭的96军更是完整逃脱。
根据二野参谋长李达的描述:
我军在追击敌军的初期,各兵团的追击战术,都是采取正面平推和尾追的打法,而追击面又在400华里宽的广大正面上,敌军跑得很快,又有汽车等交通工具,故此我军的战果不大。我在前指每日处理各兵团来电,发现在统计歼敌数字时,增长缓慢。我向刘司令员和张副政委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商量如何改变追击战术。经过研究,决定必须实行猛追、猛冲、猛打,变尾追为平行追击和跟踪追击相结合的战术,而如果要赶上甚至超越逃敌方比必须再加快速度,这也只有组织 轻装部队才能奏效。于是,先是通知各兵团马上改变战术,跟踪、平行和超越追击 相结合,敢于以少胜多,不给敌军以喘息之机。
由于只能依靠下级各部自行部署,于是各部追击不利,无法有效歼敌,只能如“赶鸭子”一般追击,尽管李达通过歼敌数字增长缓慢,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改进方法也仅限于,派出轻装部队超越追击这样的办法,只能是优化一下“赶鸭子”的方式,本质依然还是四散炸鱼的追逃击溃战。
------------------------------------------------
综合评述
从上述渡江战役正式命令和其不同的结果可以看出,为什么开国将帅上千,只有粟裕能够独享“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的评价,因为包括这次渡江战役在内的诸多战役,粟裕将所有部队组合成一台高效严密的机器,进行整体进行战役战斗,尤其是这些战役还都是大型围歼战,因此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大兵团作战,而且是大兵团作战的最高境界“坎尼模式”
而这一点甚至和规模不必然相关,鲁南,莱芜,孟良崮等等是大兵团作战模式,甚至如车桥这样的实际也是大兵团作战模式,人民日报称赞车桥战役“是以雄厚兵力进行的一场大歼灭战”,因而区别于以往任何游击战,而毛泽东主席这时候就敏锐的指出:“粟裕未来能指挥四五十万人”
而隔壁刘伯承元帅指挥的虽然名义上是大兵团战役,但事实上,依然是各自为战,各自发挥,未能发挥大兵团作战的整体效力,只能依靠下级各自的自主发挥,而且至多只能打碎片化的击溃战,无法打出围歼战,而这一现象实际上并不限于刘伯承,而是普遍现象,即使有指挥大兵团的名,也没有大兵团的实。因而都无法得到这样的评价。
横刀立马五次战役要有这么详细的命令会差点被反杀?!
三野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
(注1)
(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日)
一、情况详华情率第四号通报。
二、自我南线淮海战役全胜与北线解放平津大捷之后,蒋匪在长江以北平原、华北、东北三大主要战场全告失败,其主力被我悉歼殆尽。现除阎匪锡山(注2)残部固守太原,三马(注3)(鸿逵、步青、步芳)及胡匪宗南(注4)据守西北外,其残余主力均相率狼狈渡江南窜,并在军事上凭沪、宁、汉段长江天险,仓卒组织江防,与政治上和平阴谋相结合,妄图迟阻我人民解放军续向江南发动攻势,以挽救其残余江南统治局面。
奉军委电令:为求全歼蒋匪,以争取全国范围之人民解放战争完满彻底胜利,决乘敌战线溃乱江防部署尚未完成之前,于三、四月间集中我野战军主力先后从沪、宁、汉段发动渡江攻势,进军江南。首求割歼防御沿江之敌,夺取蒋匪首都(南京)并解放沿江之上海、镇江、安庆、九江、汉口各大城市,尔后乘胜向东南各省扩张战果。我第二、第三野战军均于二月下旬、三月初开始由海郑段(陇海线)沿平汉东侧及津浦线、运河线分路南下,于三月下旬开进至九江、安庆、南京、上海段长江北岸,完成一切渡江准备,进行渡江作战。
