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闺女坚定的认为明天的明天叫前天,我该如何解释清楚呢?
Boroditsky和Ramscar(2002)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刚好可以解答题主的疑惑。他们给239名大学生发了一份问卷,问卷分为两组,所以两组人看到的图片是不同的。
A组看到的图片是一个人坐着椅子向前滑动,即“我向前移动”。
B组看到的图片是一个人把椅子拉向自己,即“椅子向我移动”。
然后询问这样一个问题:
下周三的会议要向“前”变动两天,请问会议会在哪天举行?(Next Wednesday’s meeting has been moved forward two days. What day is the meeting now that it has been rescheduled?)
是不是和题主的问题一样呀?那么,你觉得答案应该是哪天呢?
按照汉语习惯的“提‘前’”来看,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回答周一。事实上包括英语母语者也有类似的习惯,所以B组的确有67%的人也回答周一,只有33%的人回答周五;但是A组回答周五的人有57%[1],这个比例就高的有些不正常了。研究者们把这个问题搬到了现实情境,在不使用图片的情况下,分别在咖啡厅和机场询问窗口排队的人,还询问了火车上的旅客——答案惊人的一致:越是在空间上体验到“自己向前运动的人”,也就是比如排队快到窗口的人,或者坐了一段时间火车的人,会倾向于回答“周五”,而且和看图片想象不同,这三个场景选择“周五”的比率都在80%以上;但一旦缺乏这个前置条件,那么大家会想当然的回答“周一”[1]。
因此,一般语境下当我们讲时间提“前”时,我们是将时间视为一个朝向我们运动的物体,而不是我们正在朝时间自己运动去。正是基于这个视角,“前”天在过去,“后”天在未来,我们和时间运动方向相反。但当我们采取“自我运动”(ego-moving)的视角,即不把时间视为一个客观向我们运动的物体,而是我们自己运动所途径的一个目的时,那么“前”天就应该在未来。
而题主的孩子五岁,正处于皮亚杰所谓的“自我中心”(Egocentrism)的年龄状态中。皮亚杰认为学龄前的儿童会缺乏脱离自身视角抽象看待事物的能力,会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对于客观世界的判断就离不开自己的感官经验[2]。正是因为没有脱离自我中心化,这个年龄的儿童也就更倾向于站在“自我运动”的视角来看待时间,才会产生“前天在我的还没有到达的前方的那一天”这个认知,而不是“前天是朝我运动和我擦肩而过的那一天”。
所以呢,题主不用担心,按理来说呢当孩子上小学以后,最迟二年级左右,脱离了自我中心化阶段,就会自然而然的理解“前”天应该在自己身后。但如果题主担心孩子自我中心化过渡不是很好,也可以从现在起给孩子讲“你经过的每一天就像和你面对面擦肩而过的一个人”,或者辅助用一些故事和道具,让孩子能理解中文语境下“前”天的内涵。
其实,人类时间概念的形成受空间概念的影响,而且不同语言空间概念对时间概念的映射不同,还会导致人们对时间的理解产生很大差异。比如英语只会使用水平方向的空间概念表示时间变化(比如move meetings “forward”,push deadlines “back”),但汉语却水平方向(“前”天,“后”天)和垂直方向(“上”个月,“下”次)都能使用。Borodetisky(2001)通过实验发现成年人的汉语普通话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在应对垂直空间概念描述的时间语句有显著差异[3]。而且在不同母语的儿童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空间概念对时间概念的映射,这种映射具有不对称性,即人们会用空间概念表达时间,但不会用时间概念表达空间[4][5]。
最后说句题外话,一开始提到的那个实验,这个现象在中文语境下也存在。虽然没有进行正式严谨的实验,但我自己把这个小游戏搬到课堂中尝试过。我让一部分人从教室的一头向前走到另一头,让身体处于“自我运动的”状态,在停止运动的一刻问“下周三的会议要向前变动两天,请问会议会在哪天举行?”,要求立刻回答。结果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回答周五,而回答周一的也有不少是脱口而出说“周五”但突然发觉不对临时改口回答“周一”的。但如果我单纯向坐在座位上的人提问,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周一”。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做一些尝试。
(终于在知乎看到我擅长的分支领域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