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1-08 17:19
阅读量:
1

我认为有个原因很重要:

宏大叙事疲劳综合症

首先明确一点,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一个国家称王称霸,它是需要支付代价的。川普叫嚷着要退出北约,要盟友增加军费占比,还要盟友加钱,否则他要撤出驻当地美军,这些都说明一点:霸权成本高得让美国也有些承受不住,它正在想办法缩减成本。

苏联在这个问题上情况更严重,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苏联同时援助60多个国家,援助金额占它GDP的8%,远超美国,一些国家欠苏联几十亿,上百亿,乃至几百亿美元的债务没法收回来。

苏联普通老百姓有着日益强烈的反差感,身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国家军事强大,可以和美国匹敌;在国际上威风凛凛,一呼百应;科技方面也很发达,己经建造了长期住人的空间站。但是,它就是始终解决不了商品匮乏,质量差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排队事业中的问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真的很难吗?按理应该不难。苏联领土辽阔,境内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木材,样样不缺,仅仅靠卖资源它也可以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截。

但是,苏联的钱很少花在民生上。在军队建设,对外援助,科技研发方面,它一掷千金,非常之阔气,这些方面耗光了它大部分钱财,再加上官员特权待遇,能用在民生方面的还剩下多少呢?自然显得抠抠搜搜,很小气。

时间久了,老百姓也懂了,他们感受到的反差是必然,国家成就辉煌和老百姓生活困窘就象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因果。

苏联的巨大成就很难再让普通老百姓产生共鸣,产生自豪和骄傲,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为这些成就支付代价。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苏联的意识形态感召力也在衰退。

刚建国的时候,苏联宣传部门对人民说,康米社会的理想非常之伟大,值得大家付出一切,包括生命去追求,这话有说服力。但是,到了80年代,它还在告诉人民,为了美好未来你要忍耐,要小我服从大我,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听到这话的人心里就会犯嘀咕了。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这是值得的;肃反和农业集体化期间很多人死掉,他们的付出是否值得?需要打一个问号;现在建国己经快70年,好几代人的时间,人民还在持续不断地为伟大理想牺牲自我利益。

苏联己经养成固定习惯,凡事都首先考虑国家需求,最后才考虑老百姓的利益,这习惯什么时候到头?

对于康米社会的经典描述是:生产和生活资料极大丰富,人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说到底,理想实现之后带来的改变也就是日子好过一些。算一算,过去70年累积下来,人民为理想持续投入的成本己经快超过当初许诺的收获。

成本超过收获,很多人觉得不值了,而且未来能否把收获拿到手还不一定,看不出来这么多社会主义国家里哪一个有迹象接近建成康米社会。

人都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预测未来,苏联建立之初,它领导人民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这条道路上将会遭遇什么?人民没有经验可依据,也就不会自己去预测,他们大多相信国家指明的未来。

在这条道路上走了70年之后,他们已经拥有了许多经验,于是开始自己去预测未来,他们得出两个结论:

1,这条路极其漫长,70年之后,理想所在的那个目标仍然遥不可及。

2,这条路障碍重重,很难走。过去70年投入的大量成本还不够,继续走下去还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毕竟其中相当一部分和提高生活水平,也就是实现理想无关,却是免不了的。

他们的预测比官方预测悲观得多。

苏共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受到伟大理想鼓舞的人民团结在它周围,不计得失,前赴后继,慷慨捐躯,渡过了一个个难关。局面好转之后,也许是因为路径依赖,它决定沿用以前的策略,宣传部门不断对未来做出极其乐观的预测,理想就在前方,为了它请大家继续无私奉献,同时,它又把省下来的钱花在“更重要”事情上。

公开宣传把人民的胃口吊得很高,情绪激发得很昂扬,但回过头紧巴巴的现实生活给他们浇上一盆冷水。长年累月下来,人民的热情终于被耗尽,他们对官方一次次的乐观预测感到深深疲惫,厌倦和怀疑,转而相信自己的悲观预测。他们不愿意在这条路上追加成本,不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他们的理想信念破灭了,庞大的苏联也没了凝聚力,卫星上天,红旗落地。

……………………

比较相似的是伊朗,伊朗被西方制裁几十年,它没多少钱可用,却把大笔钱投资到建设抵抗之弧上。为了称霸中东的宏大叙事它只能牺牲民生,搞得现在也是民怨沸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