三、本野战军受命自沪(上海)、宁(南京)、芜(湖)、安(庆)强行渡江,首求割歼京沪及芜湖沿线之敌,夺取京沪杭要地,打下继续配合兄弟兵团向南进军之基础。内定:以十(《粟裕文选》第二卷第756页)兵团主力由龙稍港至张黄港段强行渡江,首先夺取京沪线丹阳、无锡段要点。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向无锡推进,担任对苏州、上海地区之敌警戒,并以炮火封锁江阴江面,截击可能东逃之敌舰;以主力沿京沪铁路及长江南岸由东南向西北攻击前进,侧击镇江之敌,接应八兵团之南渡。待八兵团主力南渡后,该兵团即转兵东向,包围淞沪之敌,或视机以主力协同八、九兵团围歼京镇地区之敌(视情况变化另定)。以七、九兵团主力由南京、当涂、芜湖(九兵团)、铜陵、贵池(七兵团)段强行渡江。得手后,七兵团除以一部与第二野战军联络策应其渡江外,主力应直插泾县、宣城、广德地区,截断京沪线敌之向华南逃窜退路,或视机由宣城、高淳向东北挺击溧阳、金坛地区之敌,配合由京镇靖段我军渡江主力南北夹击,歼灭南京、镇江地区之敌,或向杭州挺进(依情况而定)。九兵团主力渡江后,除以一部围歼芜湖地区之敌外,应以主力沿江右岸地区北上,进击南京、溧水之间地区,首求截歼可能由南京向东南逃窜之敌,并准备协同八、十兵团聚歼南京、镇江地区之敌。
第二野战军与我同时由安庆两侧地区渡江作战,与本军战斗分界地境:自枞阳镇(安庆东北五十里)、义津桥、章公店、董家铺、三十里铺、大仓房、前河大郢、五十里铺(合肥西南八十里)、兴隆集、双庙集至曹家集(寿县西南三十里)之线(不含),以西属第二野战军,以东(总含)属本军。
四、本野战军主力预定于三月十五日以前,进至庐江、无为、含山、滁县、六合、扬州、泰州、海安、如皋之线渡江准备位置,待命发起渡江作战。各部战斗序列与集结准备渡江位置及开进时间、路线区分内定如次:
(一)战斗序列区分
1.七兵团除原属之二十一军、二十二军、三十五军外,(757页)其二十三军(四纵)于渡江作战时归十兵团指挥,待八兵团渡江之后,改属八兵团指挥序列。另将八兵团之二十四军(六纵)改属七兵团指挥序列。
2。八兵团除原属之二十六军、三十四军外,其二十四军(六纵)拨入七兵团指挥序列,二十五军(七纵)拨入九兵团指挥序列。另将九兵团之二十军(一纵)拨入八兵团序列,特纵之战车团亦归该兵团指挥,二十三军(四纵)渡江后亦加入该兵团序列。
3、九兵团除原属之二十七军、三十军、三十三军外,其二十军(一纵)拨入八兵团指挥序列,另将八兵团之二十五军(七纵)拨归该兵团指挥序列。
4.十兵团除原属之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一军及两广纵队外,另将二十三军(四纵)于渡江之作战时拨归该兵团指挥。
5.特纵除控制二个美榴炮团(第一、第六团)视机使用外,其余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四个野榴炮团,分别配属七、八、九、十各兵团使用,其战车团配属八兵团使用,另抽
出一个美榴炮营及工兵连配届九兵团。
(二)集结位置区分
1.七兵团以三河镇(庐江北)为中心,枞阳镇、义津桥、董家铺、三十里铺、青龙庵、前后大郢、五十里铺、将军岭(均含)以东(线西属第二野战军),刘家渡(无为西南四十里)、襄安、开城桥、高林桥(巢湖南岸)、摄镇(合肥东三十里)、店埠以西(均含)地区及刘府、怀远(均不含)西南之武店、田家庵地区。该兵团二十一军(二纵)应以黄泥河(庐江南)为中心,二十四军(六纵)以魏家坝(开城桥西北)为中心,二十二军(三纵)以合肥为中心,三十五军以田家庵为中心,具体部署由兵团决定之。(758页)
