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被困冰下的冬泳大爷遗体被捞上岸,冰下游泳有多危险?为何冰下自救这么难?
一、遇难者犯了两个大忌!
第一大忌:70多岁老人冬泳,最忌钻冰窟窿,进行冰下潜泳!
冰下潜泳,确切地说,不是游泳,而是一种闭气潜水,在水面时调整一下呼吸,屏气后潜入水中,水下潜游的时间全依个人屏气能力的差别而不同,普通“浮潜”是在水中觉得不适就上升到水面换气,而冰下潜泳中间无法换气,只能一口气游到出口。
冰下潜泳方式
冬泳爱好者会从冰面上某个地方破开冰面,凿开个洞,冬泳者跳入水下,不换气,进行潜泳。再从另一个洞口钻出。两个洞口距离不会太远,一般十几米左右。
危险1,极易迷失方向
冬泳爱好者从冰面洞口下去以后,感觉自己是朝着另一个洞口游,但游泳动作稍微不标准,就会游偏,一旦在冰面下游偏,在水下就会迷失了方向。
危险2、视觉无用
遇难者很可能就是迷失了方向,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找不到原定的那个冰面出口,而在冰下,朝上又看不清楚(有的河水或江水浑浊),无法辨认参照物,全是一片模糊。
如果天气好,阳光强烈,那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光。在水下,就算能仰起头来看,也会因反光找不到参照物,冰层和玻璃还不一样,并不是完全透明的。
危险3、迅速失温,失去知觉
遇难者冰下迷失方向后,因无法换气,在水下的时间全凭个人屏气能力,而70岁老人,肺功能、气管、心脏等都不可能让他在冰水中支撑太久,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找出口,冰下水温过低导致身体急剧降温,“恶寒期”出现,此时内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而运作受阻,人体出现“能源危机”,瞬间便会失去知觉,因缺氧而昏迷。
第二大忌:无论是冬泳还是冰下潜泳,最忌单独进行!
参加冬泳活动属于有一定危险的运动,最好有组织地集体进行,别说是在户外的河面或江面,哪怕是在泳池,70岁以上的老人也必须在有人陪同下方可下水游泳,很多游泳馆都有这个规定,就是为确保安全。
而在户外冬泳,又是冰面下屏气潜游,更加危险,一定不要单独进行!很多冬泳人感觉自己游了好多年了,安全意识薄弱,觉得自己没问题,或者正常是结伴一起,偶尔人凑不齐,又不想放弃冬泳(常年冬泳的人会上瘾,一天不下水就难受),于是就疏忽大意,往往危险就在此次发生。
结伴而行,安全保障
冰下潜泳时,如结伴而行,还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方式,在两个冰面出口之间,设置引导线,洞口有专人负责引导线,在发生冰下人员迷失方向时,可通过引导线找到位置,避免因找不到出口无法上岸。
二、冰下自救难点
1、自救时间有限。
我看了一下,张家口近几日的气温,晚上的气温零下14度,冬泳的标准是:水温在14摄氏度以上可以游30分钟左右,水温越高时间可以越长,10至14摄氏度可以游10至30分钟,10摄氏度以下要坚持每1摄氏度游1分钟的原则。遇难者所在的水域,冰下水温也就在3、4度左右。如果是水面上正常冬泳,总时间也就控制在不超过3、4分钟。而在冰下潜泳,闭气的情况下,时间应该更短。人在缺氧的情况下,承受严重失温的极限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很快就会窒息,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找出口。
2、冰层过厚,自救破冰难
北方的公开水域,一旦结冰,冰层几十厘米的厚度很正常,在水下潜泳,若没有工具,想破冰自救,根本不可能,只能找已经开好的洞口才行。急救队在冰面使用工具破冰都困难,更何况在水下的人想自己破冰自救。
3、人是恒温动物,其热量是有限的
水温过低,人体出现“能源危机”时,头昏脑涨、手脚先是麻木,随后失去知觉,这时虽然大脑还有意识,但四肢已经不听使唤,就算是想求生,也会因四肢动弹不得而无法进行任何自救行动了。
三、冬泳的关键点是在“寒颤期”出现前就迅速回岸
冬泳活动肌体对水温的感觉变化规律与对策,冬泳时间不宜过长,要针对个人身体情况,气温、水温的变化,因人而宜,量力而行,在水中出现第一次冷的感觉(全身寒冷,手指尖麻木)是回岸的信号。第一次寒冷感觉减轻或消失后,过一会儿,再出现第二次寒冷的感觉,这时应该立即起水,迅速保暖。
一般冬泳会经过以下五个时期:
1、平滑降温期:
当冬泳者在冷空气中脱去衣服后,人体就开始了热损失——体表降温。由于空气的热导系数是水的1/20,因而这种降温是渐进的、平滑的。他使脸部、手足部、胸腹部、背部及四肢的皮肤温度逐步降低并且均匀起来,皮肤由温热过渡到冷凉,缩小了与冷水的温差。
2、寒冷期:
入水后,人体散热骤然增加,皮肤紧缩,周身寒冷。这时,神经系统迅速传递冷信息,命令全身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
3、温暖期:
经过一段运动后,血管开始放松,大量血液带着热能又重新流人体表。
运动肌产生的新热能也开始补充,人体转人温暖期。
4、寒颤期:
温暖期用大量散热作代价,保护人体在冷水中的“相对平衡”。人是恒温动物,其热量是有限的。当热量消耗到不能维持内脏各系统正常运作时,神经系统虽然再次命令血管收缩,但此时血管收缩疲劳无力,血液重新回流内脏受阻。于是全身颤抖,血液淤滞在体表,皮肤产生紫块,牙齿打颤,手脚发木,不听使唤,人体生理平衡遭到破坏。
5、恶寒期:
如果寒颤期也得不到即时保护,继续失热,就会进入恶寒期。由于内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而运作受阻,产热减,人体出现“能源危机”。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头昏脑涨,手脚由麻木转而失去知觉,局部肌肉僵硬,最常由紫变乌,胸腹透凉,浑身无力,恶寒不止。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就可能进一步因缺氧而昏迷,危及生命安全。
即使在相同的水温、气温情况下,冬泳“五期”反映的迟早、长短、强弱都是不同的,冬泳爱好者一定会在“寒颤期”出现前就迅速回岸,避免出现“恶寒期”,导致人体出现“能源危机”。