2,九兵团西与七兵团衔接(属七兵团),东至津浦铁路(含)。该兵团应以二十七军位石涧埠(巢县南)为中心,以二十五军位含山为中心,以三十军位全椒为中心(一部控制乌衣镇,担任对浦口之敌警戒),以三十三军留定远地区待机,兵团部位巢县为中心,具体部署由兵团决定之。
3.八兵团位津浦路(不含)以东嘶马镇、吴家桥、塘头镇、郭村、周家庄(均在泰州西南西北)(线不含)以西,高邮(不含)以南,扬州至泰州公路、扬州至六合公路以北之间地区。该兵团二十军(一纵)以丁沟(邵伯东三十里)为中心,二十六军(八纵)位扬州及以西地区,三十四军以六合为中心。兵团部应位扬州以北之淮子桥附近,具体部署由兵团决定之。
4.十兵团以姜埝为中心,西与八兵团衔接,该兵团应以二十三军(四纵)以泰州为中心,二十八军(十纵)以曲塘为中心,二十九军(十一纵)以如皋为中心,三十一军(十三纵)以海安为中心,广纵以梁垛(东台南)为中心,具体部署由兵团决定之。
5,特纵陈[锐霆]司令员率美榴一个团及高射营首先进至淮安集结待机,视情况附属兵团作战。另美榴一个团(欠一个营)控制风阳地区待机,其余四个野榴炮团于三月十日前分别配属各兵团使用,其战车团应于三月二十日前进至界首(高邮北)归八兵团指挥,准备由瓜洲渡镇江南下作战。
6.本部除后梯队于三月二十五日前进至临淮关地区待命外,指挥所于三月二十五日前进至高邮,战斗发起时位置另定。
(三)开进时间与路线区分
1.七兵团除以二十二军已经运河线南下,经两淮(二月二十三日)、宅应、高邮于三月十日前进至泰州地区归十兵团(759页)指挥外,其余部队车运至二月二十三日止。未运完者,即步行经湖沟集、怀远南下,进入指定位置。
2.九兵团除以二十军应于二月二十六日由现地出发,经泗阳、两淮、宝应、高邮,于三月十二日前进至丁沟镇、樊川镇地区归八兵团指挥外,三十一军应于三月一日由现地出发,经固镇、蚌埠于三月九日进至全椒、乌衣镇地区集结;兵团率二十七军应于三月三日由现地出发,经蚌埠、定远于三月十二日前进至巢县及其以南地区集结;三十三军应于三月二十五日前进至定远地区集结。
3.八兵团除二十四军拨归七兵团指挥、二十五军拨归九兵团指挥外(二十五军、二十四军应于三月十日前,进至指定渡江集结位置),兵团部率二十六军、三十四军均应于三月八
日前进至扬州、六合地区集结。
4.十兵团除以三十一军、广纵经阜宁、盐城、东台于三月十日前,进至指定地区外,兵团部率二十八、二十九军均沿淮、宝、泰公路先后开进,限于三月八日前,进至指定位置。
5.特纵除以战车团于三月二十日前,进至界首地区,准备继续南下参战外,纵队指挥所(其后方三月十九日由现地出发,于三月二十九日前进至风阳地区)率美榴炮团及高射机枪
营应于三月十日开始南下。于三月二十日前,进至指定地区待命。
6.本部指挥所(后梯队应于三月七日由现地出发,经宿县、蚌埠于三月二十五日进至临淮关地区)准备于三月二十日经徐州、两淮南下,二十五日前后进至高邮;战斗发起后,指挥所另定。
五、各部侦察任务与预定渡江地段区分
(一)七兵团仍任枞阳镇至刘家渡(均含)段侦察,并准备由该段选择渡口渡江。(760页)
(二)九兵团负责南京(含)、当涂、芜湖至刘家渡(不含)段侦察,并准备由该段选择渡口渡江。
(三)八兵团负责南京(含)、镇江、扬中至龙稍港(不含)段侦察,并准备由该段选择渡口渡江。
(四)十兵团负责龙稍港、江阴至张黄港段侦察,并准备由该段选择渡口渡江。
各兵团除查明规定区分地段沿江情况外,均须设法组织对各段沿江南岸及沪、宁、芜、安沿线纵深情况侦察,查明掌握敌之纵深情况,并于三月二十日前报告本部。
六、注意事项
(一)各兵团进入渡江准备位置后,应即加紧各项渡江准备工作与渡江战斗训练,并应有重点地进行训练(内定担任第一梯队任务各军应有二个师,各第一梯队师应有二个团,各军均选择坚强之二个团担任渡江突击作战,各级干部应随先头营、团、师渡江,以便适时掌握调整部署)。
(二)为便于我迫近沿江侦察,各部应即作肃清沿江北岸之敌据点(桥头堡)准备(于三月十五日前,将准备情况报告本部),待命统一发起攻击。对我有关系可能争取起义投降之敌军,应设法迫其撤至江之南岸,并与我保持联系,控制船只,待机配合我军动作。
(三)船只分配:巢湖船只全部拨归九兵团控制使用(可拨一部给七兵团进行演习教育),白湖、汤家沟一带船只全部拨归七兵团控制使用,苏中军区控制船只以四分之三拨归十兵团、四分之一拨归八兵团使用。各兵团即找有关地区船舶管理处接领,并应妥为教育巩固。并以军以单位修制三只摆渡骡马船只。
(四)除八兵团之二十六、三十四军及九兵团之三十军可在扬州、仪征、六合、江浦、乌江段以宽大正面佯动攻势进行(761页)渡江准备外,其余各部均须严守秘密(前线部队均力求用伪装地方武装办法),以免过早暴露企图。
(五)粮草布置、长途电话架设、船只接管等后勤事项,另有计划颁发。但渡江准备战费(如道路修理、蒲包购买、侦察费、渡江器材等)责成各兵团负责审查,每兵团在五千万元内先行核发,报本部审查,超过此数者应先呈报本部批准。
(六)除重要情况随时上报外,各部渡江准备工作均须于三月二十五日前上报本部。
(七)此次调整部署,决定变更指挥关系之各部,应即相互沟通电台联络。
此 令
司令员兼政委:陈 毅
副司令员:粟 裕
兼第二副政治委员:粟 裕
副政治委员:谭震林
参谋长:张 震
从西府和睢杞的撤退命令对比,看粟裕为何是抗美援朝首选!
爆炸破解2023-07-04 11:33江苏
粟裕为什么被毛主席点为抗美援朝首选,而彭德怀元帅则是替补,从两个著名战役的撤退命令可见知晓答案
西府战役众所周知损失严重,尤其是教导旅几乎陷入重围,几不能脱,西北野战军参战的5万人,失踪(大部被俘)统计即达高达8407人,而睢杞战役后期(即豫东战役第三阶段)则在国军四面受敌的狭小空间下,顺利跳出,迅速摆脱,仅损失伤员数百人
导致这两次战役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很多解释,不过从最基本的战役部署命令即可窥探端倪
首先是西府战役
向陇东行动部署给各纵队的命令
(1948年4月30日)
各纵队:
一、马匪八十二师、骑八旅二十六日一个团占旧永寿城,另一个团二十九日占旬邑、张洪镇。独骑五团在庆阳,一 百旅具体位置不明,估计彬县、长武、泾川可能各有其一部, 西峰镇可能仍有该匪师留守人员及小部队与保安团等。宁马八十一师似在环、曲以西地区。
二、我军进入平泾公路以南时,青马匪军有极大可能回援平凉,我以遭遇战态势歼灭该匪于平泾段中间地区之目的。 如在我军到达以前该匪已通过或滞留长、彬、泾线,野战军即以迅速通过公路北渡泾水,夺取镇原城、太平镇、肖金镇, 控制西凉公路,准备包围西峰镇打援。
三、各纵队明五月一日起部署如下:
甲、一纵取道安口窑以两天行程进至四十里铺(平凉以 东)以南之大寨子附近地区,侦察平泾公路敌情及四十里铺、 王家寨子线南北地形。
乙、二纵取道沸站、花花镇线(含)及其以西,以两日行程进至崇信城西(小溪河为界,以西属二纵,以东属六纵)之石咀子、甘家庄地区,侦察王家寨子、白水镇、八里汤线南北地形道路。
丙、六纵队取道沸站、花花镇线(不含)及其以东道路, 以两天行程进至崇信城及附近地区,消灭该城保警队,并侦察白水镇以东至党原镇地形道路。
丁、四纵自行选择道路,以两日行程进至崇信城东南之木林镇附近地区。侦察泾川、长武敌情,及自泾川以西通过公路进至玉都庙、肖金镇道路。
戊、以上均系根据十万分之一地图,极不准确,望注意根据企图自行调查道路。
四、野司直属队尾二纵右路前进。
五、各纵队须注意及时报告所得情况及各纵互相联络。通讯联络五月上旬用西字第一号,中旬西字第二号。
再看睢杞战役
进入鲁西南地区休整的部署命令
(1948年7月8日11时)
一、敌邱兵团仍向龙塘岗进犯,有至小坝神给待机说,商丘一八六旅企图向曹县方向搜索,黄兵团亦留现地补给,十八军昨日已达推阳,先头部队到达太康仍继线向北急进中,孙震及刘汝明兵团已到汴陈线向杞县推进,刘部似待十八军到达后再协同邱, 黄兵团寻求与我作战模样。
二、军为争取补给,速即调整组织、抢运伤员,决进至单、曹、考线以北地区待机。各部集结位置、任务区分如下:
(一)一纵应宁本日20时由旧考城出发,沿旧考城至曹县公路两侧进至曹县及东北宿营,对商丘方向严密警戒;9日20时, 由曹县出发,沿曹县,冉塘集公路,以冉塘集为中心休补待机, 并以侦察部队进到青堰集附近对商丘附近警戒。
(二)六纵本日原地不动,掩护伤员转运。9日20时,由程庄寨、楚庄寨出发,经周庄寨、魏湾,进至以砖庙集为中心宿营;10日,经青岗集、王店,马店,以许楼为中心(定陶东北36 里)休补待机。
(三)四纵应于本日24时,由王桥出发,经九股柳, 张山楼进至王吕集及其以西宿营;9日21时,由现地出发,经举塚域集进至曹定间,以王庄寨为中心休补待机,并应以一个团控制曹县, 其侦察部队应迫近商丘以北游击,保持与敌接触。
(四)十纵应于本日20时由高庄寨出发,经董堂进至以桃园为中心宿营;9日20时,由现地出发,经穆李以两日行程,10日晚进至菏泽以北小留集、吴油坊为中心休补待机,对蒲泽警戒。
(五)八纵应于9日晨1时由现地出发,以王桥为中心集结, 并于旧黄河北择要构筑工事,接替四纵任务,对柳河、民权方向警戒,西与六纵联系;9日20时,由现地出发,自取捷径进至菏泽以南金头集、安陵集、杨集之间休补待机,并以侦察营控制旧考城,对民权、柳河搜索警戒。
(六)三纵本日就原态局部调整,东与十纵联系,对圈顶、 夜鸡岗线警戒;9日20时,由现地出发,自取捷径进至菏泽西南以五期岗为中心休补待〔机〕,并应以侦察部队协同五分区独立团控制考城,并对兰封、内黄线搜索侦察。
(七)十一纵 应由现地出发,自取捷径以单县为中心集结, 对硕山、丰县警戒。
(八)特纵进至定陶东北张表集为中心集结,该纵汽车应即到姬楼接运弹药到定陶。
(九)野直本晚进至安陵集附近,9日晚进至定陶城周围地区集结,本部住定陶西南堤姚庄,先遣纵队住定陶城。
三、休补待机分界线:
(一)王后至汶上(线含)以北六纵,以南一纵。
(二)王后、许堂,保宁集线(含)以东六纵,以西野直,
(三)王店(不含)、马店、田集、周洼、古管集、周楼线 (含)以东一纵,西界四纵。
(四)马店(不含)、崇庙,五里墩、惠庄、段屋庄,马集析、胡同丁庄线(含)以北野直,以南四纵。
(五)常纲集、姚庄,孙庄, 大赵家、孔庄、杨集(含)以西八纵,以东野直。
(六)刁屯、王治屯、毕寨,小张庙线(含)以东八纵,以西三纵。
四、各纵伤员应即集中所有运输工具北运郭存斗(白茅集西南8里),以便续行北运,三、六、八纵4日应负责掩护石楼、程庄寨线伤员之抢运,并派侦察部队沿铁道线搜索被敌冲散之伤员。
五、三、八、十纵所俘尉以上军官、技术人员与老弱者送东明城,其余各纵送定陶城南关本部俘管处。
从上述两份撤退命令,可以明显看出两者差距
西府的撤退命令,缺乏详细具体的部署,也没有具体规定路线,时间上也都是模糊以两天为期,同时没有警戒线的设置和划分,减去情况通报(篇幅近半),其核心内容较为简陋和粗糙。
而睢杞撤退命令,内容极为详细,8个纵队(含特纵)的区域分界线清晰明确,行动路线特别是第一天的路线,时间(具体到小时)和路线极为具体,各部抵达各自位置各部相互衔接和警戒侦查的任务也十分明确和详尽,最后包括伤员以及俘虏人员的转移等也都有很具体说明。
上述撤退部署命令的巨大差异,是导致其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这也可以反映出指挥员各自差异,特别是大兵团指挥的具体差距。抗美援朝第一人选是粟裕,而非彭大将军的深层原因也在于此。
同时粟裕将军能常态化进行数量,质量,流畅度的大型围歼战的最基本原因,并非所谓的战略,谋略以及胆量等等一贯的泛泛而谈,而是长期在司令部,具体组织和制定的“粟氏八股文”战役部署命令的硬能力才是其核心竞争力,而这类“粟氏八股文”,自黄桥围歼战开始,贯穿了整个战役生涯,还在不断升级和进化。最终成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围歼战机器。
以上资料观点多引用爆炸破解大神的作品,去搜爆炸破解的作品会有更多更深刻的独立观点,更多的惊喜
我也玩高兴了,接着聊,你以为这个计划写完就完事了,这才哪到哪,接下来的故事
临阵改变与两次先斩后奏
渡江战役的序幕在1949年4月20日拉开。原定计划是各部队按照既定节奏稳步推进,但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迫使粟裕做出了两次重大决策调整。这两次"先斩后奏"的行动,成为了渡江战役中最富戏剧性的转折点。
第一次改变发生在4月21日凌晨。当夜,负责江阴段渡江的第二十军传来情报,发现敌军正在进行大规模调动,江岸防御出现明显空档。按照原定计划,主力渡江时间应在23日,但粟裕当即下达命令,要求第二十军立即发起突击。这个决定违背了总前委"稳扎稳打"的指示,但粟裕认定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战机。
仅仅两个小时后,第二十军的突击部队就成功占领了江南岸的滩头阵地。更令人意外的是,由于突袭来得太快,国民党军队的防御体系还未及完全展开。第二十军抓住战机,一举突破了江阴防线,并在次日占领了重要的交通枢纽靖江。
第二次改变的决策更为大胆。4月22日中午,前线侦察兵报告,国民党军队正在向常熟、太仓方向集结,意图构筑新的防线。此时按照原计划,第二十七军和第三十五军还要再等两天才能渡江。但粟裕再次打破常规,立即命令这两支部队提前24小时渡江。
这个决定的风险性极大。首先,部队的渡江准备尚未完全就绪,特别是船只调配还未到位。其次,这样的大规模调整可能导致整个战役部署出现混乱。但粟裕坚持己见,并立即调动预备队的船只支援渡江行动。
在郎广战役中,粟裕的这种临机决断再次显现。当得知国民党第七军准备突围时,他立即调整部署,命令第二十七军绕过主力防线,直插敌军退路。这个决定使得原本可能突围的国民党军队陷入重重包围,最终导致了整个第七军的覆灭。
这些临阵改变的背后,是对指挥权限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挑战。按照军队体制,如此重大的作战调整必须上报总前委审批。但在战机稍纵即逝的情况下,粟裕选择了先斩后奏。他在发出行动命令的同时,才向总前委报告情况。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军队系统中是极为罕见的。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决定都是正确的。第一次改变使解放军抢在国民党重新部署防线之前突破了江防。第二次改变则打乱了敌军的防御节奏,造成了常熟、太仓防线的全面崩溃。特别是在郎广战役中,这种灵活机动的指挥方式,更是为歼敌近十万创造了条件。
在整个渡江战役期间,粟裕的两次先斩后奏,不仅体现了高超的军事判断,更展现了一个指挥员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的气魄。这种临机应变的决策,大大加快了渡江战役的进程,使原本预计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战役目标,在三天内就基本实现。
四、总前委的态度与反应
对于粟裕两次"先斩后奏"的重大决策,总前委的反应经历了一个从震惊到认可的过程。1949年4月21日上午,当粟裕的第一份报告送达总前委时,刘伯承和邓小平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这份报告详细说明了第二十军提前渡江的原因和当前战况,同时也承认这一决定违背了原定计划。
总前委的第一反应是严肃的。在军队指挥体系中,这种不经请示的重大调整是极为少见的。当天下午,总前委立即派出了由参谋长李达率领的调查组,前往东线战场实地了解情况。调查组携带了两份文件:一份是要求详细说明决策过程的质询函,另一份则是关于战场最新形势的分析报告。
然而,战场形势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总前委的态度。当调查组抵达前线时,第二十军已经成功突破江防,并在靖江地区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这次突破打乱了国民党的部署,为后续渡江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4月22日晚,总前委收到了李达的第一份现场报告,报告高度肯定了粟裕的决断。
第二天,当粟裕的第二次"先斩后奏"报告送达时,总前委的反应明显有所不同。这份报告说明了命令第二十七军和第三十五军提前渡江的决定。尽管这次调整的规模更大,但总前委并未表示反对,而是立即下达了支援指令,调配了更多的船只和物资支持渡江行动。
在4月23日的总前委会议上,邓小平特别强调了在战场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重要性。会议最终形成决议,对粟裕的两次决策予以肯定,并表示这种临机应变的指挥方式值得推广。同时,总前委还下发了一份补充指示,授权各路突击集团在类似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
4月24日,当郎广战役打响时,粟裕再次展现了过人的指挥才能。这次他在行动前就向总前委做了简要汇报,获得了迅速批准。这表明在短短几天内,前线指挥官与总前委之间已经建立起更为灵活的指挥机制。
总前委的这种开明态度,在当时的军事指挥体系中是非常难得的。他们不仅没有因为违反常规而追究责任,反而从战场实际出发,对这种创新性的指挥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其他战场的指挥官,使他们在类似情况下敢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役结束后的总结会议上,总前委专门就这次渡江战役中的指挥创新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认为,粟裕的两次"先斩后奏"不仅体现了军事指挥官应有的果断与智慧,更反映出在复杂战场环境下,赋予前线指挥官更大决策权的必要性。这次经验也被写入了后来的军事教材,成为了解放军指挥艺术中的重要一课。
这你就知道了,总前委就是个配搭,是被粟大将带着跑,去学习的,方案也就是基础,真本事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